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与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把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相吻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学习更为有效。但在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却出现了一些低效、无效的现象。如:创设的情境虽有新鲜感、形式多样但脱离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无教学价值;创设的情境虽与教学有关但不是过于简单,就是太过复杂,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均不利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中过多夸张的多媒体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了情境却长时间出不来,演示过程的眼花缭乱,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忽视了数学的本质;情境中过多的时髦的活动,热闹非凡,并且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使数学课失去了数学味。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没有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有效,相反却让学生掉进情境的“陷阱”,致使学习更加低效甚至无效。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才能促进有效教学呢?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只有牢牢把握情境是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服务这一原则,在充分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包含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情趣倾向,是否用时少而效果佳等方面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创设情境,促进有效教学。
一、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
了知识点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教学的情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利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时,可以将著名的高斯求和的故事讲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简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讲授循环小数时,可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中让学生感知“重复出现”、“无限”的概念,进而感知无限循环的概念,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如教师把生活中的一次真实对话设计在了《小数除法》一课的开始。一位顾客问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老板答:“3斤8元。”顾客说:“太贵,1斤3元卖不卖?”老板答:“不卖。”故事讲完后,同学们沉默了一会,笑声越来越多。当问起原因时,学生答:“1斤3元要比3斤8元贵,他俩都太傻了。”当问起是怎样知道的时,有学生答:“用8÷3,可以把8元看做80角,然后用80÷3”。这样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讲出小数除法的方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整个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让学生体会到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开展活动,动手操作,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情境时,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联系,让数学活动与整节课的发展密切相关,使活动具有“数学味”,切忌“什么都有,没有数学”。如在教学《认图形》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操作活动:教师给每个同学发了红、黄、蓝、绿(绿的最长)4根长短不同的小棒,要求学生从中任意挑选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当学生汇报都选择了红黄蓝三根小棒时,教师顺势问为何不选绿色小棒时,学生回答绿色小棒太长了。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有了思维的参与,学生要经历观察、比较、尝试才能完成任务。活动无疑铺垫了这样一个事实: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这仅是“暗示”而已,教学没有跨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没有拔苗助长,但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现空间。
四、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创设情境,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串联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情境串,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串中体验到数学别样的魅力,兴致高昂的不断探索新知,但一定要切记情境是为内容服务的,切不可喧宾夺主。
五、设置悬念或矛盾来创设教学情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点。为此教师应借助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分数化成小数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说一个分数,教师很快说出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疑问、好奇。又如教师在教授数的特征时,可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数,越大越好,教师能很快判断出能否被2、5、3整除来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
总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教师只有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注重情境的有效性,才能将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让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而留恋往返,乐此不疲。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只有牢牢把握情境是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服务这一原则,在充分考虑创设的情境是否包含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情趣倾向,是否用时少而效果佳等方面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创设情境,促进有效教学。
一、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
了知识点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教学的情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利用加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时,可以将著名的高斯求和的故事讲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简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讲授循环小数时,可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中让学生感知“重复出现”、“无限”的概念,进而感知无限循环的概念,加深对循环小数的理解。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如教师把生活中的一次真实对话设计在了《小数除法》一课的开始。一位顾客问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老板答:“3斤8元。”顾客说:“太贵,1斤3元卖不卖?”老板答:“不卖。”故事讲完后,同学们沉默了一会,笑声越来越多。当问起原因时,学生答:“1斤3元要比3斤8元贵,他俩都太傻了。”当问起是怎样知道的时,有学生答:“用8÷3,可以把8元看做80角,然后用80÷3”。这样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讲出小数除法的方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整个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让学生体会到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开展活动,动手操作,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情境时,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联系,让数学活动与整节课的发展密切相关,使活动具有“数学味”,切忌“什么都有,没有数学”。如在教学《认图形》时,教师可设计如下操作活动:教师给每个同学发了红、黄、蓝、绿(绿的最长)4根长短不同的小棒,要求学生从中任意挑选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当学生汇报都选择了红黄蓝三根小棒时,教师顺势问为何不选绿色小棒时,学生回答绿色小棒太长了。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有了思维的参与,学生要经历观察、比较、尝试才能完成任务。活动无疑铺垫了这样一个事实: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这仅是“暗示”而已,教学没有跨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没有拔苗助长,但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现空间。
四、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创设情境,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串联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情境串,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串中体验到数学别样的魅力,兴致高昂的不断探索新知,但一定要切记情境是为内容服务的,切不可喧宾夺主。
五、设置悬念或矛盾来创设教学情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点。为此教师应借助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教师在教授分数化成小数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说一个分数,教师很快说出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疑问、好奇。又如教师在教授数的特征时,可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数,越大越好,教师能很快判断出能否被2、5、3整除来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
总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教师只有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注重情境的有效性,才能将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让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而留恋往返,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