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持爱与尊重的信念,会使一位教师乐在工作中。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念之间,却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如果教师失去热爱,学生成长有何期待?“我爱故我在”,真诚地去爱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你的影子将无处不在。
1998年,我成为一名教师。在爱中,我上路了……
我学故我在——不当永远的老师。要当永远的学生
1998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挫败感很严重。好多课上得寡淡无味,经常草草收场,感觉学生的受教权也受到了损害。后来有老师“指点迷津”,建议我多看名师的教学录像。于是,我把学校电教室中尘封已久的录像带一股脑儿全借了出来,一部一部观摩。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70多岁的可爱的老头。这是一个有魔力的老头,他三言两语就把课堂变成一个引力巨大的“场”,让学生心甘情愿、身心愉悦地跟着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老头儿叫左友仁,那堂课是《航天飞机》。正是这堂《航天飞机》,让我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创造艺术的老师,并非一定要声音委婉、形容秀美。今天,真诚地祝愿左老师身体健康。
学习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加倍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观摩完录像,我就开始研读实录,研读完实录,我就白费走进名师的教学现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超负荷地听课让我积累了一些教学技术,例如用怎样的语言节奏表述学习要求;怎样用心记录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主干方向太远,如何自然地引领学生回归,等等。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技术大于思想,这些技术让我受益匪浅。
但很快我就领会,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要积累一定量的微格技术,还需要有远大的教育境界、开阔的课程视野、灵活的实践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十年面壁才能破壁,在工作的最初几年,虽然工资不高,但是那几年买了很多书,什么书都看,一有空就看。
曾经也以为一旦当了老师,就可以停止学习。但很快就发现一个老师一旦停止学习,立即就会成为落伍者、保守者,教学只是例行公事,工作不再有成就感。所以我说:我学故我在。
我行故我在——少坐而论道。多躬身实践
工作的第二年,我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中学支教。由于环境宽松,我开始了我的无知无畏的实践,例如:一周2—3节语文课让学生自学,一学期安排3个单元让学生自学,每天让学生自选家庭作业,所有的作业都采取对话式批阅,向学生征集试题,腾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讨论课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我收藏的艺术电影及摇滚歌曲……
回想那一年,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我做得怎么样,重要的是我在做。如果说第一年的学习多欣赏、多积累,那么第二年的学习更侧重于“学以致用”。如果说我所看到的很多“别人”的学习多抵触、多清谈,那么我的学习更看重多尝试、多建设。
学习他人的经验,实践了以后你才能真正地认识到它的合理性与光彩照人,更何况有些经验有水分、有失偏颇,实践了以后,你就知道它是怎么“失足”的,怎么片面并且膨胀的。
我思故我在——我的头脑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工作三四年过去了,越来越感觉到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到处都是“经典”的理论和实践,并且振振有辞地要渗透到你的大脑中。久而久之,我心存戒备,开始提醒自己:不能让任何所谓的“经典”轻而易举地占领我的头脑从而享有主导的地位,任何所谓的“经典”都要对其进行犀利、精细的审查,“不只是听别人讲,也要自己静心思考;不只看书上的,也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做判断”。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主要思考哪些问题呢?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三类。一是“本源性思考”。例如大家都说要“以读为本”,不问缘由地将其奉为真理,但我偏要追问一个为什么,不解“来龙”就不明“去脉”,操作起来就有偏差。二是“两难性思考”。“两难性思考”就是思考别人争论的焦点,思考两种观点如何对立、如何交锋辩论、如何各执一词,而不是简单地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和判断。三是“现实性思考”。“现实性思考”就是思考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例如实施新课程以后识字量大了,识字量大了怎么办?自己的学生老是写错别字是怎么回事?
我总以为深刻地思考很少是大而无当、无病呻吟、故作深沉。思考让我保持、凸显了自己独立的观点,所以我说我思故我在。
我变故我在——因材、因时、困境,变通、变革、变化
年轻气盛,先是刻意求变。刻意求变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求变”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需求,因为从内心认识到:不可能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时代、情境。
刚开始,思前想后如何上好教材里的课文。《鸬鹚》一课我尝试诗化教学,《惊弓之鸟》一课尝试块状教学,《母爱》一课尝试不完满文本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我探索“解构主义”教学。我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艺术甚至哲学领域,为我所用地吸取新的理论来设计教学。后来,又思前想后如何不只上好教材里的课文。于是,我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些内容,我和学生一起从《草房子》里选择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一起参照《狼王梦》编创小说《狼王争霸》。我开始致力于学习跨越整本书的教学,致力于推广儿童文学阅读。我的童年里只有那翻了一遍又一遍的教科书,但我不想我的学生也是如此。
求变的过程其实是痛苦地修炼自己的过程。因为力求创新,就不能抱守经验,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课程视野。就需要因材、因时、因境,不断反思,最终决定变通、变革、变化。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老师能够孜孜以求地学习、充满理性地思辨、实实在在地行动?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孩子。你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因为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智慧就在哪里;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这样走下去,将会一路春暖花开。
1998年,我成为一名教师。在爱中,我上路了……
我学故我在——不当永远的老师。要当永远的学生
1998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挫败感很严重。好多课上得寡淡无味,经常草草收场,感觉学生的受教权也受到了损害。后来有老师“指点迷津”,建议我多看名师的教学录像。于是,我把学校电教室中尘封已久的录像带一股脑儿全借了出来,一部一部观摩。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70多岁的可爱的老头。这是一个有魔力的老头,他三言两语就把课堂变成一个引力巨大的“场”,让学生心甘情愿、身心愉悦地跟着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老头儿叫左友仁,那堂课是《航天飞机》。正是这堂《航天飞机》,让我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创造艺术的老师,并非一定要声音委婉、形容秀美。今天,真诚地祝愿左老师身体健康。
学习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加倍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观摩完录像,我就开始研读实录,研读完实录,我就白费走进名师的教学现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超负荷地听课让我积累了一些教学技术,例如用怎样的语言节奏表述学习要求;怎样用心记录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主干方向太远,如何自然地引领学生回归,等等。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技术大于思想,这些技术让我受益匪浅。
但很快我就领会,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要积累一定量的微格技术,还需要有远大的教育境界、开阔的课程视野、灵活的实践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十年面壁才能破壁,在工作的最初几年,虽然工资不高,但是那几年买了很多书,什么书都看,一有空就看。
曾经也以为一旦当了老师,就可以停止学习。但很快就发现一个老师一旦停止学习,立即就会成为落伍者、保守者,教学只是例行公事,工作不再有成就感。所以我说:我学故我在。
我行故我在——少坐而论道。多躬身实践
工作的第二年,我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中学支教。由于环境宽松,我开始了我的无知无畏的实践,例如:一周2—3节语文课让学生自学,一学期安排3个单元让学生自学,每天让学生自选家庭作业,所有的作业都采取对话式批阅,向学生征集试题,腾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讨论课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我收藏的艺术电影及摇滚歌曲……
回想那一年,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我做得怎么样,重要的是我在做。如果说第一年的学习多欣赏、多积累,那么第二年的学习更侧重于“学以致用”。如果说我所看到的很多“别人”的学习多抵触、多清谈,那么我的学习更看重多尝试、多建设。
学习他人的经验,实践了以后你才能真正地认识到它的合理性与光彩照人,更何况有些经验有水分、有失偏颇,实践了以后,你就知道它是怎么“失足”的,怎么片面并且膨胀的。
我思故我在——我的头脑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工作三四年过去了,越来越感觉到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到处都是“经典”的理论和实践,并且振振有辞地要渗透到你的大脑中。久而久之,我心存戒备,开始提醒自己:不能让任何所谓的“经典”轻而易举地占领我的头脑从而享有主导的地位,任何所谓的“经典”都要对其进行犀利、精细的审查,“不只是听别人讲,也要自己静心思考;不只看书上的,也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做判断”。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主要思考哪些问题呢?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三类。一是“本源性思考”。例如大家都说要“以读为本”,不问缘由地将其奉为真理,但我偏要追问一个为什么,不解“来龙”就不明“去脉”,操作起来就有偏差。二是“两难性思考”。“两难性思考”就是思考别人争论的焦点,思考两种观点如何对立、如何交锋辩论、如何各执一词,而不是简单地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和判断。三是“现实性思考”。“现实性思考”就是思考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例如实施新课程以后识字量大了,识字量大了怎么办?自己的学生老是写错别字是怎么回事?
我总以为深刻地思考很少是大而无当、无病呻吟、故作深沉。思考让我保持、凸显了自己独立的观点,所以我说我思故我在。
我变故我在——因材、因时、困境,变通、变革、变化
年轻气盛,先是刻意求变。刻意求变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求变”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需求,因为从内心认识到:不可能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时代、情境。
刚开始,思前想后如何上好教材里的课文。《鸬鹚》一课我尝试诗化教学,《惊弓之鸟》一课尝试块状教学,《母爱》一课尝试不完满文本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我探索“解构主义”教学。我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艺术甚至哲学领域,为我所用地吸取新的理论来设计教学。后来,又思前想后如何不只上好教材里的课文。于是,我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些内容,我和学生一起从《草房子》里选择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一起参照《狼王梦》编创小说《狼王争霸》。我开始致力于学习跨越整本书的教学,致力于推广儿童文学阅读。我的童年里只有那翻了一遍又一遍的教科书,但我不想我的学生也是如此。
求变的过程其实是痛苦地修炼自己的过程。因为力求创新,就不能抱守经验,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课程视野。就需要因材、因时、因境,不断反思,最终决定变通、变革、变化。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老师能够孜孜以求地学习、充满理性地思辨、实实在在地行动?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孩子。你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因为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智慧就在哪里;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这样走下去,将会一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