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这一阶段学好文言文,能更好地积累文史知识,积淀古代文化,循序渐进地形成较为丰厚的语文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標准》要求初中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在附录中提出“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初中50篇)。根据新课标理念精神,文言文教学重点应放在阅读上,能读懂浅易文言文,了解其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基本篇目,能掌握一定数量的虚实词。了解文言文句式一般特点,通过阅读训练,不断丰富和积累文言文知识,增强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朗读水平。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文言文试题也集中体现了文言文中优秀的语言、丰富的思想,以及它们所负载的人文价值。如默写经典名言名句、解释常见实词、翻译句子和语段阅读题等。这样的考题能让学生接触到最灿烂的语言,体验到文言文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但是教学的现状是,许多老师视野狭窄,仅仅局限于课本,习惯性地强调文体教学。对课文进行单篇讲授。一味强调知识积累(甚至只作通篇串讲翻译),通篇分析,不分伯仲,文言知识体系被弄得支离破碎。组织教学时唯教材是瞻,缺少创造意识。如何把握好尺度并高效施教,仍然是一个传统的急需解决的话题。
纵观文言文传统教学的弊端,一种倾向是只注重词法、句法。要求“字字落实、句句对译”。往往忽略对文章语言、内容的整体教学;另一种倾向是过于注重整体把握、问题研讨。对字词知识一晃而过,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有“架空”之弊。更有趣的是,在同_:一教者的施教过程中,这两种倾向往往并举,名为全面,实则顾此失彼,敷衍了事,效果甚微。
其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关注“言”、“文”、“人”这几个层面。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学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把这些层面融会贯通,真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居于基础更是核心的地位
所谓语感培养,许多施教者往往一方面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多读多背,一味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强调“功到自然成”;一方面又在施教过程中抱怨课时紧、任务重,教学进度难以赶上,从而忽视学生诵读与背诵。其实这正暴露了许多教师对于学生语感养成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把语感养成当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去完成。
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观点。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且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研究表明。语感包含三个渐进性的特点: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言语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基础,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也要以良好的语感能力为依托,这也是语感能力的最高境界。因此。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培养和追求语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受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没有生动、具体的语感,单凭语文知识的讲授和记忆。是不可能发展语文能力的;没有良好的语感能力,单凭教师通篇讲解,支离破碎地分析,也是不可能获得审美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人格情操的。
二、文言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1,挖掘生活资源,积累生活感悟
生活经验是语感的活的源泉,尤其是学习文言,更要强调增强感性认识。叶圣陶先生提出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没有源于生活的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等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事实上。就文言文教学而言,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虽古老但仍鲜活的资源可以去挖掘,从而让学生去体验古人的情思。比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地处美丽的南黄海之滨,丹枫飘香的千年古镇,得享濒江临海之地利,温暖和煦之天时,民风淳朴之人和,更兼文化璀璨之文脉,其中不乏范仲淹、郑板桥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正所谓“飒飒古枫掩映读书胜地,悠悠范堤托起育人摇篮”。每接一届初中新生,笔者都从家乡历史地域资源出发,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们去观察家乡具有人文历史的一些景观。让学生领略感悟家乡的厉史情怀。实践证明,根据地方特色去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流动的课堂,有益于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领域。为他们观察和思考提供了条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多观察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和语言材料;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所经历的生活,进行有关联想与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深切的语感。
2,强化熟读成诵,引导精思揣摩
熟读、背诵。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传统的有效方法。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甚至是文言文教学却严重忽视了朗诵熟读这一重要环节。即便是背诵。学生也是在强制的情形下生硬地完成。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在这里重提这个传统的方法,笔者想着意强调两点:其一,朗读是一种语感养成的重要训练,而不是上课的一种程式。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多是历代名篇佳作,篇幅较短,富于节奏感。易于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都是短小的诗文或文中的精彩片断。朗读时,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如范读、听录音、多媒体手段、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等),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诵,要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语气、节奏、旬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其二,语感不是仅仅在朗读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引导学生对朗诵内容进行精思揣摩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典范课文、精彩段落、精粹诗文,在朗诵的基础上还要探究一些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领会,关键词语的把握,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义的分析等,经过反复揣摩、思考、比较,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含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 细微差别。才能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从而形成比较丰富的语感。
3,剖析语言规律,强化语感训练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知道语感养成的重要性。尤其是文言文。然而许多教师都认为语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习得。实际教学常常受制于试题并背离教学和考试的目的,异化了文言文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对文言文朗读都还不十分通顺的情况下,就用一成不变的步骤。即默读、诵读、整体翻译古文大意、了解古文的出处及背景资料,然后句句翻译,字字落实;即便是课文整体教学,也是把原本十分精彩的作品分析得支离破碎,让学生接受了一大堆枯槁的知识。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弊端如洪水猛兽,大有席卷之势。
其实,语感能力培养不可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感受一定的语言基本规律,在理性规律的指导下才能提高语感的层次。就文言文学习而言,文言文中有许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诸如:实词、虛词、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词法、特殊句式和互文修辞等等。对于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我们不能一味迎合考试而忽略。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首先娴熟地掌握这些重要概念,然后反复引导训练,通过教师的剖析讲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懂得其所以然。进一步就是以各种方式放手让学生去自读整理,强化训练,集体交流。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忌不自信”(倒装句,宾语前置,《满井游记》中有“城居者未之知也”,《隆中对》中有“时人莫之许也”);《愚公移山》中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之:这座,《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中有“公输为楚造云梯之械”;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如:《核舟记》中有“计其长曾不盈寸”,《观刈麦》中有“曾不事农桑”)。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归纳整理与本课有关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实词、成语、重点句翻译,做好卡片式笔记。可积累的成语有两类:一类是文中直接出现的成语。(成语所在句也必须熟记)另一类是包含有与课文中字词用法相同相近的加点字的成语,如:《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意为“时”,可引出“多事之秋”;《鱼我所欲也》中“蹴尔而与之”的“蹴”意为“踢”。“一蹴而就”中的“蹴”意为“踏”。长期养成习惯。语感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升华。
总之,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感,是作为教师必须下工夫的地方。“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语感养成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切不可摒弃这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养成两好的语感,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关注的“言”、“文”、“人”这几个层面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但是教学的现状是,许多老师视野狭窄,仅仅局限于课本,习惯性地强调文体教学。对课文进行单篇讲授。一味强调知识积累(甚至只作通篇串讲翻译),通篇分析,不分伯仲,文言知识体系被弄得支离破碎。组织教学时唯教材是瞻,缺少创造意识。如何把握好尺度并高效施教,仍然是一个传统的急需解决的话题。
纵观文言文传统教学的弊端,一种倾向是只注重词法、句法。要求“字字落实、句句对译”。往往忽略对文章语言、内容的整体教学;另一种倾向是过于注重整体把握、问题研讨。对字词知识一晃而过,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有“架空”之弊。更有趣的是,在同_:一教者的施教过程中,这两种倾向往往并举,名为全面,实则顾此失彼,敷衍了事,效果甚微。
其实,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关注“言”、“文”、“人”这几个层面。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学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把这些层面融会贯通,真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一、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居于基础更是核心的地位
所谓语感培养,许多施教者往往一方面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多读多背,一味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强调“功到自然成”;一方面又在施教过程中抱怨课时紧、任务重,教学进度难以赶上,从而忽视学生诵读与背诵。其实这正暴露了许多教师对于学生语感养成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把语感养成当作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去完成。
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观点。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且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研究表明。语感包含三个渐进性的特点: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言语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基础,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也要以良好的语感能力为依托,这也是语感能力的最高境界。因此。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培养和追求语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受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没有生动、具体的语感,单凭语文知识的讲授和记忆。是不可能发展语文能力的;没有良好的语感能力,单凭教师通篇讲解,支离破碎地分析,也是不可能获得审美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人格情操的。
二、文言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途径
1,挖掘生活资源,积累生活感悟
生活经验是语感的活的源泉,尤其是学习文言,更要强调增强感性认识。叶圣陶先生提出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没有源于生活的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等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事实上。就文言文教学而言,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虽古老但仍鲜活的资源可以去挖掘,从而让学生去体验古人的情思。比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如东县丰利中学地处美丽的南黄海之滨,丹枫飘香的千年古镇,得享濒江临海之地利,温暖和煦之天时,民风淳朴之人和,更兼文化璀璨之文脉,其中不乏范仲淹、郑板桥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正所谓“飒飒古枫掩映读书胜地,悠悠范堤托起育人摇篮”。每接一届初中新生,笔者都从家乡历史地域资源出发,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们去观察家乡具有人文历史的一些景观。让学生领略感悟家乡的厉史情怀。实践证明,根据地方特色去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流动的课堂,有益于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领域。为他们观察和思考提供了条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多观察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和语言材料;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所经历的生活,进行有关联想与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深切的语感。
2,强化熟读成诵,引导精思揣摩
熟读、背诵。这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传统的有效方法。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甚至是文言文教学却严重忽视了朗诵熟读这一重要环节。即便是背诵。学生也是在强制的情形下生硬地完成。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在这里重提这个传统的方法,笔者想着意强调两点:其一,朗读是一种语感养成的重要训练,而不是上课的一种程式。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多是历代名篇佳作,篇幅较短,富于节奏感。易于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都是短小的诗文或文中的精彩片断。朗读时,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如范读、听录音、多媒体手段、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等),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诵,要指导学生把文章的语气、节奏、旬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其二,语感不是仅仅在朗读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引导学生对朗诵内容进行精思揣摩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典范课文、精彩段落、精粹诗文,在朗诵的基础上还要探究一些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领会,关键词语的把握,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义的分析等,经过反复揣摩、思考、比较,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含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 细微差别。才能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从而形成比较丰富的语感。
3,剖析语言规律,强化语感训练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知道语感养成的重要性。尤其是文言文。然而许多教师都认为语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习得。实际教学常常受制于试题并背离教学和考试的目的,异化了文言文教学,为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对文言文朗读都还不十分通顺的情况下,就用一成不变的步骤。即默读、诵读、整体翻译古文大意、了解古文的出处及背景资料,然后句句翻译,字字落实;即便是课文整体教学,也是把原本十分精彩的作品分析得支离破碎,让学生接受了一大堆枯槁的知识。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弊端如洪水猛兽,大有席卷之势。
其实,语感能力培养不可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感受一定的语言基本规律,在理性规律的指导下才能提高语感的层次。就文言文学习而言,文言文中有许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诸如:实词、虛词、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词法、特殊句式和互文修辞等等。对于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我们不能一味迎合考试而忽略。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首先娴熟地掌握这些重要概念,然后反复引导训练,通过教师的剖析讲解,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懂得其所以然。进一步就是以各种方式放手让学生去自读整理,强化训练,集体交流。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忌不自信”(倒装句,宾语前置,《满井游记》中有“城居者未之知也”,《隆中对》中有“时人莫之许也”);《愚公移山》中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之:这座,《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中有“公输为楚造云梯之械”;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如:《核舟记》中有“计其长曾不盈寸”,《观刈麦》中有“曾不事农桑”)。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归纳整理与本课有关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实词、成语、重点句翻译,做好卡片式笔记。可积累的成语有两类:一类是文中直接出现的成语。(成语所在句也必须熟记)另一类是包含有与课文中字词用法相同相近的加点字的成语,如:《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意为“时”,可引出“多事之秋”;《鱼我所欲也》中“蹴尔而与之”的“蹴”意为“踢”。“一蹴而就”中的“蹴”意为“踏”。长期养成习惯。语感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升华。
总之,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感,是作为教师必须下工夫的地方。“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语感养成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切不可摒弃这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养成两好的语感,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关注的“言”、“文”、“人”这几个层面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