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平高集团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论述了平高集团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平高集团;培育经验
一、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平高集团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源自实现民族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创造”跨入“中国引领”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平高集团把培育高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现状同平高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公司具有高级技师92人,技师484人,高级工1860人,中级工2252人,初级工316人,远远不能满足平高事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高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人才较短缺,人才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明显。从知识层次上看,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所占比例少。三是高技能人才流失。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外流呈上升趋势,出现一人外流,带动相互熟悉或同一层次水平人员外流现象。四是高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对技能人才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五是绩效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尚需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技能人才作用发挥的积极性。引起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二是政策机制不够完善;三是人才自我提高意识不强。
二、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高度重视,健全机制,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上下重视,机制健全。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和聘任管理,发放高技能人才岗位特贴。启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形成了各专业序列员工“纵向晋升、横向交流”职业发展通道。(2)未雨绸缪,着眼未来,积极组织实施“十百千”人才专项工程。定好人才规划。以“十百千”人才工程为载体,针对各类骨干人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培养计划。计划到“十二五末”,引进培养10名行业知名,具有丰富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200名掌握核心技术、熟悉相关领域的创新型高级人才;3000名具有高超专业技术能力的骨干人才队伍。拓展引才渠道。加强优秀大学生和技校毕业生校园招聘工作。(3)典型引领,全力支持,建起张全民技能大师工作室。2009年7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大力支持下,平高集团建起省级张全民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2月,张全民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国家首批5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4)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建设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高集团培训中心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河南省优级技工学校”和“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具备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设施和设备。(5)夯实基础,健全制度,完善两级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平台,在一线技术工人中开展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目前,平高技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内鉴定工种已达到18个,基本覆盖公司主要工种。(6)倾力培养,考评激励,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评聘“首席操作工”。每年在关键岗位21个工种的65名“首席操作工颁”发聘任证书,并给予津贴待遇。
一是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先后有10名员工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13名员工被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58名员工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2010年11月,平高集团获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南赛区优秀组织奖。二是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在生产、技术岗位中开展以“出人才、强素质、出成果、增效益”为主题的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产生技术创新成果10多项。三是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师带徒”为载体,进行“传、帮、带”,加快公司人才培养步伐。目前平高集团拥有国务院技能特贴专家1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省级技术能手8名。高级技师58人,技师474人,高技能人才比例名列全国企业前茅。
在以张全民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下,平高集团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制了国内首台套800千伏 GIS、智能化800千伏GIS、1100千伏 GIS和1100千伏旁路开关。两年来共申请专利330 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新增授权专利290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所有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第一个750kV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第一个电压等级最高的智能化示范工程变电站—750kV洛川变、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及扩建工程、“西电东送”、“青藏联网”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优质设备。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平高集团;培育经验
一、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平高集团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源自实现民族装备制造业从“中国创造”跨入“中国引领”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平高集团把培育高技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人才队伍现状同平高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公司具有高级技师92人,技师484人,高级工1860人,中级工2252人,初级工316人,远远不能满足平高事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高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人才较短缺,人才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明显。从知识层次上看,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所占比例少。三是高技能人才流失。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正常调离、辞职、自动离职等方式外流呈上升趋势,出现一人外流,带动相互熟悉或同一层次水平人员外流现象。四是高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对技能人才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人才的潜能发挥不足。五是绩效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尚需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技能人才作用发挥的积极性。引起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二是政策机制不够完善;三是人才自我提高意识不强。
二、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高度重视,健全机制,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上下重视,机制健全。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和聘任管理,发放高技能人才岗位特贴。启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形成了各专业序列员工“纵向晋升、横向交流”职业发展通道。(2)未雨绸缪,着眼未来,积极组织实施“十百千”人才专项工程。定好人才规划。以“十百千”人才工程为载体,针对各类骨干人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培养计划。计划到“十二五末”,引进培养10名行业知名,具有丰富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经验的高级专业人才;200名掌握核心技术、熟悉相关领域的创新型高级人才;3000名具有高超专业技术能力的骨干人才队伍。拓展引才渠道。加强优秀大学生和技校毕业生校园招聘工作。(3)典型引领,全力支持,建起张全民技能大师工作室。2009年7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大力支持下,平高集团建起省级张全民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2月,张全民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国家首批5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4)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建设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高集团培训中心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河南省优级技工学校”和“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具备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设施和设备。(5)夯实基础,健全制度,完善两级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平台,在一线技术工人中开展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目前,平高技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内鉴定工种已达到18个,基本覆盖公司主要工种。(6)倾力培养,考评激励,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评聘“首席操作工”。每年在关键岗位21个工种的65名“首席操作工颁”发聘任证书,并给予津贴待遇。
一是开展技术比武活动。先后有10名员工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13名员工被授予市“技术能手”称号,58名员工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2010年11月,平高集团获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南赛区优秀组织奖。二是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在生产、技术岗位中开展以“出人才、强素质、出成果、增效益”为主题的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产生技术创新成果10多项。三是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师带徒”为载体,进行“传、帮、带”,加快公司人才培养步伐。目前平高集团拥有国务院技能特贴专家1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省级技术能手8名。高级技师58人,技师474人,高技能人才比例名列全国企业前茅。
在以张全民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下,平高集团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制了国内首台套800千伏 GIS、智能化800千伏GIS、1100千伏 GIS和1100千伏旁路开关。两年来共申请专利330 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新增授权专利290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所有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第一个750kV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第一个电压等级最高的智能化示范工程变电站—750kV洛川变、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及扩建工程、“西电东送”、“青藏联网”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优质设备。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等十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