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浅谈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在教学计划中承上启下,贯彻始终,是培训中级技术工人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教好机械制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识图绘图 空间想象 实践教学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并和其他一些相关课及生产实习课有着紧密的联系。技校毕业生大部分分配到工厂车间,从事生产、制造、安装、维修等工作,是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图样就是他们工作的技术语言和交流工具。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过硬的识图、看图和画图能力,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工作要求。因此机械制图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学习机械制图的技巧,提高识图、绘图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加强实践教学,并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的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识图、绘图能力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识图和画图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和学习其他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打好基础。在传授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总结起来应该包括想象思维能力、识图能力、图示能力、绘图能力。
  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制图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画图能力,而识图与画图的关键是空间想象力,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由物体绘图,由图形想象出物体,即实现平面与空间的转换。因此,空间想象能力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技校学生普遍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产生兴趣。例如:在开始讲三视图的概念、投影规律前,笔者先用活动直角坐标系及模型来进行演示,随后与重点讲授相配合,呈现并表述对象的具体形象。它们相互验证和充实,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了讲授的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机械制图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教学内容色彩丰富,具体直观,应用自如,还可有效地控制讲课节奏,随时切换跳转,像翻书一样,随意翻页,对重点、难点内容可随时调动,反复演示、反复讲解。另外对教学模型、插图数量缺少,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的现象也可以得到改善。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的有些事物,学生无法亲身感受,阻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现在,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并且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讲解更多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
  四、加强实践教学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要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教学中单凭讲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看图样、绘图样等实践,才能学到过硬的本领。一是加强图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对图样的兴趣爱好,形成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在进行常用零部件的教学中,可加强学生测绘能力,利用模型教具或深入工厂利用图与工件的对照,培养看图、绘图能力。三是在专业实习中,要求学生把加工制作的工件通过测绘绘出零件图,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
  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外,还要考虑学生的接纳能力、喜好方式,我们应尽量采用灵活多样、新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代的教师已逐渐从单纯的传递知识向更多地激励学生学习思考转变,已成为教学中的促进者与引导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通过引人入胜的开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也是我国几千年继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因此。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我们民族发展的使命。在我国教育领域,语文教学一直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经典作品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本文中,笔者以技校语文教学为主要探究方向,揭示语文文学经典作品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语文文学经
摘 要:职高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学习兴趣低、学习效率低的问题。职高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摸索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教学 考核 物理 兴趣  职高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学习兴趣低、学习效率低的问题。笔者针对在校某专业班级51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
通过分析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中等职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尝试将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于中等职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从提高中职生的运动自我效能感入手,提升中职体育教学的效果。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有效性不高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将麦卡锡的自然学习法运用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进行了详细介绍,即通过学习循环圈的方式,结合全脑教学策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然学习法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中职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引入麦卡锡的自然学习法指导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