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与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062-02
  
  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疾病群体,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和因此带来的躯体功能、身体形象、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的变化,使患者产生多维度的不良反应。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规范的心理干预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已成为一种积极有效而独特的治疗手段[1],本科室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6例癌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修订出部分心理治疗方法,实施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3月~2009年12月,随机选择经我院病理科确诊的新入院恶性肿瘤患者186例,男105例,女81例,年龄45~82岁。病种:乳腺癌56例,肺癌35例,胃癌32例,食管癌45例,肠癌18例。
  1.2 方法
  调查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表包括90个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每个条目按5级评分(1~5分),包含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以及自行设计的肿瘤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经济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调查人员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执行,问卷调查由患者入院时开始至出院时为止,发出问卷186份,回收答卷186份,回收率100%。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定分析。
  2 结果
  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水平以及对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影响(P<0.05),焦虑(SAS)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特征,结果SAS分值的平均值高达(37.5±4.13)分以上,高于全国常模(37.23±12.59)分[2]。阎荣等[3]报道,职业和文化程度与肿瘤患者的焦虑有关,职业稳定、文化水平越高其焦虑越少,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3 干预方法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干预措施:
  3.1 一般性心理治疗
  3.1.1 解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作好相关疾病的解释工作,尽量避免谈及疾病的危害程度和后果,使用积极的语言和谈话方式。
  3.1.2 鼓励和安慰。面对疾病的痛苦,病人一时难以接受,内心焦躁难耐,我们针对患者焦虑情绪的来源: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所反应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水平以及对肿瘤相关知识的了解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给予安慰,耐心解释,消除病人对癌症的恐惧,并协助各方面的力量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所引起的焦虑情绪。且向其解释人的一生难免有病痛,只要积极治疗,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同样能减轻痛苦,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3.1.3 保证。必要的保证可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病人痛苦不堪时告知病人只要规范的使用止痛药物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3.1.4 暗示。暗示疗法对于多数病人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肿瘤病人更是不可忽略此方法的使用。
  3.1.5 支持。在病人取得少有的进步就给予鼓励,使病人在心理上有依靠,得到精神上的支持。
  3.2 个别心理治疗
  面对一些特殊病人给予心理治疗。如有一位六十多岁的食管癌女病人,当她知道要做手术时,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感到害怕。得知这种情况后,作者将她带到大厅宣传栏面前,指着宣传栏上面一位80多岁的老人告诉她,这也是一位和她得一样病的老人,他做完手术已经三年多了,现在依然健康。并指导她放松,嘱咐家人耐心陪伴等心理治疗。病人成功做完手术,康复出院。内心意向疗法:美国心理学家卡尔.西蒙顿介绍了一种内心意向疗法,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其步骤为:第一步:带病人到一间安静的房间,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关上门。第二步:两眼微闭,心里默说“放松”。第三步:意识到头、颈、胸、背、腰、下肢彻底放松。第四步:在这种全身松的情况下,静坐5分钟,同时意守“丹田”。第五步:感觉到自身的癌肿像一团杂乱的细胞组成,体内的药物象千万粒子弹将癌细胞打碎,这些破碎的细胞被机体吸收,从大小便排出体外,内心看到肿瘤明显缩小,最终消失。第六步:内心感到自身在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中,休息5分钟。第七步:看到自身痊愈,每天上班,与同事及家人的关系极好。第八步:以自己想象的方式庆祝身体康复。第九步:最后慢慢地睁开眼睛,慢慢开始活动。全过程约15分钟,每日早晚作一次。我们将这种方法用在25例食管癌病人和18例肺癌病人的术后康复期,取得了满意效果。
  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状态如开朗、乐观、明智、沉着、冷静、坚定等,会使病情得到改善。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情绪消极、抑郁、忧愁、悲观失望、焦虑、忙乱、缺乏理智、好发脾气等,则会加快病情发展,甚至使病情迅速恶化。严重的心理应激还可导致肿瘤治疗的同时伴发躯体疾病,如应激性溃疡出血、心脏病等[4]。英德地处粤北石灰岩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工业废气和农业毒素的污染,使癌症病人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改善此类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此类病人的心理应激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生存和生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难题。我们将继续开展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丽,罗健,编.肿瘤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6~107.
  [2]袁耿青,编.医学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2.
  [3] 阎荣,丁荣霜,何为,等.1533例肿瘤患者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3,9(10):721~722.
  [4] 邹义壮,张东,唐丽丽,等,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与个性特征应付方式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72~1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120 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同时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粥样硬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术前心理干预,评价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癌症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①将40例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通过对比试验,实验组于介入手术前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将该组患者入院当日的心率(RH)、收缩压(SBP)值和手术开始时的RH、SBP值与对照组比较;②术后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的方法,应用自设调查问卷对这4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癌症患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根据制订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SAI)和血清皮质醇浓度(Cor)。结果:干预组焦虑状态评分(SAI)和血清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063-02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上升成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有文献报道,70岁以上的消化性溃疡死亡率可达12%,因此老年消化性溃疡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2007年至2010年我院胃镜检查出的53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脾脏病变超声图像特征及意义 方法 采用SIEMENS Q-2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仰卧位、右侧卧位,在脾窝区分别进行斜、纵、横方向脾脏二维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物、小、形态、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再行彩色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部和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和血流性质。 结果 脾脏占位性病变中,脾脏良性肿物30例,其中脾囊肿7例,脾脓肿3例,脾血肿10例,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部扁平瘢痕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用50-l00mL容量的扩张器植入瘢痕旁的皮下,注射壶外置,扩张3周-1个月。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修去包膜,将皮瓣用直接推进或旋转方式修复切除瘢痕之创面。创面范围最大5cm×6cm,最小3cm×4cm。结果 临床应用22例,扩张术均成功,瘢痕均全部切除并修复。术后瘢痕不明显19例,遗留线状瘢痕3例,疗效较满意。结论 扩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054-02     颅内压(ICP)指颅腔的脑组织、脑脊液、血液3种内容物使颅腔内保持一定的压力,正常成人颅内压为5.0~13.5mm Hg(1mm Hg=0.133 kPa),持续超过14.2mm Hg即为ICP增高,ICP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使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之一。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降糖宁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0例口服自拟降糖宁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对照组80例口服参芪降糖颗粒,每次3g,每日3次。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分别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为76.25%,2组比较有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均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测定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胸片变化以及脱机率来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胸片改善的情况以及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50例共检出159个血肿,有116个血肿位于基底节及丘脑(占73.3%),99个血肿呈肾形或类圆形(占59.2%),101例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占67.0%),54例血肿破入脑室系统(占35.7%)。结论: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除了直接表现脑内血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范围外,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