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婚姻的困境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hk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已高达116.9,远远超出联合国(United Nations,1955)认定的出生性别比正常值域103~107水平,2001年更创下123.6的新纪录,目前仍徘徊在120左右。中国作为当今世界高出生性别比国家,正面临能否有效治理和迅速降低的严峻挑战。
  
  出生性别比升高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走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高到何种程度,是什么原因使其升高,国内外存在不同的认识。西方一些学者依据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即出生性别比由1982年的108.5,升至1990年的111.3,认为或是由于中国实行了旨在降低生育率为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引发了传统溺弃女婴陋习回潮的结果;或是抱养女婴后不报出生,瞒报和漏报女婴的结果;或是由于胎儿性别鉴定,对女性胎儿实行选择性人工流产的结果。对此,有的中国学者研究指出,女婴出生漏报和性别选择性的人工流产,可以对几乎全部的登记婴儿性别比偏高部分进行解释,不存在溺弃女婴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可能性,认为出生性别比异常部分的1/2~3/4,是女婴漏报或瞒报所致。更有学者认为,1982年、1990年人口普查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报,虽然中国实际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有所升高,但是不大可能超过107,现实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是“真实提高”和“虚假提高”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研究证明中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出生性别比完全处于正常,旧中国严重的溺女婴恶习不仅从根本上得以改观,而且再未重现;自1984年起,出生性别比开始上升,而且上升的势头一直延续至今。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女婴的漏报,而是因为部分家庭或夫妇,为了达到生育男孩目的,利用在中国刚刚出现的B超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的结果。200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利用1998~1999年对全国1990~1999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漏报进行清理的数据,计算出漏报人口的性别比,发现1990年以来全国总体漏报的出生人口中,是男性多于女性而不是女性多于男性,漏报人口的性别比同样偏高,从而彻底纠正了出生性别比升高是女婴漏报、瞒报结果的错误结论。这意味着中国实际的出生性别比要高于登记的出生性别比,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婚姻性别挤压问题
  
  出生性别比年复一年地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带来未来的婚姻性别挤压问题。2004年8月4日《北京青年报》的一则消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中国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处于婚龄的男性人口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这一现象将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一时间,“中国4000万‘光棍’怎么办”?“新娘荒”被多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对此,社会上特别是学界有些人不以为然。他们或认为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不可能产生4000万“光棍”,或提出可以拉大男女结婚年龄差距等办法,以缓解和解决婚姻性别挤压。
  那么情况到底怎样?依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提供的资料,计算出目前0-19岁人口中男性多出女性2377万。即在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新进入结婚年龄人口中男性要多出女性120万左右。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呈累进升高趋势,未来婚姻性别挤压也将呈累进增大趋势,越往后来挤压越严重。有研究做过性质相同的测算,如果出生性别比保持目前120水平不变,2025年20~34岁结婚旺盛期男性与女性人口之差最高可达2449.4万;其后有所减少,2030年以后将稳定在2000万~2200万。如果出生性别比下降到112水平,则可在2015~2025年达到男女之差1492.8万最高峰值;其后差值逐渐缩少,2030年以后可保持在1300万一1380万。这些测算表明,虽然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带来的婚姻性别挤压并没有某些媒体炒作的那么严重,不会产生4000万“光棍”;然而20年后进入结婚年龄人口中男性多出女性2000万以上,则在预料之中。
  2000年北京市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虽然北京市整体夫妻的年龄差距在缩小,但是丈夫年龄在25岁至39岁之间的夫妻年龄差距却较10年前有所扩大,平均年龄差从1.8岁增加到2.1岁,夫妻年龄差超过5岁的占9.6%,比1990年有较大程度的增长。从近几年各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情况看,男女婚龄差距拉大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出生性别比能够较快地趋于正常,这2000多万男性通过拉大结婚年龄差解决男女婚配失衡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当前的问题是:是继续提高男性结婚年龄还是降低女性结婚年龄?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中国妇女初婚年龄在逐步提高,从1991年的22.23岁提高到1999年的23.67岁,比1995年提高近0.78岁,比1990年提高了1.28岁,显然要降低妇女的初婚年龄不太容易;如果提高男性结婚年龄,又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由生理因素决定的实际问题。所以无论继续提高还是继续降低,都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出生率下降发生的出生性别比升高带来的婚姻性别挤压,开始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其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买卖婚姻、拐卖妇女、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曾经绝迹。如今在市场经济和交换价值升值“泛商品观念”作用下,这些丑恶现象又不同程度地死灰复燃。其二,在婚姻市场上,处于供过于求一方的结婚年龄会因此提高,而处于供不应求一方的结婚年龄可能因此而下降,导致早婚、包办婚姻现象的增多,夫妇结婚年龄差扩大,适度的夫妻年龄差对婚姻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夫妻年龄差过大则会加大夫妻间和谐的难度,给婚姻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其三,婚姻挤压会使家庭稳定性下降,导致婚外情、非婚生育和性犯罪等现象增多,缘于这方面的社会刑事案件会随之增加。其四,出现“富裕——贫困地区间的婚姻地区梯度挤压”,在人口流动非常自由和频繁的年代,富裕地区的男性可以从不富裕地区找得女性作妻子,不富裕地区的男性又可以到更贫困地区寻得配偶,最后“婚姻剩余男性”必然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及条件差的男性人口。因此,婚姻挤压不仅仅是产生多少“光棍”的问题,而且这些“光棍”最后往往沉积在边缘贫困地区。
  
  对现状的思考
  
  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追求男孩子的性别偏好,而追求男孩子的性别偏好,又根源于对不同性别孩子成本——效益的价值判断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手工工具为主的农业社会,虽然养育男性孩子的成本要高一些,但是其效益更高,特别是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传宗接代效益、家族发展效益等。同时,目前无论在入学、就业、参政议政、发展机会等方面,男女事实不平等仍然存在,这就铸造了人们追求男性孩子的价值观念和重男轻女的文化——东方特有的一种性别歧视文化。因此,整治高出生性别比的根本点,必须放在改变孩子性别成本——效益的失衡上,有效增大女性的效益,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同时要批判、扬弃性别歧视文化,大力倡导性别平等和相应的现代文化。不言而喻,实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只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推进,要有长期渐变的准备。
  众所周知,1980年9月中央就控制人口增长发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生育政策调整,各地普遍实行了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这一政策规定一直延续至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中,差不多都将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列入相应条款,成为二孩以上多孩生育最主要的群体。事实上,目前农村普遍实行的“生男即止、独女户可再生育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一方面对人们的生育性别取向存在一种误导,以第一个孩子性别决定能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本身,就包含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成分,诱发了新的性别偏好选择。另一方面,客观上为性别选择提供了藏身之所,使偏好男孩的有目的的性别选择,得以在政策规定允许的“合法”外衣下悄然进行。
  [责任编辑]林 京
其他文献
欧洲和西亚人类化石记录上的尼安德特人特征出现在距今大约40万年前,消失在约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是已灭绝的与人类关系最近的近亲,只要DNA技术进步了,实现识别现代人特有的基因变异的目标就离我们更近了。  现在,研究人员鉴定了一块距今3.8万年的尼安德特人骨头,它最初是1980年在克罗地亚的温迪亚洞穴中被发现的,保存得很好,足以从中提取100万个以上的碱基对。将它的DNA与黑猩猩和人的基因组进行对比,
期刊
“衣冠禽兽”本褒义  郭灿金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丈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善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舞,八品绣黄鹂,九品缘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
期刊
“鹦鹉学舌”    哺乳类是高等的脊椎动物,舌头也很发达。哺乳类的舌富于肌肉,随着舌的发音更加复杂化,舌能在口腔内灵活地活动。舌背黏膜上具有一系列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又称味蕾。因此,哺乳类的舌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舔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舌还是动物和人类进行发音和语言交流的重要辅助器官,人类的语音是发音器官各部分协同动作产生的,其中舌体的伸缩运动和舌尖的上下运动、左右摆动
期刊
事实证明,作为自然界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人类的许多创造和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的其它生物。100年前飞机的诞生来自于人类幻想能像鸟类那样翱翔于蓝天的灵感,汽车诞生后,为了改善其外型,提高其性能,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们就曾借助潜水艇潜到加勒比海中,观察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寻找设计灵感。当时风靡一时的福特雷鸟敞篷轿车的设计灵感说不定就是来自某一种深海鲨鱼。随后出现的
期刊
墓志铭: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类动物灭绝时间:1882年在中国境内灭绝    白臀叶猴又叫黄面叶猴、海南叶猴、毛臀叶猴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猴科、白臀叶猴属,因为头骨的差异较大,所以与我国广西等地分布的黑叶猴、白头叶猴等不同属。它的雄兽体形略大于雌兽,体长大约为61-76厘米,尾长约为56-76厘米,体重7-10千克,是体色最绚丽多彩的灵长目动物之一。长长的尾巴为白色,尾巴外围呈三角形的臀盘也是白的,
期刊
和太阳相比,我们的地球小得简直不值一提。整个太阳系99.87%的质量归太阳所有,它是地球质量的33.34万倍,酷暑难捱的灼人热浪,使几十亿人犹如钻进炉膛一般。岂不知,整个地球只获得的了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假如太阳稍不留神多给地球几十亿分之一的热量,就会将数十亿人致于死地。  直到60年前科学家才弄明白为太阳提供能量的究竟是什么。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氢原子聚变后形成的氦。太阳核实际上就
期刊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首个从视觉上能实现“二维隐形”技术的试验装置。科学家认为,这一成果表明真正的视觉隐形装置将很快问世。这个用于原理示范的装置直径不过7.5厘米左右,是由一层层薄玻璃纤维盘起来的环形结构组成,而环片上整齐排满了微小的“C”形铜片。这一装置的理论基础是,用特殊的介质引导光波(或其他电磁波)“绕过”物体,那么光线就似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在观察者看来,物体就似乎变得“不存在”了,
期刊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意思是互相呼应。在科技史中,这种现象俯拾皆是。剅剅    科学创造——“这边唱来那边和”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中国古书《周髀算经》的作者陈子发现了“陈子定理”——“勾股定理”的“妈妈”。似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发现了勾股定理——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1584年,中国明代数学家朱载堉在世界上
期刊
核孔膜是一种高科技产品。由于在其生产中要用到核工业设施,所以,目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能够生产。核孔膜材料采用聚酯或聚碳酸酯,它是一种精密过滤和筛分粒子的理想滤膜。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生物、医学、制药、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微电子工业等等。在商业领域中,核孔膜可用于核径迹防伪技术,这种防伪技术可用于制作证卡、商标、票证等。  核孔膜的关键之处在于,膜上具有核径迹所形成的微米级微孔。
期刊
史料证明,我国最早的商标,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济南有家姓刘的针铺店,以石兔作为商标,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国外最早的商标是公元147;3年出现在英国伦敦街头的张贴印刷商标,比我国刘记针铺商标要晚好几百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法,是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新中国在1983年5月5日开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标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