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春暖花开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42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持爱与尊重的信念,会使一位教师乐在工作中。教师不能改变世界,但一念之间,却能改变学生的人生。如果教师失去热爱,学生成长有何期待?“我爱故我在”,真诚地去爱孩子,在孩子的世界里,你的影子将无处不在。
  1998年,我成为一名教师。在爱中,我上路了……
  
  我学故我在——不当永远的老师。要当永远的学生
  
  1998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挫败感很严重。好多课上得寡淡无味,经常草草收场,感觉学生的受教权也受到了损害。后来有老师“指点迷津”,建议我多看名师的教学录像。于是,我把学校电教室中尘封已久的录像带一股脑儿全借了出来,一部一部观摩。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70多岁的可爱的老头。这是一个有魔力的老头,他三言两语就把课堂变成一个引力巨大的“场”,让学生心甘情愿、身心愉悦地跟着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个老头儿叫左友仁,那堂课是《航天飞机》。正是这堂《航天飞机》,让我知道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创造艺术的老师,并非一定要声音委婉、形容秀美。今天,真诚地祝愿左老师身体健康。
  学习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加倍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观摩完录像,我就开始研读实录,研读完实录,我就白费走进名师的教学现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超负荷地听课让我积累了一些教学技术,例如用怎样的语言节奏表述学习要求;怎样用心记录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主干方向太远,如何自然地引领学生回归,等等。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技术大于思想,这些技术让我受益匪浅。
  但很快我就领会,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要积累一定量的微格技术,还需要有远大的教育境界、开阔的课程视野、灵活的实践智慧、丰厚的文化底蕴。十年面壁才能破壁,在工作的最初几年,虽然工资不高,但是那几年买了很多书,什么书都看,一有空就看。
  曾经也以为一旦当了老师,就可以停止学习。但很快就发现一个老师一旦停止学习,立即就会成为落伍者、保守者,教学只是例行公事,工作不再有成就感。所以我说:我学故我在。
  
  我行故我在——少坐而论道。多躬身实践
  
  工作的第二年,我到一个偏远的山区中学支教。由于环境宽松,我开始了我的无知无畏的实践,例如:一周2—3节语文课让学生自学,一学期安排3个单元让学生自学,每天让学生自选家庭作业,所有的作业都采取对话式批阅,向学生征集试题,腾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讨论课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我收藏的艺术电影及摇滚歌曲……
  回想那一年,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我做得怎么样,重要的是我在做。如果说第一年的学习多欣赏、多积累,那么第二年的学习更侧重于“学以致用”。如果说我所看到的很多“别人”的学习多抵触、多清谈,那么我的学习更看重多尝试、多建设。
  学习他人的经验,实践了以后你才能真正地认识到它的合理性与光彩照人,更何况有些经验有水分、有失偏颇,实践了以后,你就知道它是怎么“失足”的,怎么片面并且膨胀的。
  
  我思故我在——我的头脑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工作三四年过去了,越来越感觉到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社会,到处都是“经典”的理论和实践,并且振振有辞地要渗透到你的大脑中。久而久之,我心存戒备,开始提醒自己:不能让任何所谓的“经典”轻而易举地占领我的头脑从而享有主导的地位,任何所谓的“经典”都要对其进行犀利、精细的审查,“不只是听别人讲,也要自己静心思考;不只看书上的,也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做判断”。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主要思考哪些问题呢?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三类。一是“本源性思考”。例如大家都说要“以读为本”,不问缘由地将其奉为真理,但我偏要追问一个为什么,不解“来龙”就不明“去脉”,操作起来就有偏差。二是“两难性思考”。“两难性思考”就是思考别人争论的焦点,思考两种观点如何对立、如何交锋辩论、如何各执一词,而不是简单地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和判断。三是“现实性思考”。“现实性思考”就是思考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例如实施新课程以后识字量大了,识字量大了怎么办?自己的学生老是写错别字是怎么回事?
  我总以为深刻地思考很少是大而无当、无病呻吟、故作深沉。思考让我保持、凸显了自己独立的观点,所以我说我思故我在。
  
  我变故我在——因材、因时、困境,变通、变革、变化
  
  年轻气盛,先是刻意求变。刻意求变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求变”竟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需求,因为从内心认识到:不可能有一套完美的教学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时代、情境。
  刚开始,思前想后如何上好教材里的课文。《鸬鹚》一课我尝试诗化教学,《惊弓之鸟》一课尝试块状教学,《母爱》一课尝试不完满文本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我探索“解构主义”教学。我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艺术甚至哲学领域,为我所用地吸取新的理论来设计教学。后来,又思前想后如何不只上好教材里的课文。于是,我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些内容,我和学生一起从《草房子》里选择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一起参照《狼王梦》编创小说《狼王争霸》。我开始致力于学习跨越整本书的教学,致力于推广儿童文学阅读。我的童年里只有那翻了一遍又一遍的教科书,但我不想我的学生也是如此。
  求变的过程其实是痛苦地修炼自己的过程。因为力求创新,就不能抱守经验,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宽度、课程视野。就需要因材、因时、因境,不断反思,最终决定变通、变革、变化。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老师能够孜孜以求地学习、充满理性地思辨、实实在在地行动?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孩子。你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因为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智慧就在哪里;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这样走下去,将会一路春暖花开。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事物说明文,思维能力,写作教学,活动设计  说明文写作是初中写作教学中易被忽视的角落,不少师生尚未清楚认识到说明文写作的真正价值,没有抓住通过说明文写作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语文思维能力的契机。  说明文的本质即“告诉读者某种事物的道理、形状、性质、成因、功用及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的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具体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构造、特点等,是学生更易模仿和写作的说明文类型。事物说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在教材生字表中标读“xié”。依我愚见,该字在这里应该读“xiá”才正确。  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该诗属于格律诗。格律诗是唐代产生的诗体,讲究字数、韵脚、平仄和对仗。这首诗中,“斜”、“家”和“花”必须押韵。查看《辞源》、《辞海》,“斜”字在古代读“xiá”,在现代读“xié”。《山行》是属于今体
学写实用文在作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方面现实生活需要学生具备常用的书面交流的素质,同时使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更为重要的是,实用文是社会生活中书面交流的主要形式,是作文的主要内容之一。  然而,即使我们这些每天都在用笔工作的人也常常在自嘲:让我说说还可以,如果要写,可就难为我了!我们也常听到社会这样的指责:学了半天语文,怎么连借条、通知都不会写?是呀,多年的语文学
译作《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作为小说,篇幅算短的,约2700字。作者里柯克是加拿大作家。1869年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斯旺穆尔,189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与政治学,之后他一直生活在加拿大。据说,在美国他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之后最受人欢迎的幽默作家。了解到这些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离作品更近一些,但真正想要走进小说,从而获得自己的审美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那非得认真而虚心地读作品不可,并且要暂
当学生遇到一个新的问题时,将已有的经验与未知的问题间建立一定关联,从而打开新知与经验之间的通道,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个过程就是迁移。围绕小学运算领域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计算都可以用迁移来解决。如何让学生基于一定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索,充分运用迁移的认知规律在理解算理、创新算法?笔者以分数除法为例来谈几点思考。  一、善用情境——经验助迁移  分数除法若单独出现,学生或许会感到无从下
教学内容    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    设计理念    人人都有美好的憧憬。
“因文载道,因道悟文”是日常语文教研活动的高频用语。然而,试看今天的语文教学,“文”与“道”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且不说目前应试前夕所谓复习的超级训练课,即使是常态的语文课也几乎被技术化、机械化和单一化所捆绑,毫无趣味可言,距离育人的目标越来越远,即使是被捧为亮点的一些观摩课、竞赛课也是如此。  课堂教学技术化倾向愈演愈烈。在我们常常兴奋地看到这样那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时,我们也看到课堂教学技术化倾
中国的历史太长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上下五千年,多少兴亡,引人喟叹,以至于中国的文学传统中特有一种情怀、意绪,叫做“怀古”。  略想一想,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怀古之作,什么《阿房宫赋》、前后《赤壁赋》,什么“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些古代诗文已潜移默化于我们的头脑与心灵。而当代文人之作,比如余秋雨的散文、李国文的随笔,也正属于这个“怀
写作的本质目的是表达和交流。交流的前提有两个:一是作者有表达交流的愿望,即写作的内在动机;二是作者有表达交流的内容,即作者有丰富的传输信息。  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般都会在这两方面做出努力,目的是让广大考生有写作的内在驱动力,题目能激发考生思考,让考生想说话;且能在考生的表达中显示其思考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深刻性。本文不对今年十多道作文题一一臧否,因为语文学科内外的许多专家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和个人兴奋点出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3”的内容,具体要求学生通过参观、访问、阅读,处理搜集来的信息,并按教材所列出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即苹果常见品种、栽培历史、生长条件、栽种区域及营养价值,予以信息整合,写一篇介绍苹果的文章。其中各种常见品种的形状、颜色、品质、类别作为介绍重点。    【训练目标】  1.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果园及商店,认识苹果品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苹果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接触社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