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前在《亲密敌人》宣传期时,我采访过一次徐静蕾,是一次时尚杂志拍摄她与黄立行的双人封面。每组照片拍摄完,徐静蕾都会来到电脑前把刚才的照片全部审阅一遍,与拍摄团队沟通意见,同时也是为接下来的拍摄做自我修正。黄立行倒是什么都不管,摄影师和徐静蕾怎么要求,他怎么配合,任由徐静蕾伸手去纠正他脸的角度。这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也是一种男女朋友的关系。
采访则是在拍摄前的化妆间做的。本来打算等她化妆完再采,她说不用等,现在就可以。每一个问题她都回答得非常迅速。打粉底刷睫毛这种事情,的确不必是她接受采访的障碍。
其间她觉得自己的眼妆太浓,不满意,又重新来了一遍。她对于她要做的事情、她要的效果、她要面对的问题、她要回答的话,都非常熟练。也不是排练过的那种熟练——虽然那些问题她肯定的确不止面对一次,也的确有了一套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她的确不用思索。
那个时候我觉得她像是机场托运行李柜台前那个监测行李大小的铁架子,行李能放进去,那么就可以随身,不可以放进去,那就老实托运。徐静蕾就是这样,她有一个非常成熟、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于是,没什么问题值得再思考三秒钟以上。所有的,都这么清清楚楚。
那之后,我觉得可以不必再采访徐静蕾了,她这么自洽,这么熟练,这么享受着自己的聪明与完整,我们还要在她身上寻找什么新的故事呢?但我所没有想到的是,隔了六年,再次坐在她对面的时候,她仍然是一个回答问题敏捷、迅速的人,仍然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成熟而完整的人,但我却分明感觉到不一样。
一个在他人眼里业已完成进化的成熟女性,仍然在进化过程中吗?我很好奇地找出自己六年前的采访稿,重新看了一遍。藉由当年的那些记录,我知道了那些“不一样”是什么。
六年前,徐静蕾也是一个喊着不想当女明星的人。但那时候,这“不想”里的较劲比现在多一点,那是严格的自我监视下的“不想”——“女明星”实在是太蠢太让人发笑了,过一种标准的“女明星式生活”,会让徐静蕾自己看不起自己。而如今她的不想当女明星,则要放松很多,包含着实实在在对自己的認可。她连要求自己“卓尔不群”的心气都淡了很多。他人已经无法再成为她的镜子,时刻提醒她要正衣冠明得失。
而如今她的采访姿态也是放松的——她穿着睡衣款的丝绒套装,对摄影师配合度极高,不会拍完以后要求看图。她点起烟,一边聊着一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有时候搭着椅子,有时候靠着墙壁。我们要聊什么,她就配合回答什么,对整个采访的方向毫不在乎。
她应该早就总结过自己这种变化吧,并且对这种变化感觉满意吧?——我猜想。我想她这两年应该再不至于像六年前说的那种,动辄陷入“习惯性崩溃”。
在明星报道里批发式使用的“他终于与人生和解”,这一次,才算是最准确的用法。
采访则是在拍摄前的化妆间做的。本来打算等她化妆完再采,她说不用等,现在就可以。每一个问题她都回答得非常迅速。打粉底刷睫毛这种事情,的确不必是她接受采访的障碍。
其间她觉得自己的眼妆太浓,不满意,又重新来了一遍。她对于她要做的事情、她要的效果、她要面对的问题、她要回答的话,都非常熟练。也不是排练过的那种熟练——虽然那些问题她肯定的确不止面对一次,也的确有了一套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她的确不用思索。
那个时候我觉得她像是机场托运行李柜台前那个监测行李大小的铁架子,行李能放进去,那么就可以随身,不可以放进去,那就老实托运。徐静蕾就是这样,她有一个非常成熟、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于是,没什么问题值得再思考三秒钟以上。所有的,都这么清清楚楚。
那之后,我觉得可以不必再采访徐静蕾了,她这么自洽,这么熟练,这么享受着自己的聪明与完整,我们还要在她身上寻找什么新的故事呢?但我所没有想到的是,隔了六年,再次坐在她对面的时候,她仍然是一个回答问题敏捷、迅速的人,仍然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成熟而完整的人,但我却分明感觉到不一样。
一个在他人眼里业已完成进化的成熟女性,仍然在进化过程中吗?我很好奇地找出自己六年前的采访稿,重新看了一遍。藉由当年的那些记录,我知道了那些“不一样”是什么。
六年前,徐静蕾也是一个喊着不想当女明星的人。但那时候,这“不想”里的较劲比现在多一点,那是严格的自我监视下的“不想”——“女明星”实在是太蠢太让人发笑了,过一种标准的“女明星式生活”,会让徐静蕾自己看不起自己。而如今她的不想当女明星,则要放松很多,包含着实实在在对自己的認可。她连要求自己“卓尔不群”的心气都淡了很多。他人已经无法再成为她的镜子,时刻提醒她要正衣冠明得失。
而如今她的采访姿态也是放松的——她穿着睡衣款的丝绒套装,对摄影师配合度极高,不会拍完以后要求看图。她点起烟,一边聊着一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有时候搭着椅子,有时候靠着墙壁。我们要聊什么,她就配合回答什么,对整个采访的方向毫不在乎。
她应该早就总结过自己这种变化吧,并且对这种变化感觉满意吧?——我猜想。我想她这两年应该再不至于像六年前说的那种,动辄陷入“习惯性崩溃”。
在明星报道里批发式使用的“他终于与人生和解”,这一次,才算是最准确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