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条地心隧道去地球那头看海景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45574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864年凡尔纳出版《地心游记》后,人们便想象着有朝一日能进入地下,直达地心。最近,科幻大片《全面回忆》“实现”了凡尔纳的梦想:一条地心“坠道”连接着英国和澳洲,每天都有生活在澳洲的人坐着“地铁”穿越地心,在40分钟内抵达英国。在这条被称为“坠道”的地心隧道里,他们会经历失重、炽热的地核、重力翻转……
  假设地心隧道真的可以建成,那么,在南京挖一条地心隧道,人们就可以轻松到地球另一头的大西洋上观海景了。只是,这一切都只是假设!人们要想进行地心之旅,得拥有宇航员那样的身体素质,还得有能挤开地核的耐高温材料和尖端技术。
  
  挖条地心隧道,难度到底有多大
  地心之旅不仅是普通人的梦想,科学家也怀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想办法把一个柚子大小的探测器送入地心,探测地心情况。根据设想,利用核爆炸或者人造地震,在地壳打出一个深井,然后将数千吨铁水灌入,借助铁水重力挤开地壳,带着探测器深降到地下3 000千米深处的地核边缘……
  不过,打通地心隧道比飞向外太空,比到火星探测还难。人类的深空探测只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再“捅破”地球大气层阻力就行。但是要向地球深处进军,困难要大得多了。
  地球内部环境并不适宜人类生存。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地下100千米的地方,温度可以达到上千摄氏度,地幔和地核的边界处温度约为4 000℃(地下约3 000千米),地心内部是6 000℃的熔浆。要想打通地心隧道,各种装备就得像孙悟空一样,不怕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才行,否则一般的工具还没有到地幔就已经熔化了。目前,人类挖得最深的“井”是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孔”,1.2万米深。但这一钻探行动早已停止,因为这一深度的岩石温度已经非常高,再加上钻探的压力和摩擦力使得岩石熔化,钻好的洞眼很快被熔化的岩浆填满了。
  如果真能从南京打条地心隧道到地球的另外一头,对应的正好是大西洋某个海域。那么南京市民乘坐地心隧道飞行器40分钟左右,就可以漂在大西洋了。相比乘飞机,这真的可以大大节约时间,若乘坐波音747,需要22小时,而且途中特别颠簸,是一次长途旅行。
  话说回来,即使不考虑温度的影响,这条与地球直径一样长(12 700多千米)的地心隧道,它是垂直地面、指向地心的,不像挖地铁隧道,基本都在水平面上作业,它是在“打井”,施工就非常困难;再说挖出的大量土方怎么办?还有网友说,地心隧道越深,四周受到的压力越大,有什么材料能抵抗得住这样高温高压,而不让四周泥土、岩石塌陷呢?
  就算这条地心隧道已经是现成的了,在当前的科技前提下,人能进入地心吗?专家给出了答案:不可能。
  因为仅仅是要在地心高温环境中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就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来制冷,这是目前的材料、技术都无法实现的。
  如果真能地心旅行,我们会看到什么
  如果有朝一日,地心之旅的梦想成真,那么,在进入最初的地下18米时,我们能看到水蝎子、水蛭、盲蜘蛛……这些生物都是依靠洞穴内壁渗透的地下水中的氢硫化物和甲烷来生存。再往后呢,当逐渐接近地心时,我们又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在地下6 000米,将会遇到很多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生存的泥浆温度高达100多摄氏度。
  地下2 880千米,主要由液态铁构成,当地球旋转时,这个金属海洋便流动和旋转,产生了地球的磁场。因此,我们才在罗盘上看到了东、西、南、北的方向指示。它还作为一种保护屏障,能够屏蔽来自太阳的有害辐射。
  当抵达地下4 800千米时,也最终接近了地球内核的边界位置,这是一个固态铁球,这里的压力是大气压的400万倍。
  从地下5 920千米处开始到6 400千米处,就是地心。在这个点上,如果地球质量是均衡的,地心引力为零,因此我们处于失重状态。这里的温度是6 000℃,不过这里的情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球逐渐冷却降温,有朝一日,炽热的地球内部可能凝固,地球变成像月球一样冰冷死寂的星体。科学家们估计这个冷却速度为每10亿年下降100℃左右。
  想象中的地心之旅其实并不美妙
  即便打通了地心隧道,从南京穿越地心隧道到大西洋看风景,也并不容易。因为存在科里奥利效应,你根本不可能垂直、直线地抵达目的地。
  科里奥利效应是一种惯性作用,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在赤道上,地表的线速度以1 670千米/小时向东旋转。这个地表线速度随着纬度升高而下降,到两个极点为零;在向地心方向上,离地心越近,速度越小。如果你从地表跳进一个通向地心的垂直竖井,很快你向东的速度就会超过周围的岩石,在自由下落仅仅几千米之后,你就会撞到深井东面的井壁。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地心隧道的墙壁和飞行器都扛撞,乘员也不会因惯性被撞死,否则一旦碰撞,肯定都会“光荣”了。
  如果是连通南北极的地心隧道,就不会有科里奥利效应。那么人在里面会怎么样呢?假设没有空气阻力,也没有摩擦,专家说,在3 000米之前,你会像自由落体那样,以重力加速度往下掉,这趟地心之旅,你只需要1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半的路程了。到达地心附近的速度最快,那时候你是以2 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往下坠落。穿过地心后,由于受到指向地心的重力的作用,你的速度就会慢慢下降,直到你到达地球的另一端。
  假设你进入地心隧道的初始速度为零,那么到另一端地表时的速度又是零,然后你会再次掉进隧道。如果没有大气阻力,也不和隧道发生碰撞损耗能量,人就会一直在隧道里不停地来回“振动”。如果考虑到大气阻力,人在隧道内“振动”的振幅会逐渐减小,最终停在地心处。
  
  穿越地心隧道要不要穿宇航服
  什么样的身板才能穿越地心隧道?有没有必要穿宇航服?专家说,如果真的有地心隧道,肯定会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飞行器,在飞行器内没有必要穿宇航服。但是要想到地心隧道旅行,还得经过特殊的训练才行。
  我们平时坐飞机,在平稳飞行时,人体感觉不到任何不适。未来地心隧道的飞行器有可能做到这点,但在飞行器启动和停止时,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由于会出现超重现象,对人的血管、心脏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超重过大,会引发血管破裂,或者心动过速,这是因为在飞行器加速下落时,血液会突然涌向上身、头脑,瞬间会造成肺气肿,甚至脑血管破裂。在骤然减速时,血液会突然涌向下身,造成头脑缺血而导致眩晕和昏厥。
  另外,地心飞行器如果像地铁一样有站台,那么在进站和离站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如果不加以处理,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太空中一些直径几米的小行星如果距离地球很近,它就能被地球引力场所捕获。这些小行星仅有一小部分会瓦解并撞向地球,绝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比月球还要远,绕过地球之后便悄无声息地滑入深空。然而,当它们的轨道距离接近地球时,便会成为地球的“迷你月亮”。这些“迷你月亮”不但有我们需要的资源,而且还能揭示太阳系演化的历史。  星球之战  一颗行星捕获一颗小型天体并不足为奇,木星就是这方面的大师。木星的质量大约是地
2013年来啦,我们将迎来又一个蛇年。这个生肖可相当不一般,它不仅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长腿的动物,而且也是里面少数野生动物之一,更是唯一的现生爬行动物。这样一个不入流的家伙能在十二生肖里面坐稳位子,没有两手绝活是不行的,这些本领不仅让蛇在自然界混得风生水起,还能给科学家提供发明创造的灵感。就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究竟从蛇身上学到了什么吧。      乱草蛇影  当今的地球大陆是哺乳动物在主宰,爬行动物
已经76岁的李树楠老爷爷,是云南腾冲中药厂的科研人员,他发明的中药康复新,每年创造了2亿元的产值。奇迹缘自小小的蟑螂,李爷爷为此同蟑螂打了一辈子交道。蟑螂新药是对科技创新的回报,也是科学实验出真知的最好注脚。    老婆婆的神秘草药  1958年“右派”李树楠从医大药理学专业毕业,在大理当搬运工。他寄住在一位靠卖水度日的白族老人家里。有一次,老人挑水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没有及时看医生,延误了治病,得
期刊
期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先天不足或者是弱小的动物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在残酷的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动物世界中,不断进化,改变生活习性,扬长避短,练就了一套高超的绝技,最终使得物种得以生存和延续。  100℃的高温  投弹手甲虫看起来娇小可爱,没有多大威胁性,但是当感到危险时,它喷出的几乎就是100℃的开水,每次喷射时可释放70次。这滚烫的刺激性液体会在瞬间干扰敌手,从而为投弹手甲虫挣得宝贵的逃逸时间
脉动的“中国心”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始终是制约中国航空装备研制的瓶颈环节,越来越多的国人对发动机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多数人只是质疑甚至指责,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中国的飞船都能遨游太空,为何航空发动机迟迟不能过关?这是一种广为流传的论调。笔者不想过多解释航空发动机与航天技术在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方面的区别,但有一个实例也许可以说明问题,那就是在今天的世界上,能够制造核武器的有近20个国家
春节的喜庆仍意犹未尽.各IT厂商又悄悄锦上添花.推出的时尚精品层出不穷.我们为你精选了这个春天全球最Hot的流行商品.让你能零足巨离接触这些未来的发烧精品。这些商品大多
期刊
有什么事情比经历沉船后独自在茫茫大海上漂流更糟糕的呢?那就是,你所在的救生艇上还有一只斑斓猛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和老虎同在一条小船上漂流整整227天,这虽然是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情节,但在动物学家眼中,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不信就往下看看吧。  摆脱危机的七个方案  故事中的那条小小的救生艇,来自破旧的日本货轮“齐姆楚姆”号。在穿越太平洋时,“齐姆楚姆”号沉没了,只有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