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针灸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的疗效,优化周围性面瘫的温针灸治疗方案。方法将入选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温针灸Ⅰ组、温针灸Ⅱ组与普通针刺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温针灸3壮、温针灸5壮与单纯针刺治疗。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FDI评分量表测定,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比较耳周疼痛缓解程度,并记录耳周疼痛消失天数。结果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5.0%,温针灸Ⅰ组为95.0%,温针灸Ⅱ组达100%,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Ⅰ组、温针灸Ⅱ组分别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针灸Ⅱ组与温针灸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与普通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均取得较好疗效,均能有效缓解耳部疼痛;温针灸疗效与普通针刺相比较更显著;温针灸疗效与灸量具有相关性,温针灸5壮与3壮相比疗效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减轻中青年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20~50岁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采用物理治疗合并徒手核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
目的复方樟柳碱皮下注射作用。方法采用复方樟柳碱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日,每次2ml(1支)。14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注射2~4个疗程。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神经病变及缺血性眼
纪录片是文化传播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同时也是会讲故事的纪录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其原因正是在于
本文通过了解临海市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得出结论:临海市儿科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抗生素种类单一,缺乏科学依据,抗生素的使用规范有
介绍运用泻白散治疗小儿肺炎的体会,认为小儿肺炎以伏火郁热为本,痰饮为标,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胃、大肠等,而致肺中伏热,痰湿困脾,胃腑热盛,大肠失调,故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在清泻肺中
为推动新形势下政务公开的理论研究工作,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和中国纪检监察报社联合组织了“全国政务公开”征文活动。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撰写的《努力深化政务公开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