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传奇不奇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家在中国大陆享有“谍战小说之父”之名,在华语世界也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如《解密》《风声》《暗算》等描写抗日战争、内战时期的谍报工作,波谲云诡,极尽曲折复杂之能事,在当代文学里独树一帜。也因此,麦家小说不仅被大量改编为影视作品,也早有多种翻译版本问世。
  以麦家受欢迎的程度,很可以如法炮制,以擅长的风格题材延续市场效应,但在顶峰之际,他却突然收手,蛰伏8年之后方才推出《人生海海》。从书名看来,新作已然透露出不同方向。麦家以往作品着眼一项机密讯息的传递破译,一桩间谍游戏的此消彼长,新作则放大视野,观照更广阔其实也更复杂的生命百态。麦家拒绝在舒适圈内重复自己,勇于寻求创新可能,当然有其风险,未来的动向如何,值得注意。
  《人生海海》的书名对台湾、闽南地区的读者而言应该觉得亲切。“人生海海”这句俗语泛指生命颠簸起伏,一切好了的感触,有种世事不过如斯的沧桑,也有种千帆过尽的释然。麦家使用这一词语,显然心有戚戚焉。小说背景从民国写到新世纪,道尽大历史的风云变化,也融人了他个人的生命经验。故事发生在浙东富阳山区,正是他的所来之处。
  小说围绕一个绰号为“上校”的人物展开。上校生于浙东山村,因缘际会,以木匠身份入伍,自学成为军医,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出入这些历史场景,上校有了匪夷所思的冒险。他是出生入死的军中大夫,也是风流无度的好色之徒;他曾当过和尚,更曾卷人谍报工作,周旋于国民党、共产党、日寇、汉奸之间。上校孑然一身,却身份多变——他另一个外号竟是“太监”。而一切风风雨雨皆指向其下腹的刺字。那刺字写些什么?如何发生?何以成为人人希望一窥究竟的谜团?谜样的上校或太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到巨大冲击。
  熟悉麦家的读者,可以看出《人生海海》与此前作品的关联。他写战时情报人员诡秘的行径、惊悚的冒险,可谓得心应手。但在新作中,麦家的野心不止于叙述一个传奇人物而已,他同时着眼于发掘这一人物的前世与今生。于是,上校的传奇经历与他回到乡村后村中的四时变化、人事遭遇,烘托出一段又一段的时代即景。这些描写时以抒情韵味投射出麦家的个人乡愁,却也更加凸显出一个南方乡村的种种阴暗与闭塞。外面世界的天翻地覆与其说带来乡村的改变,不如说反照了改变的艰难。所有的矛盾在“文革”期间爆发,首当其冲的正是像上校这样历经大风大浪,出走而又回返的人物。
  这使全书的视景陡然放宽。麦家所关心的不仅是上校个人的遭遇,更是他与老少村民在阅历和价值观念上的巨大差距,而双方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烈的。麦家善于讲故事,以往谍报小说里的布置——有如《风声》的蜚短流长、《暗算》的背叛与被背叛、《解密》的懸而不解——仍然不缺,但此次尔虞我诈的战场则融入日常生活中。当大是大非的教条转化为琐碎的家常伦理,当堂而皇之的革命遭遇卑劣的人性时,一切都变得如此粘滞暖昧,犹如鲁迅所谓的“无物之阵”。
  小说的叙事者是个少年,他的天真与苦闷恰恰与上校的神秘与世故形成对比。事实上,这位少年的成长和回顾才是小说的真正主轴。透过少年好奇的眼光,上校的一生逐渐浮出地表。就此,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上校在“文革”前后的身世背景和遭遇;第二部分则借不同角色之口,倒叙上校早年的传奇经历;第三部分跳接到当代,昔日的少年漂泊到西班牙,如今步入老境,回返故乡,因为寻访上校而发现更惊人的秘密。
  细心的读者不难理解麦家如何利用叙事方法,由故事引发故事,形成众声喧哗的结构。居于故事中心的上校始终没有太多自我交待——他在“文革”中受尽迫害,最后其实是疯了;反而是周遭人物的臆测、捏造、回忆、控诉或忏悔层层叠叠,提醒我们真相的虚实难分。然而《人生海海》不是虚应故事的后设小说。麦家显然想指出,写了这么多年的谍战小说,他终于理解最难破译的密码不是别的,就是生活本身。
  上校与少年来自同一乡村,分属两代,命运极其不同,人生却有出人意表的纠葛。麦家写作一向精准细密,对这两个人物的关系处理可见一斑。他们都是孤独者,各自被“抛掷”到世界里甚至世界外,由此展开生命之旅:上校投人战争与革命,历经冒险与沉沦;少年偷渡前往马德里,遭受无限的异国艰辛。比起来,上校的故事有谍报、有女色,还有纵欲、杀伐、情爱和背叛;而少年的故事则是一个海外游子从无到有、不断积累财富的创业寓言。但少年离乡背井的原因又和他的家族与上校的恩怨息息相关。上校神秘的英雄气质让少年着迷不已,相形之下,少年在海外那些涕泪飘零的经验反而是小巫见大巫了。多年后,老“少年”还乡,还是不忘故人;他必须挖掘上校最不可告人的秘密,以此完成上校的故事,以及自己(迟来的)成长仪式。在最奇特的意义上,他们成为不自觉的师徒。
  《人生海海》前两部分固然可观,但真正让读者眼前一亮的是第三部分。这一部里,麦家的叙事速度突然加速,将少年与上校双线情节合而为一,同时,与上校背景一样神秘的上校妻子林阿姨登场。这位女性是全书的关键人物,麦家笔下的她极其动人。经由她娓娓道来,上校的过去——他的风流往事、政治立场、婚姻关系,还有下腹的刺青……一一厘清——至此真相似乎大白。但上校本人早已智力退化如儿童,无从询问了。故事急转直下,听完上校一生之谜最后的“解密”,老去的少年(还有麦家自己,以及理想的读者)不得不喟然而退。
  《人生海海》着力处理许多深沉的话题,善与恶、诱惑与背叛、屈辱与报复、罪与罚,此消彼长,载沉载浮。都说爱和时间能够带来宽宥和解,麦家也的确以此为小说添加了正面色彩。但俱分进化,无有始终。爱或时间果然能证明或抹消生命的纠结吗?小说的叙述者何其有缘,认识了一位传奇人物,但在讲完/听完上校的故事后,就像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古舟子咏》(The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里的那个年轻人一样,变得成熟了,却再也走不出忧郁。我想到沈从文《三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中的一段话:“我老不安定,因为我常常要记起那些过去事情。一个人有一个人命运,我知道。有些过去的事情永远咬着我的心,我说出来时,你们却以为是个故事。没有人能够了解一个人生活里被这种上百个故事压住时,他用的是如何一种心情过日子。”
  麦家作品一向以传奇取胜,《人生海海》高潮迭起,依然能满足读者期望。但我认为这部小说真正的意图是以传奇始,以不奇终。“传奇不奇”语出沈从文另一名篇之标题。所谓“不奇”,不在于故事吸引力的有无,而在于作家或叙事者从可惊可叹的情节人物里,体悟出生命不得不如此的必然及惘然。这是人生的奥秘,还是常识?
  《人生海海》的基调是幽暗的,小说的终局甚至鬼气弥漫。而我以为这才是麦家作品从过去到现在的底色。他的谍报小说之所以如此动人心魄,因为写出常人常情常理所不能、也不敢碰触的秘密——绝对威胁也是绝对诱惑。他的人物在爱国或叛国的表面下,散发出一种颓废耽溺的气质,甚至忘我。上校的故事何尝不也如此?《人生海海》试图将这样的感受扩大,作为回看故乡甚至历史的方法。危机是真实的,冒险是奇异的,真相是虚无的。如何将传奇写成不奇,这是很大的挑战。据说这是麦家策划写故乡的首部,他将如何讲述未来的故事,令我们无限好奇。
  【作者简介】王德威,博士,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李桂玲)
其他文献
一  提及金仁顺,我们马上想到的或许就是“70后”女作家这样的文学史标签。“70后”是标记代际属性,女作家凸显的是性别意识。尽管这两个标签是金仁顺身上最为显著的文学史标志。但是随着“80后”、“90后”作家的涌现,“70后”集体出场时的代际轰动效应已然弱化了许多,或许当初这个标签也只是一群作家在文学批评或文学史中的出场方式而已,并不能真正代表那些作家的总体性特征。而由性别带来的身份意识,在随后的写
期刊
一、晚育的中国儿童文学与文本表达的国家叙事特征     自唐代变文至明清话本小说,白话文学从简约的佛教故事到明清之际高度自觉的民间生活经验表达,其间随着中国文官制度和文言语体的兴衰,直至五四白话文运动,现代白话文学才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和教育观念的普及而开始日渐成为最为重要的语体表达方式。1922年郑振铎创办《儿童世界》,《儿童世界》由郑振铎主编,商务印书馆于1922年在上海创办,是中国现代第一个白话
期刊
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的创作表现出多样化的新态势,她们在描写日常生活的表象之下,更注重对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传达,其文本中的“自我”镜像,折射出这一代女性心理与情感的波动状态。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可以看到“70后”女作家主体诉求的新向度,她们风格各异的创作丰富了女性文学的探索经验,并以此奠定了文学史价值。      一、代际视阈下“70后”女作家的创作态势     “70后
期刊
引言  莫言的长篇小说《十三步》,发表于1988年《文学四季》秋之卷,198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90年台湾洪范书店也出版单行本。2001年,九天汉思公司与文化艺术出版社合作出版《走向诺贝尔: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莫言卷》,莫言把《十三步》改名为《笼中叙事》,与《欢乐》《冰雪美人》一起收入其中。《十三步》的命运相当寂寞。它没有像“红萝卜”“红高粱”那样大红大紫,也没有像《红蝗》《欢乐》
期刊
在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加拿大华裔学者、阿尔伯达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东亚系教授梁丽芳(Laifong Leung)的成绩和意义非常重要。梁丽芳生于广东著名的侨乡台山县,先后生活于香港和加拿大。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然后师从叶嘉莹教授读中国文学研究专业,1976年以英文论文《柳永及其词之研究》获硕士学位,旋即被正在兴起的中国新时期文学所吸引,在卑诗大
期刊
历史是一条河。孔子曾慨叹:逝者如斯夫。夏坚勇的长篇历史散文《庆历四年秋》原载《钟山》2018年第3期,单行本由译林出版社2019年出版。开篇是从历史上那条极负盛名的河——汴河写起。对夏坚勇来说只是作为引子的汴河,让我有了一口气读下去的冲动。这条历史之河,在宋朝,叫汴河,在隋唐,叫通济渠,实为那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的重要一段。大运河以洛、汴为中心的架构本身極大地促进中原地区的高度繁荣。历史的变化和转折
期刊
从4G到5G,我们已进入读屏时代。“一屏万卷”,是电子阅读打开的大千世界;而读《王干文集》所呈现的“文学屏”,大概可与此类比,它仿佛打开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40余年的文学史。这是一个人的文学史,也是40余年文学史在一个人笔下的镜像。奇妙的是,王干作为一位资深编辑、著名文学评论家,同时用随笔、散文、小说等描述性的“南方文体”,创造了一扇折叠屏风。这幅长卷里,有南京、北京的两都风物,有围棋、足球、
期刊
中国乡土小说自肇始至今,一直存在“在乡叙事”与“进城叙事”两个传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力量的助推下,中国开始了一场“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管理世界》2018 年第 10 期。的“山乡巨变”,基于此,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现象为当代乡土文学提供了丰饶的写作资源,这让原先居于“亚主流”徐德明:《“乡下人进城”
期刊
文学是对存在的命名。文学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拥有对世界的命名能力。因为有作家的存在,一切被隐匿的事物都有被命名的可能性。来自湖北的东莞作家塞壬,用她的散文为一个又一个匿名者重新命名,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匿名生活进行独具个性的言说与揭示,将“下落不明的生活”提升到有称谓的状态,补充和丰富着当代汉语写作的精神谱系。这个本名叫黄红艳的女子,这个“城市中隐匿的写手”,2004年开始散文写作,《人民文学》已经十
期刊
尽管作为个体意义的作家在经验表达时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同一时代的作家总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验固然是基于客观史实的,然而,具体到作家的创作中时,这些经验又重新被“经验”,成为作家们的当代经验。作家的创作往往是对其时代经验的集体性同构与个性化表达,这是一个动态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作现象。“70后”作家從被命名至今,创作日渐丰厚,已经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综观“7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