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我国煤矿顶板事故形成过程、发生原因入手,进而提出了煤矿顶板事故的管理措施,希望对于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煤矿顶板安全管理原因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K261.32 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8―0634―01
煤矿顶板坍塌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地下工作者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实践证明,顶板事故的发生基本上是有规律的,只要能用正确的理论和手段实现对顶底板的监测,掌握其活动规律,把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深入总结和分析常见顶板事故原因和条件,加强顶板管理,杜绝或减少顶板事故,能够为煤矿企业的正常作业起到良好的保障性作用。
1.顶板事故的形成过程
以煤矿为例:煤炭在地下开采,直接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因开拓、掘进或采煤,破坏了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造成矿山压力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不均匀的压力作用在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一旦超过巷道或顶板的支撑力,轻则会出现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重则就会发生底鼓、冒顶、断梁折柱、巷道压垮等现象。顶板事故形成与地质构造、顶板性质、支架支撑情况、推进速度、操作程度和生产现场管理都有直接关系。
2.发生顶板事故的原因
在采矿生产活动中,顶板事故是最常见的事故,引发顶板事故的原因有:
2.1 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是导致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2 缺乏有效支护。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是造成此类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2.3 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顶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缺乏认真、全面的检查,疏忽大意,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等原因造成的。
2.4 地质条件不好。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形成破碎带,或者由于节理、层理发育,破坏了顶板的稳定性,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2.5 地压活动。地压活动也是頂板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2.6 其它原因。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工作面作业循环不正规、爆破崩倒支架等,都容易引起顶板事故。
3.煤矿顶板管理的改善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对于煤矿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煤矿顶板的管理工作,在创造更高经济利润的同时,加强安全工作的开展,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所提出的几点相关改善措施:
3.1加强作业技术管理,加强顶板施工技术。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现场开采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质量出现一定问题而造成,因此,应该把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放在第一位。煤矿企业应该成立技术管理监督小组,对井下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指导,发现工程技术问题及时进行切实有效的整改,从而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此外,部分煤矿顶板事故也是由外界因素所造成的,如区域地壳活动以及雨季雨水渗漏等问题,使得顶板出现坍塌现象的发生。针对于这类事故现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煤矿顶板的施工技术,对煤矿顶板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3.2及时支护,不空顶作业。坚持使用超前探梁。锚喷巷道放炮之后,进行初喷砼或打锚杆,做为临时支护,减少空顶时间,联合支护要保证质量,锚杆要穿透岩层,垂直打入,使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对采煤工作面,空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移溜后支柱要及时架设。打好临时支柱、托棚或戗柱。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及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要及时,回临时柱要先支后回。发现支架有断梁坏柱要及时更换并运出。顶、帮要背严、背实,对漏顶、片帮地段更应加强支护。
3.3正规循环作业。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是预防冒顶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工作面推进(掘进)速度缓慢,顶板裸露时间长,压力容易集中,支架受力大且不均匀,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架支撑力时,就会发生变形、下陷或压死,支撑作用迅速下降,造成片帮、冒顶事故。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顶板裸露时间短,顶板压力小,支架不易变形、损坏,可以有效地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3.4掌握顶板活动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开展顶板观察工作,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做好顶板来压预报。从一些顶板事故经验中以及实际现场观察,绝大部分顶板事故发生之前是有明显预兆的。事实上,组织开展矿压监测管理工作,掌握片帮冒顶预兆的规律,进行顶板活动的预测预报,超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加强支护,以达到减少冒机事故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并能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3.5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业务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强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和掌握顶板压力形成机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提高整体队伍的技术素质。加强安全检查监督力度,及时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刚下井的人员要特别注意加强培训教育,坚持帮带制度,做好思想工作,提高警惕,逐步学会分析、判断和处理顶板事故能力,及时采取紧急应变措施,减少顶板事故带来的损失。
3.6加强采集工作面的规划工作。煤矿作业采集的确定,对于煤矿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采集面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煤矿内部结构出现较大的问题,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采集作业开展之前,首先要弄清煤矿周围的具体地质状况,松软地质会造成煤矿坍塌事故的发生,而靠近地下水源同样会酿成危险事故,因此,采集面的企规划和确定要尽量周全,切忌盲目开采。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准的不断发展,煤矿采集机械设备也日渐繁多,针对不同煤质、不同地质的采集设备也逐渐增多,保证了煤矿采集工作的快速开展。因此,我们在进行煤矿采集作业时,应该根据煤矿实际地质采用合理选择采煤方法,采用较为合适的采集设备,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7加强安全煤矿顶板质量检查工作。煤矿顶板的质量检查工作,是确保顶板安全、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应该成立专业的煤矿安全检查小组,由技术专业人员组成,定期对煤矿顶板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检验,对于顶板质量较为薄弱的地段,要制定较为妥帖的维修计划,增加支护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对于顶板的开裂和渗水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浇灌等方式,将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煤矿顶板管理,对于煤矿正常生产作业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做好煤矿顶板的管理工作,是对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一种负责,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在开展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时,要充分了解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要对工作开展考虑周全,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为企业负责,为员工安全负责,从而促进我国开实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家顺. 浅谈煤矿顶板管理的措施与办法[J]. 科技信息,2009,(25).
[2] 张少峰,曹海良,赵德军,伊士锋. 兴祥煤矿顶板管理技术改进方法[J]. 科技信息,2008,(02).
[3] 韩军平,刘三飞,郭英,田运奇,梁纪增. 井下巷道掘进时的顶板管理探讨[J]. 煤炭技术,2010,(04).
[关键词]煤矿顶板安全管理原因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K261.32 文献标识码:K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8―0634―01
煤矿顶板坍塌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地下工作者的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实践证明,顶板事故的发生基本上是有规律的,只要能用正确的理论和手段实现对顶底板的监测,掌握其活动规律,把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顶板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因此深入总结和分析常见顶板事故原因和条件,加强顶板管理,杜绝或减少顶板事故,能够为煤矿企业的正常作业起到良好的保障性作用。
1.顶板事故的形成过程
以煤矿为例:煤炭在地下开采,直接受上覆岩层压力的影响。因开拓、掘进或采煤,破坏了原有地层的平衡状态,造成矿山压力分布不均匀。这种分布不均匀的压力作用在巷道或回采工作面及四周的煤、岩体上,一旦超过巷道或顶板的支撑力,轻则会出现顶板沉降、片帮、支架回缩,重则就会发生底鼓、冒顶、断梁折柱、巷道压垮等现象。顶板事故形成与地质构造、顶板性质、支架支撑情况、推进速度、操作程度和生产现场管理都有直接关系。
2.发生顶板事故的原因
在采矿生产活动中,顶板事故是最常见的事故,引发顶板事故的原因有:
2.1 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采矿方法不合理,采掘顺序、凿岩爆破、支架放顶等作业不妥当,是导致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2 缺乏有效支护。支护方式不当、不及时支护或缺少支架、支架的初撑力与顶板压力不相适应,是造成此类事故的另一重要原因。
2.3 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在顶板事故中,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事先缺乏认真、全面的检查,疏忽大意,没有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等原因造成的。
2.4 地质条件不好。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形成破碎带,或者由于节理、层理发育,破坏了顶板的稳定性,容易发生顶板事故。
2.5 地压活动。地压活动也是頂板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2.6 其它原因。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工作面作业循环不正规、爆破崩倒支架等,都容易引起顶板事故。
3.煤矿顶板管理的改善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对于煤矿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煤矿顶板的管理工作,在创造更高经济利润的同时,加强安全工作的开展,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所提出的几点相关改善措施:
3.1加强作业技术管理,加强顶板施工技术。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现场开采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质量出现一定问题而造成,因此,应该把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放在第一位。煤矿企业应该成立技术管理监督小组,对井下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指导,发现工程技术问题及时进行切实有效的整改,从而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此外,部分煤矿顶板事故也是由外界因素所造成的,如区域地壳活动以及雨季雨水渗漏等问题,使得顶板出现坍塌现象的发生。针对于这类事故现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煤矿顶板的施工技术,对煤矿顶板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防止类似现象的发生,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3.2及时支护,不空顶作业。坚持使用超前探梁。锚喷巷道放炮之后,进行初喷砼或打锚杆,做为临时支护,减少空顶时间,联合支护要保证质量,锚杆要穿透岩层,垂直打入,使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对采煤工作面,空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移溜后支柱要及时架设。打好临时支柱、托棚或戗柱。工作面的上、下安全出口及上下顺槽的超前支护要及时,回临时柱要先支后回。发现支架有断梁坏柱要及时更换并运出。顶、帮要背严、背实,对漏顶、片帮地段更应加强支护。
3.3正规循环作业。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是预防冒顶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工作面推进(掘进)速度缓慢,顶板裸露时间长,压力容易集中,支架受力大且不均匀,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架支撑力时,就会发生变形、下陷或压死,支撑作用迅速下降,造成片帮、冒顶事故。坚持正规循环作业,顶板裸露时间短,顶板压力小,支架不易变形、损坏,可以有效地控制顶板事故发生。
3.4掌握顶板活动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开展顶板观察工作,掌握顶板活动规律,做好顶板来压预报。从一些顶板事故经验中以及实际现场观察,绝大部分顶板事故发生之前是有明显预兆的。事实上,组织开展矿压监测管理工作,掌握片帮冒顶预兆的规律,进行顶板活动的预测预报,超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加强支护,以达到减少冒机事故和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并能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3.5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业务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强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和掌握顶板压力形成机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等,提高整体队伍的技术素质。加强安全检查监督力度,及时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刚下井的人员要特别注意加强培训教育,坚持帮带制度,做好思想工作,提高警惕,逐步学会分析、判断和处理顶板事故能力,及时采取紧急应变措施,减少顶板事故带来的损失。
3.6加强采集工作面的规划工作。煤矿作业采集的确定,对于煤矿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采集面出现问题,将会导致煤矿内部结构出现较大的问题,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采集作业开展之前,首先要弄清煤矿周围的具体地质状况,松软地质会造成煤矿坍塌事故的发生,而靠近地下水源同样会酿成危险事故,因此,采集面的企规划和确定要尽量周全,切忌盲目开采。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准的不断发展,煤矿采集机械设备也日渐繁多,针对不同煤质、不同地质的采集设备也逐渐增多,保证了煤矿采集工作的快速开展。因此,我们在进行煤矿采集作业时,应该根据煤矿实际地质采用合理选择采煤方法,采用较为合适的采集设备,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7加强安全煤矿顶板质量检查工作。煤矿顶板的质量检查工作,是确保顶板安全、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应该成立专业的煤矿安全检查小组,由技术专业人员组成,定期对煤矿顶板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检验,对于顶板质量较为薄弱的地段,要制定较为妥帖的维修计划,增加支护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对于顶板的开裂和渗水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如浇灌等方式,将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煤矿顶板管理,对于煤矿正常生产作业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做好煤矿顶板的管理工作,是对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一种负责,也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企业在开展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时,要充分了解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要对工作开展考虑周全,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为企业负责,为员工安全负责,从而促进我国开实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家顺. 浅谈煤矿顶板管理的措施与办法[J]. 科技信息,2009,(25).
[2] 张少峰,曹海良,赵德军,伊士锋. 兴祥煤矿顶板管理技术改进方法[J]. 科技信息,2008,(02).
[3] 韩军平,刘三飞,郭英,田运奇,梁纪增. 井下巷道掘进时的顶板管理探讨[J]. 煤炭技术,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