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托马斯:文化标准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使国家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各国都迫切需要合格的能服务于各个领域发展的具有跨文化视野的综合性人才。如何强化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亚历山大·托马斯的文化标准理论被视为跨文化研究中较为成功的研究范式之一,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亚历山大·托马斯;文化标准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日频繁,如中德之间贸易额逐年增长,中国已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德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不断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都迫切需要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在经贸、外事、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各项各种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
  一、文化标准理论的意义
  很多高校为了应对就业需求,开始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开设了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一系列课程,但大多停留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训练,缺少相关的理论支撑。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不能认识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无法从根本上应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文化标准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之运用于德语课程,有助于学生改变以往的文化视角,促使他们运用跨文化理论与观点去审视不同文化,了解中国本土文化和德国文化的异同,并做到以对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方,根本上避免跨文化冲突。正因为该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跨文化训练、外语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二、文化标准理论概述
  文化标准理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由德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他以跨文化行为心理学为视角,通过在不同地区如中国、德国、美国、法国和韩国等,针对不同群体即公司管理人员、学生、教师等的研究项目,对跨文化交际场景中产生的交际问题和困难进行归纳,分析哪些文化差异和特征在跨文化困境中起作用,最后得出不同文化区域和国家的文化标准(Kultur standard),系统阐释了文化标准理论。托马斯认为文化是普遍的,但对于一个民族、社会、组织和群体来说是特定的体系。这一体系由特定的符号构成,并在各自的社会、群体中得到传承。它影响着全体成员的感知、思维、价值观和行为,从而界定了他们与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归属性。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为文化标准,文化标准规定了文化成员的行为,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方面面,如人们如何观察、评价和处理事情,如何与他人交往。同一文化中的成员依据文化标准决定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决定哪些行为是正常的、典型的、是否是可以接受的。文化标准由两部分组成,即核心标准和容限范围。前者规定了理想值,后者涵盖可接受的偏离标准值。人们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判断和调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通过“关键事件法”托马斯寻找和确定文化标准,即对跨文化交际场景中产生的交际问题和困难进行归纳,分析哪些文化差异和特征在跨文化困境中起作用。因此,在社会实证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得出的文化标准也体现了特定民族和文化行为的典型特征。我们可以通过中德两国文化标准的比较,进一步认识中德两国人民的民族特征。在中德交际中更好理解对方,促进交流。
  三、德国和中国文化标准之比较
  通过在不同地区的研究,托马斯得出了不同文化区域和国家的文化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和德国的文化标准,使读者了解中德核心文化标志,认识跨文化交流中文化如何决定并影响中德两国人民的思维与行为,加深对中德文化差异的理解。从而从源头避免或化解跨文化困境,最终促进中德两国合作与交流。
  (一)德国文化核心标准
  1.追求独立;自信(但民族意识不强)。
  2.社会关系中的诚信。
  3.公开解决冲突,达到澄清目的,低语境直接性。
  4.事件导向,保持距离,公私界限分明。
  5.规则和原则的一般有效性,可靠性,规则导向。
  6.条约明确规定合作伙伴的权利和义务,并具有约束力。
  7.交谈解决问题,直言不讳。
  8.批判和质疑等级原则;争取参与决策和分担责任。
  9.业绩与经济奖励挂钩。
  10.绩效原则,为工作而生——明确计划中的安全性、完善性以及规避高度不确定性。
  11.执行单一任务,计划/结构/规定。
  12.遵循短期至中期目标;时间是稀缺商品。
  13.通过自主或诉诸国家机构来加强自身利益。
  14.分析性思维;根据上位法特殊案例演绎推理。
  在此基础上托马斯选取七大核心标准,即:追求独立;保持距离,公私界限分明;规则和原则的一般有效性;事件导向;责任感;交际方式直接以及计划时间。认为这七大核心标准直接影响德国人美德形成。
  (二)中国文化标准
  1.当个人意愿和群体利益不一致时,以放弃个人意愿来获得群体和单位的认可。
  2.社会关系和谐;礼貌,尊重。
  3.避免解决冲突,以协调,维护面子为目的。
  4.私人关系导向。
  5.协议视为谅解备忘录,可以调整。
  6.交谈看作社会关系的风险,间接性。
  7.接受等級制度和权力差异,希望有明确的指示。
  8.用顺从和照顾交换。
  9.资历原则,重礼节,官僚制度。
  10.即兴和灵活,任务执行多元化。
  11.遵循长期目标,需要耐心建立关系和达成共识。
  12.通过社会关系实现个人利益,在社会关系中合作伙伴致力于相互帮助。
  13.整体思维,从矛盾信息的交汇中归纳规律性。
  14.机敏和策略。
  15.幽默。
  中德两国文化标准差异一目了然,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无法做出预判并采取应对措施,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陷入困境,导致失败。因此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以文化标准理论为指导,促使他们审视不同文化,从对方的思维方式中去理解对方,避免跨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杨建培.跨文化能力培养论:以德语教学为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Webseite:www.world-experts.de.
  作者简介:
  贵琳(1978—),性别:女;民族:满;籍贯:沈阳;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法、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教学体系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以及丰富性较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能了解到包罗万象的世界风情。在高中文科教学中,地理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同时对于学生的总成绩也会形成直接的影响。但是就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来说,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都会产生较大的压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技巧。基于此,本文将对地理解题中会应用到的技巧進行分析
期刊
口语交际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是时代的需求。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应该说,口语交际是听语、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  针对大纲的要求和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
期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涵盖多层面和多学科的理论板块,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整体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