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川省西部藏族聚居区是一个具有独特形态聚落的区域,拥有着典型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德格县作为藏族文化中心,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当地的建筑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德格县为例,对川西高原藏区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以及当地的名族文化保护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藏族传统聚落;德格县;空间结构方式;保护与发展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疆土辽阔,有着极大价值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聚居村落有着悠久历史,需要保护的传统村落大约有5000个。随着社会环境破坏、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出现,我们所面临的功能变化、产生老化等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从民族文化保护方向对川西高原藏区传统乡村聚落进行研究,以德格县的藏族传统聚落为例,分析当地的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要素特征,探索藏族乡村聚落最本质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方式,为以后的工作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阐述
(一)川西藏区
川西藏区指的是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区的藏民族聚居地域。四川省藏区民族文化浓厚,自然风光优美,生态条件优越。藏族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主要由安多和康巴两个民系构成。这一地区包括四川省西部和西北地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彝族自治州大部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四川境内藏族聚居的集中区域,是四川省境内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同时也是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区。
(二)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时间较早,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及经济和社会价值,并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在传统村落内部,其空间结构应该有相对完整的传统建筑风貌,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彰显了地区文化特色,折射了地区民俗风情以及地区生活方式,其空间形态蕴含了本土地域文化基因。
二、德格县藏族传统聚落总体特征
(一)德格县概况
德格县地处金沙江、雅碧江上游,坐落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相接,西与西藏江达县隔江相望,北与石渠接壤。德格县交通结构简单,境内交通主要是依靠国道和省道,川藏公路跨境全长达182km,横贯全区,联系着青藏高原与内地。
(二)德格县传统聚落的特征
德格地区独特的悠久历史、宗教背景、传统文化、自然环境,使该地区城镇、聚落之间具有差异比较,并且影响着聚落的发展过程和形成,部分地区由聚落演变成了城镇,改变了其聚落内部空间的结构方式,但有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聚落的形态。我们由司根龙、巴冷龙、尼根德这3个传统聚落为例来分析藏族民居的布局特点。
1、司根龙
主要为普通藏区居民的居住地,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建筑形态呈现片状发展,占地面积少且空间结构紧密。建筑因为集中而带来使用的便利,聚落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向心性,内聚力强,距离中心区域较近的建筑综合价值越高,而远离中心地带,价值逐渐降低。
2、巴冷龙、尼根德
位于欧曲河以北,地势低处和地势高处分别为普通藏民和僧人居住。建筑布局较为整齐,并且沿着等高线修建,紧靠土司官寨遗址,集中布置且呈“之”字形盘升而建。很多村落的主要道路相互交叉,呈“十”字、“T”字或“人”字形,以此衍生出众多的巷道和住宅,形成丰富多变的村落平面布局,我们可称之为“复线型聚落”。
三、藏族传统聚落的空间要素
凯文·林奇认为:人并不是直接对物质环境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对空间环境产生的意象而采取行动的。以城市意象五要素来分析藏族传统聚落空间有助于发现聚落空间的本质。
(一)路径
聚落中的道路是被建筑“挤”出来的,藏族传统聚落中的路径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道路,另一种则是人们修功德、祈祷所需要的道路。
(二)边界
边界是指聚落中除道路外的那些视觉明确,形式连续且不可穿越的线性成分,它是一种界定领域的特殊界面。其边界可以是聚落中的入口、沟渠、山麓、森林等,自然形成的聚落边沿,具有领域界定作用的事物。
(三)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中的感觉。公共区域和居住区域就是传统聚落里面最基本的空间划分场所。寺庙、河流、广场等这些为公共区域,居住区域就是具有不同特征的功能单元。
(四)节点
藏族传统聚落中的节点是聚落人群往来行程中集中的焦点,是宗教祭祀場所,是道路的交叉点或者汇集点。德格的德格印经院前广场和汤加经堂的入口广场:一个是其藏族传统聚落的重要聚集场地;另一个呈三角分布,在重大节日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五)标志
标志是观察者在聚落区域中的重要参考点,是构成聚落意象要素中的最突出者。对于藏族传统聚落来说,它多为宗教聚落,所以地标多和宗教有关。
四、德格县藏族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及保护发展
(一)空间结构形成方式
藏区传统聚落主要是以"点——轴一一集聚区",相似中心、方向、领域的聚落空间结构方式,进行空间组织,形成群体空间的变化。
1、点——形成聚落生长点
“点”构建空间的核心,呈放射状的方式向外拓展。传统聚落多采取以一山、一池、一房、一树为中心的向心布局模式,塑造凝聚,均衡、祥和的环境气氛。
2、线——构建聚落发展轴
发展轴往往与主路相依相存,以大街小巷来控制聚落空间的生长骨架,以道路延伸来决定其生长方向。各个空间规模不断地扩大,汇集更多的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
3、群——汇集聚落集聚区
传统聚落中通常以具有界面意义的空间要素以及不同功能行为的要素来汇集成群。居住群在传统聚落中是最基础的部分。核心群是传统聚落未来发展核心聚集区。
(二)藏族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对于藏族传统聚落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必须要注重其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以及人性化。聚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所以应落实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多在满足人的需求上勤加思考。
川西藏区高原传统聚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空间结构以及布局上依山傍水,衔接灵活。很好地把建筑与宗教文化信仰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德格县藏族传统民居聚落将宗教信仰、功能需求和装饰技术集中体现于建筑之中,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建筑魅力,是四川藏区众多藏族传统民居聚落中较有代表的一类,值得人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童静. 四川高海拔地区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 伏小兰. 川西藏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 杨炎为,陈颖,田凯.四川藏区城镇民居初探——以德格县更庆镇藏族传统民居为例[J].住区,2013(01):106-110..
[4] 李梦甜,旦增尼玛,项青,王丹,次仁,阚瑷珂.川藏茶马古道藏族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研究[J].西藏科技,2019(09):68-71.
[5] 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 (美)凯文·林奇著, 2001.
作者简介:
陈晨(1997-),女,汉族,四川省达州人,研究生在读,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土木水利(建筑学方向)
关键词:藏族传统聚落;德格县;空间结构方式;保护与发展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疆土辽阔,有着极大价值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聚居村落有着悠久历史,需要保护的传统村落大约有5000个。随着社会环境破坏、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出现,我们所面临的功能变化、产生老化等现象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从民族文化保护方向对川西高原藏区传统乡村聚落进行研究,以德格县的藏族传统聚落为例,分析当地的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要素特征,探索藏族乡村聚落最本质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方式,为以后的工作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一、概念阐述
(一)川西藏区
川西藏区指的是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区的藏民族聚居地域。四川省藏区民族文化浓厚,自然风光优美,生态条件优越。藏族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主要由安多和康巴两个民系构成。这一地区包括四川省西部和西北地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彝族自治州大部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四川境内藏族聚居的集中区域,是四川省境内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同时也是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区。
(二)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时间较早,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及经济和社会价值,并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在传统村落内部,其空间结构应该有相对完整的传统建筑风貌,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彰显了地区文化特色,折射了地区民俗风情以及地区生活方式,其空间形态蕴含了本土地域文化基因。
二、德格县藏族传统聚落总体特征
(一)德格县概况
德格县地处金沙江、雅碧江上游,坐落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相接,西与西藏江达县隔江相望,北与石渠接壤。德格县交通结构简单,境内交通主要是依靠国道和省道,川藏公路跨境全长达182km,横贯全区,联系着青藏高原与内地。
(二)德格县传统聚落的特征
德格地区独特的悠久历史、宗教背景、传统文化、自然环境,使该地区城镇、聚落之间具有差异比较,并且影响着聚落的发展过程和形成,部分地区由聚落演变成了城镇,改变了其聚落内部空间的结构方式,但有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聚落的形态。我们由司根龙、巴冷龙、尼根德这3个传统聚落为例来分析藏族民居的布局特点。
1、司根龙
主要为普通藏区居民的居住地,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建筑形态呈现片状发展,占地面积少且空间结构紧密。建筑因为集中而带来使用的便利,聚落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向心性,内聚力强,距离中心区域较近的建筑综合价值越高,而远离中心地带,价值逐渐降低。
2、巴冷龙、尼根德
位于欧曲河以北,地势低处和地势高处分别为普通藏民和僧人居住。建筑布局较为整齐,并且沿着等高线修建,紧靠土司官寨遗址,集中布置且呈“之”字形盘升而建。很多村落的主要道路相互交叉,呈“十”字、“T”字或“人”字形,以此衍生出众多的巷道和住宅,形成丰富多变的村落平面布局,我们可称之为“复线型聚落”。
三、藏族传统聚落的空间要素
凯文·林奇认为:人并不是直接对物质环境作出反应,而是根据他对空间环境产生的意象而采取行动的。以城市意象五要素来分析藏族传统聚落空间有助于发现聚落空间的本质。
(一)路径
聚落中的道路是被建筑“挤”出来的,藏族传统聚落中的路径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道路,另一种则是人们修功德、祈祷所需要的道路。
(二)边界
边界是指聚落中除道路外的那些视觉明确,形式连续且不可穿越的线性成分,它是一种界定领域的特殊界面。其边界可以是聚落中的入口、沟渠、山麓、森林等,自然形成的聚落边沿,具有领域界定作用的事物。
(三)区域
区域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中的感觉。公共区域和居住区域就是传统聚落里面最基本的空间划分场所。寺庙、河流、广场等这些为公共区域,居住区域就是具有不同特征的功能单元。
(四)节点
藏族传统聚落中的节点是聚落人群往来行程中集中的焦点,是宗教祭祀場所,是道路的交叉点或者汇集点。德格的德格印经院前广场和汤加经堂的入口广场:一个是其藏族传统聚落的重要聚集场地;另一个呈三角分布,在重大节日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五)标志
标志是观察者在聚落区域中的重要参考点,是构成聚落意象要素中的最突出者。对于藏族传统聚落来说,它多为宗教聚落,所以地标多和宗教有关。
四、德格县藏族传统聚落的空间结构及保护发展
(一)空间结构形成方式
藏区传统聚落主要是以"点——轴一一集聚区",相似中心、方向、领域的聚落空间结构方式,进行空间组织,形成群体空间的变化。
1、点——形成聚落生长点
“点”构建空间的核心,呈放射状的方式向外拓展。传统聚落多采取以一山、一池、一房、一树为中心的向心布局模式,塑造凝聚,均衡、祥和的环境气氛。
2、线——构建聚落发展轴
发展轴往往与主路相依相存,以大街小巷来控制聚落空间的生长骨架,以道路延伸来决定其生长方向。各个空间规模不断地扩大,汇集更多的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
3、群——汇集聚落集聚区
传统聚落中通常以具有界面意义的空间要素以及不同功能行为的要素来汇集成群。居住群在传统聚落中是最基础的部分。核心群是传统聚落未来发展核心聚集区。
(二)藏族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对于藏族传统聚落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必须要注重其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以及人性化。聚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所以应落实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多在满足人的需求上勤加思考。
川西藏区高原传统聚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空间结构以及布局上依山傍水,衔接灵活。很好地把建筑与宗教文化信仰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德格县藏族传统民居聚落将宗教信仰、功能需求和装饰技术集中体现于建筑之中,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建筑魅力,是四川藏区众多藏族传统民居聚落中较有代表的一类,值得人们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童静. 四川高海拔地区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2] 伏小兰. 川西藏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 杨炎为,陈颖,田凯.四川藏区城镇民居初探——以德格县更庆镇藏族传统民居为例[J].住区,2013(01):106-110..
[4] 李梦甜,旦增尼玛,项青,王丹,次仁,阚瑷珂.川藏茶马古道藏族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研究[J].西藏科技,2019(09):68-71.
[5] 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 (美)凯文·林奇著, 2001.
作者简介:
陈晨(1997-),女,汉族,四川省达州人,研究生在读,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土木水利(建筑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