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文的《图解高考志愿》已经让您对平行志愿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平行志愿里各院校顺序怎样设计,本文为您详细解答——
实行平行志愿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填报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为帮助考生和考生家长填报好平行志愿,本文以一本批次设计四个院校志愿为例,对实行顺序志愿和实行平行志愿的志愿设计、投档规则、投挡流程进行比较,期望通过两种志愿的比较,加深考生对平行志愿的理解,理清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思路。
一、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设计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设计不同。平行志愿一般设计成A、B、C、D四个院校志愿,但在投档时是按照考生的排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的A、B、C、D志愿,所以对考生而言四个志愿还是有顺序的。顺序志愿一般设计成: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四个志愿之间有严格的顺序,投档时必须严格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投档。
二、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投档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投档规则有很大变化。平行志愿是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规则进行投档,投档时先对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再按照排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的A、B、C、D志愿,检索并模拟投档后一次性投出;顺序志愿是按“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规则进行投档,投档时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先投第一志愿,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俗话叫“志愿清”。
由于投档规则的变化,平行志愿的B、C、D三个志愿比顺序志愿的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三个志愿的录取几率高,因而,考生特别是高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相对降低,高分考生落选人数相对减少,这是平行志愿的最大好处。
为了让考生和考生家长对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投档有比较直观的了解,笔者选了清华(2)、北大(2)、上海交大(2)、浙大(2)、复旦(2)、同济(3)、西交大(3)、武大(3)、中财(2)、中科大(2)等10所院校(括号里的数表示高校招生计划数),并用不同的院校排序模拟填写了23名“考生”的志愿。分别用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和顺序志愿投档规则进行了模拟投档。考生和家长可通过对两种不同投档模式投挡结果(见下页表一,表二)的对比分析,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平行志愿院校排序的关键
院校排序是填好平行志愿的关键。因此,填报平行志愿时,首先要根据自己对院校的了解,对拟填报的院校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的位次(排序)和院校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为使A、B、C、D四个志愿形成梯度,在填报B、C、D志愿时。可依次适当降分对自己重新排序,再根据新的排序和院校招生计划填报B、C、D三个院校志愿。
举例:
某位考生高考全省(区市)排名第10,想报考上述10所院校。
1 考生和家长对10所院校的排序:
1清华→2北大→3上海交大→4浙大→5复旦→6同济→7西交大→8武大→9中财→10中科大。
2 考生A、B、C、D志愿的填报:
A志愿的填报:实际排名第10,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复旦大学,招生计划共10名,A志愿可考虑填报复旦大学。
B志愿的填报:如降低1分排名第11,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同济大学,招生计划共13名,B志愿可考虑填报同济大学。
C志愿的填报:如降低2分排名第12,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西安交大,招生计划共16名,C志愿可考虑填报西安交大。
D志愿的填报:如降低3分排名第13,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武汉大学,招生计划共19名,D志愿可考虑填报武汉大学。
以上是笔者对平行志愿的一点思考,仅供参考。
实行平行志愿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填报平行志愿就没有风险,为帮助考生和考生家长填报好平行志愿,本文以一本批次设计四个院校志愿为例,对实行顺序志愿和实行平行志愿的志愿设计、投档规则、投挡流程进行比较,期望通过两种志愿的比较,加深考生对平行志愿的理解,理清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思路。
一、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设计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设计不同。平行志愿一般设计成A、B、C、D四个院校志愿,但在投档时是按照考生的排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的A、B、C、D志愿,所以对考生而言四个志愿还是有顺序的。顺序志愿一般设计成: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四个志愿之间有严格的顺序,投档时必须严格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投档。
二、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投档
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投档规则有很大变化。平行志愿是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规则进行投档,投档时先对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再按照排序依次检索每个考生的A、B、C、D志愿,检索并模拟投档后一次性投出;顺序志愿是按“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规则进行投档,投档时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先投第一志愿,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俗话叫“志愿清”。
由于投档规则的变化,平行志愿的B、C、D三个志愿比顺序志愿的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三个志愿的录取几率高,因而,考生特别是高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相对降低,高分考生落选人数相对减少,这是平行志愿的最大好处。
为了让考生和考生家长对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投档有比较直观的了解,笔者选了清华(2)、北大(2)、上海交大(2)、浙大(2)、复旦(2)、同济(3)、西交大(3)、武大(3)、中财(2)、中科大(2)等10所院校(括号里的数表示高校招生计划数),并用不同的院校排序模拟填写了23名“考生”的志愿。分别用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和顺序志愿投档规则进行了模拟投档。考生和家长可通过对两种不同投档模式投挡结果(见下页表一,表二)的对比分析,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平行志愿院校排序的关键
院校排序是填好平行志愿的关键。因此,填报平行志愿时,首先要根据自己对院校的了解,对拟填报的院校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的位次(排序)和院校的招生计划填报志愿。为使A、B、C、D四个志愿形成梯度,在填报B、C、D志愿时。可依次适当降分对自己重新排序,再根据新的排序和院校招生计划填报B、C、D三个院校志愿。
举例:
某位考生高考全省(区市)排名第10,想报考上述10所院校。
1 考生和家长对10所院校的排序:
1清华→2北大→3上海交大→4浙大→5复旦→6同济→7西交大→8武大→9中财→10中科大。
2 考生A、B、C、D志愿的填报:
A志愿的填报:实际排名第10,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复旦大学,招生计划共10名,A志愿可考虑填报复旦大学。
B志愿的填报:如降低1分排名第11,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同济大学,招生计划共13名,B志愿可考虑填报同济大学。
C志愿的填报:如降低2分排名第12,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西安交大,招生计划共16名,C志愿可考虑填报西安交大。
D志愿的填报:如降低3分排名第13,按自己对院校的排序检索到武汉大学,招生计划共19名,D志愿可考虑填报武汉大学。
以上是笔者对平行志愿的一点思考,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