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形势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回答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理论问题。找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就业形势得分析与前景预测,希望能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严峻形势及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广泛关注,对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人力资源开发、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等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 开发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0-151-02
一、中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就业与失业问题己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像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 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资本市场、净外国直接投资,核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5%的知识技术资源(指个人电脑数、互联网主机数、本国居民申请专利数、科学论文发表数和研究与开发支出,和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来应付就业挑战。
自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失业率有加速上升势头,如果考虑到统计口径等问题,还有相当多的隐性失业尚未登记。我国目前的失业率要远远高于上述指标,即可能达到10%左右的较高水平,约存在1500多万失业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正在加大,隐藏着1.5亿人的剩余劳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需求还将进一步下降,迫使农民转向城镇寻求增加收入的就业机会。城乡综合失业率估计将达到15%左右。
二、扩大就业战略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社会就业问题能在何种程度上得到解决,不能不依赖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劳动就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决定了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要妥善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1.职业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其外部特征是“人找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充分,或经济结构调整等。职业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的作用,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比其它类型的教育更紧密,对经济服务更具直接性,职业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需环节,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直接,更明显。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必定会增加就业岗位,从而较好地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其二,通过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可增强个体的职业素质、智能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其社会意识等可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降低“人找事”的难度,从而促进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其三,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不同之处在于,职业教育特别注重人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造就一大批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通过创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新就业岗位,从而缓解一般性就业矛盾。
2.职业教育在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与社会可提供的人力资源的结构不适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表现为“人找事,事找人”我国目前一方面出现大面积技能型人才荒,另一方面却呈现高失业率,就属于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造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双重浪费。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严重,解决好结构性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既然结构性失业是由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那么,就只通过改变人力资源结构的方式才能实现。要改变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而且主要依靠职业教育。理由是职业教育是最贴近市场的教育,它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应最快,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同时能够大大提高劳动者的适应能力与转岗能力,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教育、劳动者素质高的国家,劳动力自我适应能力就强,就业问题就容易解决。
3.职业教育在解决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选择性就业问题是个体出于对职业的选择而未能就业,指的是就业岗位空缺,待业者也具备就业条件,但是因对岗位不满意,而不就业。我国现在待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份属于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普通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性和研究性,缺乏职业训练,职业思想淡薄。毫无疑问,解决这类就业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职业训练,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职业评价观,能够使受教育者客观定位、合理选择职业,从而为选择性就业的解决,奠定基础。近年来国内业界,出现了宁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而不要大学本科生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是我国业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理性回归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适应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定位准确的体现。
三、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1.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力职业道德和规范劳动力行为的有效方式。职业教育有助于劳动者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在《职业道德析疑》一文中指出:“主张职业教育者,同时须注意职业道德,而公民教育结合公民道德与公民职业两者而成,彼此均有不可须臾分离之势。”他明确主张,职业教育的涵义中必须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很难设想,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人能潜心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同时,即使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如果缺乏职业道德也不可能真正尽职尽责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职业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始终。职业教育过程中将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着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谦虚诚恳的态度、任劳任怨的美德、严谨务实的作风,使受教育者走上社会后劳动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青年人可塑性很大,在校求学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要比步入社会后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好得多。因而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业规范、敬业精神等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2.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的职业素质的最佳途径。职业素质,指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素质的总和以及劳动者非智力品质的综合反映。在职业素质中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核心。职业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影响,作为就业准备教育,其重点是培养人的专业技能和各种职业能力,因而在提高人的职业素质方面具有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社会经济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以及生产组织管理、售后服务的规模,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人才层次、类型、规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疾呼高层次、高学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同时,迫切需要能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将创新思想转化为效益的生产一线的大批应用型人才。完成此种任务的,非职业技术教育莫属。
3.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社会一般人力资本,而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的是专业化人力资本。这两种人力资本的形成都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即通过与生产分离的学校教育和在实践中学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将学校教育视为获取一般人力资本的途径,而将“在实践中学习”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然而,在现有人力资本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利用“干中学”积累人力资本其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特别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今天,如果单纯依赖或主要依賴“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则无论是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形成或人力资本总体水平的提高,都将是低效的,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尤其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相对而言,职业教育,无论是正规还是不正规的职业教育则都有显著的优越性: (1)在正规的职业教育机构,既对学生进行一般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形成专门领域的职业技能,因而,能同时担负起一般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的任务;(2)在教学体制上现代职业教育十分强调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德国的“双元制”是校企在教学体制上密切结合的范例。我国各类职业教育,也既强调校内实践性教学,又注重与企业在实践性教学中的紧密合作,因而有利于高质量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形成;(3)由于职业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活动,有较高素质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因此,职业学校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是高效的,可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对量大面广的各种人才的需求。
4.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的改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也取决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中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是最难的。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幅度很大,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传统产业的升级,无不带来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岗位转换的加速,而这种转换与流动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有文化、懂各种专门技术和熟悉各种职业规范。这就必然要求教育能够适应这种需要。而在各种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重新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准备教育,与产业结构联系最紧密,产业结构上的变化与调整最先体现在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教育上,因而职业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器,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能够起到普通教育所不能起到的关键作用。
5.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再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老化日益加快。人的知识半衰期在19世纪时约为3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已缩短到5年左右。职业种类的新生与消亡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职业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有资料表明,美国从1949年到1965年间就有8000种职业从劳动力市场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千种以上新的职业。人力资源一次开发到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是由人力资本投资的时效性决定的。一次性教育的模式,己经不适应新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职业教育与培训包含着两层含义,它既包含对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职前培训和职业教育,同时也包括对已就业人口进行以业务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更新知识技术和岗位转换培训的最适合、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因而职业教育是人力資源再开发最主要的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要素。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专业化的形成来实现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一大批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在现代社会的大生产中,职业教育是使人由一般的劳动力发展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的必经之路。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未来的劳动者能力和素质,增加人力资源总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因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郑州 450007)(责编:贾伟)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 开发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0-151-02
一、中国就业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就业与失业问题己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面临像中国这样的就业挑战,即以世界上9. 6%的自然资源(指电力生产量、商业能源使用量、农业种植面积和水资源)、9.4%的资本资源(指国内投资额、资本市场、净外国直接投资,核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1.85%的知识技术资源(指个人电脑数、互联网主机数、本国居民申请专利数、科学论文发表数和研究与开发支出,和实际购买力平价计算)来应付就业挑战。
自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失业率有加速上升势头,如果考虑到统计口径等问题,还有相当多的隐性失业尚未登记。我国目前的失业率要远远高于上述指标,即可能达到10%左右的较高水平,约存在1500多万失业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正在加大,隐藏着1.5亿人的剩余劳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需求还将进一步下降,迫使农民转向城镇寻求增加收入的就业机会。城乡综合失业率估计将达到15%左右。
二、扩大就业战略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社会就业问题能在何种程度上得到解决,不能不依赖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劳动就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决定了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要妥善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1.职业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其外部特征是“人找事”,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经济发展不充分,或经济结构调整等。职业教育在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的作用,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比其它类型的教育更紧密,对经济服务更具直接性,职业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需环节,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直接,更明显。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必定会增加就业岗位,从而较好地解决一般性就业问题。其二,通过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可增强个体的职业素质、智能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其社会意识等可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降低“人找事”的难度,从而促进一般性就业问题的解决。其三,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不同之处在于,职业教育特别注重人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造就一大批创业型人才,创业型人才通过创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新就业岗位,从而缓解一般性就业矛盾。
2.职业教育在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与社会可提供的人力资源的结构不适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表现为“人找事,事找人”我国目前一方面出现大面积技能型人才荒,另一方面却呈现高失业率,就属于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造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双重浪费。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严重,解决好结构性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解决了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既然结构性失业是由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那么,就只通过改变人力资源结构的方式才能实现。要改变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而且主要依靠职业教育。理由是职业教育是最贴近市场的教育,它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反应最快,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同时能够大大提高劳动者的适应能力与转岗能力,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职业教育、劳动者素质高的国家,劳动力自我适应能力就强,就业问题就容易解决。
3.职业教育在解决选择性就业问题中的作用。选择性就业问题是个体出于对职业的选择而未能就业,指的是就业岗位空缺,待业者也具备就业条件,但是因对岗位不满意,而不就业。我国现在待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份属于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普通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性和研究性,缺乏职业训练,职业思想淡薄。毫无疑问,解决这类就业问题的唯一方法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职业训练,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职业评价观,能够使受教育者客观定位、合理选择职业,从而为选择性就业的解决,奠定基础。近年来国内业界,出现了宁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而不要大学本科生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是我国业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理性回归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适应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定位准确的体现。
三、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1.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力职业道德和规范劳动力行为的有效方式。职业教育有助于劳动者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在《职业道德析疑》一文中指出:“主张职业教育者,同时须注意职业道德,而公民教育结合公民道德与公民职业两者而成,彼此均有不可须臾分离之势。”他明确主张,职业教育的涵义中必须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很难设想,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人能潜心学习掌握劳动技能,同时,即使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如果缺乏职业道德也不可能真正尽职尽责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职业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始终。职业教育过程中将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着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谦虚诚恳的态度、任劳任怨的美德、严谨务实的作风,使受教育者走上社会后劳动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青年人可塑性很大,在校求学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要比步入社会后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好得多。因而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培养人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业规范、敬业精神等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2.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的职业素质的最佳途径。职业素质,指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素质的总和以及劳动者非智力品质的综合反映。在职业素质中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核心。职业教育是职业素质教育,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影响,作为就业准备教育,其重点是培养人的专业技能和各种职业能力,因而在提高人的职业素质方面具有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社会经济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同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以及生产组织管理、售后服务的规模,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人才层次、类型、规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疾呼高层次、高学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同时,迫切需要能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将创新思想转化为效益的生产一线的大批应用型人才。完成此种任务的,非职业技术教育莫属。
3.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社会一般人力资本,而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的是专业化人力资本。这两种人力资本的形成都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即通过与生产分离的学校教育和在实践中学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将学校教育视为获取一般人力资本的途径,而将“在实践中学习”作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然而,在现有人力资本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利用“干中学”积累人力资本其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特别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今天,如果单纯依赖或主要依賴“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则无论是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形成或人力资本总体水平的提高,都将是低效的,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尤其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相对而言,职业教育,无论是正规还是不正规的职业教育则都有显著的优越性: (1)在正规的职业教育机构,既对学生进行一般知识技能的传授,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形成专门领域的职业技能,因而,能同时担负起一般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的任务;(2)在教学体制上现代职业教育十分强调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德国的“双元制”是校企在教学体制上密切结合的范例。我国各类职业教育,也既强调校内实践性教学,又注重与企业在实践性教学中的紧密合作,因而有利于高质量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形成;(3)由于职业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活动,有较高素质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因此,职业学校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是高效的,可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对量大面广的各种人才的需求。
4.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的改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也取决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中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是最难的。中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幅度很大,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传统产业的升级,无不带来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岗位转换的加速,而这种转换与流动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有文化、懂各种专门技术和熟悉各种职业规范。这就必然要求教育能够适应这种需要。而在各种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重新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职业教育作为就业准备教育,与产业结构联系最紧密,产业结构上的变化与调整最先体现在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教育上,因而职业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推进器,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能够起到普通教育所不能起到的关键作用。
5.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再开发的最主要的途径。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老化日益加快。人的知识半衰期在19世纪时约为3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已缩短到5年左右。职业种类的新生与消亡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职业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有资料表明,美国从1949年到1965年间就有8000种职业从劳动力市场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千种以上新的职业。人力资源一次开发到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是由人力资本投资的时效性决定的。一次性教育的模式,己经不适应新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职业教育与培训包含着两层含义,它既包含对适龄劳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职前培训和职业教育,同时也包括对已就业人口进行以业务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更新知识技术和岗位转换培训的最适合、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因而职业教育是人力資源再开发最主要的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要素。职业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专业化的形成来实现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一大批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在现代社会的大生产中,职业教育是使人由一般的劳动力发展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的必经之路。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未来的劳动者能力和素质,增加人力资源总量和质量的根本途径因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 河南郑州 450007)(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