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我们面前微笑的这位画家,获得过许许多多知名绘本大奖。就在今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插画年展上,他的绘本《老糖夫妇去旅行》获得展出,他因而成为中国首批登上博洛尼亚插画年展舞台的五位艺术家之一。然而,在众多荣誉的光耀中,这位名副其实的国际绘本大师却十分谦和,一再告诉我们,自己只是一个“画小画的人”。
他说,自己喜欢不断创新,变换风格,在每一部新作品中都加入新鲜的元素;他说,常在自己的工作室“绘本营”中不眠不休地创作,却也喜欢背上好几台相机,到世界各地去“寻找画面”,用丰富的细节让他的图画书作品生动而且优美,令人爱不释手,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
童年:忆江南,那美好的时光从未离去
朱成梁并非出身艺术世家,但他自幼就极爱看人画画,自己也喜欢到处涂鸦。那时画纸贵重,父亲就给他买了块小黑板,他在上面画了擦,擦了再画。这就是他可贵的艺术启蒙了吧。上小学一年级时,一家人搬到了苏州。对一个七岁的孩子而言,他眼中的水乡并不很美,但终究觉得苏州更为有趣一些。在上海,满眼都是高楼,就连马路上也看不到几棵树。而刚搬进苏州新居,房子的后门尚未打开,朱成梁就透过厨房的一扇窗,看到后面小院里有一棵桃树,花儿怒放,灿如云霞,让他无比惊喜。这个小院里,后来又栽种了许多植物,勃发着生机,成为他的乐园。正逢春天,在他读书的那所小学校里,玉兰花盛开着,绿树成荫,令他十分着迷。更妙的是,学校旁边居然还有一个百草丰茂的公园,可以和伙伴们奔跑嬉闹。那些小桥流水、花草树木,从此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让童年一直在他的记忆中鲜活、亮丽。
不久,上三年级的小学生朱成梁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当时,他被选入苏州“少年之家”,获得了宝贵的学画画的机会。一次,“少年之家”组织了一场儿童绘画比赛,他画的是一位扫马路的清洁工。那幅画作获奖后,发表在当时的《新苏州报》上。于是,朱成梁拿到了一元钱稿费。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一元钱可了不得呢,“当一天的伙食费绰绰有余”,朱成梁笑着说。他受到了鼓励,对绘画更加痴迷,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小时候的趣事,他能说出一箩筐。遥远年代的记忆,仿佛不曾褪色,不曾远去。他说,那时,家的北面是火车站,南面是轮船码头。一放学,他就在南北两头来回奔跑,开心不已,这是那时的他最爱的游戏。冬天刮起北风的时候,坐在家里就能听到火车的鸣叫,静夜中还能听见火车轮子摩擦铁轨的声音。夏天刮起南风的时候,听得见轮船的引擎声和汽笛声。走出家门,穿过两条巷子,是一条河,河水清澈,妈妈们、奶奶们就在河边挥舞棒槌捣衣洗衣。所有这些声音,他说,都是“乡愁”的声音,“乡愁是能通过声音和气味表达出来的,对我来说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他喜欢在火车站看火车开动、驶离,让他油然而生一种去往远方的感觉。从此,他就爱上了画火车。图画书《火焰》中,就可以找到他画的火车头呢。上了中学以后,有一位南师大毕业的专业美术老师正式教他们画画。他还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美术小组,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画画用的纸,朱成梁说,那时的他真是“非常幸福”。
成长:寻梦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968年,朱成梁正在读高二,却不得不跟随社会的大潮“上山下乡”,到江苏太仓璜泾公社插队。但他从没有放弃画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1972年,南京艺术学院恢复招生,朱成梁怀揣着试试看的念头报了名,结果考上了美术系的油画专业。四年专业学习中,他为自己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苏美术出版社,成为一名美术编辑,此后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连环画、图画书及其他绘画作品,并从此开启自己的创作之路。
朱成梁说,自己是一个“画小画的人”。不过,“小画”里有“大文章”。对他来说,创作图画书,最重要的就是“寻找画面”。需要去生活中寻找丰富的素材,需要到处去观察发现细节,还要找到合适的表现手法,让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就如同“拍电影”一样,画家成为了图画书的“导演”,要用镜头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阐述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表达深刻的意蕴。
朱成梁画的第一本连环画是德国著名儿童小说《埃米尔擒贼记》,后来,他还画了《黎勇打豹》《侠女十三妹》《五色石》等多部连环画。我们忍不住问他,连环画和图画书究竟有何区别?他认真思考了一下,从自己创作的感受上,告诉我们,在他看来,图画书多半是为儿童创作的,故事较低龄化,文字不多;而连环画更多元,很多连环画名作其实都是为成年人读者创作的。连环画的兴盛,有一个时期,那时基本家家户户没有电视、电脑,娱乐方式很少,连环画可以说就像是“电视剧”,很吸引人。但很快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连环画的金色年华就不复存在了。但不管是连环画,还是图画书,就画家的创作而言,是毫无分别的:图画,都要能讲故事,还要讲得生动、细致,充满趣味。那时他画连环画,也同时画过图画书,《两兄弟》《小猢狲找人参》《阿宝找妈妈》《一条红鲤鱼》《一闪一闪的兔子灯》等图画书可以说算得上是当时最早的一批中国原创图画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许多奖项。
创作:爱生活,从现实中寻找灵感和画面
谈起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插画年展,朱成梁说,于他而言是一场“朝圣”:“现场简直就是图画书的海洋。图画书在国外非常受欢迎,也积淀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他表示,图画书在国内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受欢迎。“优秀的图画书文本很重要,这是图画书能够发展下去的关键。”
说起他自己的创作,他认为要到世界各地走走,用相机随时记录下灵感闪动的一瞬,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画面。
在他的家里,有许多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有趣的物件。冰箱上,贴着他从各个国家带回的纪念小饰品。“这是新西兰的‘银蕨’,这是土耳其的‘热气球’,这枚‘真理之口’是刚刚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对面一整面墙,是他的书柜,满满当当全是书。一边是他的灵感来源,一边是收藏的他人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他还有好几架相机,每次出门,他的脖子上就满满当当地挂着它们,发现的喜悦足以让他忽略它们的“身材”和“体重”。
朱成梁说,绘本画面的细节越多,才会越看越有意思,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虽然故事可能只有一两句话就讲完了,但是画面的呈现却不能简单,要很具体。比如要画一个人,那么就要仔细去揣测这个人当时应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创作《团圆》时,为了丰富画面的细节,他花费了百般心思。故事的场景选择了江南水乡,还有他所熟悉的当地风土人情。这些深深印刻在他脑海中的事物,落在画面上,就成为倍受读者喜爱的细节和妙处。创作《棉婆婆,睡不着》时,他想到了自己走过的太行山深处,想到了那些淳朴的村民脸上的羞涩、喜悦,想到了柿子树和辣椒串……在这个温暖的故事里,属于中国人的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便在他的画面中晕染开来。
不管是温情脉脉的《爷爷的打火匣》,还是生机盎然的《老轮胎》、幽默诙谐的《老糖夫妇去旅行》……朱成梁这位绘本大师,以他睿智的眼睛,从生活中捕捉到趣味和感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色彩。一本本绘本中,那些温暖、明媚,细节丰富又意蕴深刻的画面,照亮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与美好一路前行。
他说,自己喜欢不断创新,变换风格,在每一部新作品中都加入新鲜的元素;他说,常在自己的工作室“绘本营”中不眠不休地创作,却也喜欢背上好几台相机,到世界各地去“寻找画面”,用丰富的细节让他的图画书作品生动而且优美,令人爱不释手,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发现。
童年:忆江南,那美好的时光从未离去
朱成梁并非出身艺术世家,但他自幼就极爱看人画画,自己也喜欢到处涂鸦。那时画纸贵重,父亲就给他买了块小黑板,他在上面画了擦,擦了再画。这就是他可贵的艺术启蒙了吧。上小学一年级时,一家人搬到了苏州。对一个七岁的孩子而言,他眼中的水乡并不很美,但终究觉得苏州更为有趣一些。在上海,满眼都是高楼,就连马路上也看不到几棵树。而刚搬进苏州新居,房子的后门尚未打开,朱成梁就透过厨房的一扇窗,看到后面小院里有一棵桃树,花儿怒放,灿如云霞,让他无比惊喜。这个小院里,后来又栽种了许多植物,勃发着生机,成为他的乐园。正逢春天,在他读书的那所小学校里,玉兰花盛开着,绿树成荫,令他十分着迷。更妙的是,学校旁边居然还有一个百草丰茂的公园,可以和伙伴们奔跑嬉闹。那些小桥流水、花草树木,从此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让童年一直在他的记忆中鲜活、亮丽。
不久,上三年级的小学生朱成梁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当时,他被选入苏州“少年之家”,获得了宝贵的学画画的机会。一次,“少年之家”组织了一场儿童绘画比赛,他画的是一位扫马路的清洁工。那幅画作获奖后,发表在当时的《新苏州报》上。于是,朱成梁拿到了一元钱稿费。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一元钱可了不得呢,“当一天的伙食费绰绰有余”,朱成梁笑着说。他受到了鼓励,对绘画更加痴迷,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
小时候的趣事,他能说出一箩筐。遥远年代的记忆,仿佛不曾褪色,不曾远去。他说,那时,家的北面是火车站,南面是轮船码头。一放学,他就在南北两头来回奔跑,开心不已,这是那时的他最爱的游戏。冬天刮起北风的时候,坐在家里就能听到火车的鸣叫,静夜中还能听见火车轮子摩擦铁轨的声音。夏天刮起南风的时候,听得见轮船的引擎声和汽笛声。走出家门,穿过两条巷子,是一条河,河水清澈,妈妈们、奶奶们就在河边挥舞棒槌捣衣洗衣。所有这些声音,他说,都是“乡愁”的声音,“乡愁是能通过声音和气味表达出来的,对我来说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他喜欢在火车站看火车开动、驶离,让他油然而生一种去往远方的感觉。从此,他就爱上了画火车。图画书《火焰》中,就可以找到他画的火车头呢。上了中学以后,有一位南师大毕业的专业美术老师正式教他们画画。他还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美术小组,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画画用的纸,朱成梁说,那时的他真是“非常幸福”。
成长:寻梦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968年,朱成梁正在读高二,却不得不跟随社会的大潮“上山下乡”,到江苏太仓璜泾公社插队。但他从没有放弃画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1972年,南京艺术学院恢复招生,朱成梁怀揣着试试看的念头报了名,结果考上了美术系的油画专业。四年专业学习中,他为自己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苏美术出版社,成为一名美术编辑,此后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连环画、图画书及其他绘画作品,并从此开启自己的创作之路。
朱成梁说,自己是一个“画小画的人”。不过,“小画”里有“大文章”。对他来说,创作图画书,最重要的就是“寻找画面”。需要去生活中寻找丰富的素材,需要到处去观察发现细节,还要找到合适的表现手法,让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就如同“拍电影”一样,画家成为了图画书的“导演”,要用镜头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阐述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表达深刻的意蕴。
朱成梁画的第一本连环画是德国著名儿童小说《埃米尔擒贼记》,后来,他还画了《黎勇打豹》《侠女十三妹》《五色石》等多部连环画。我们忍不住问他,连环画和图画书究竟有何区别?他认真思考了一下,从自己创作的感受上,告诉我们,在他看来,图画书多半是为儿童创作的,故事较低龄化,文字不多;而连环画更多元,很多连环画名作其实都是为成年人读者创作的。连环画的兴盛,有一个时期,那时基本家家户户没有电视、电脑,娱乐方式很少,连环画可以说就像是“电视剧”,很吸引人。但很快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连环画的金色年华就不复存在了。但不管是连环画,还是图画书,就画家的创作而言,是毫无分别的:图画,都要能讲故事,还要讲得生动、细致,充满趣味。那时他画连环画,也同时画过图画书,《两兄弟》《小猢狲找人参》《阿宝找妈妈》《一条红鲤鱼》《一闪一闪的兔子灯》等图画书可以说算得上是当时最早的一批中国原创图画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获得了许多奖项。
创作:爱生活,从现实中寻找灵感和画面
谈起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插画年展,朱成梁说,于他而言是一场“朝圣”:“现场简直就是图画书的海洋。图画书在国外非常受欢迎,也积淀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他表示,图画书在国内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受欢迎。“优秀的图画书文本很重要,这是图画书能够发展下去的关键。”
说起他自己的创作,他认为要到世界各地走走,用相机随时记录下灵感闪动的一瞬,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画面。
在他的家里,有许多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有趣的物件。冰箱上,贴着他从各个国家带回的纪念小饰品。“这是新西兰的‘银蕨’,这是土耳其的‘热气球’,这枚‘真理之口’是刚刚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对面一整面墙,是他的书柜,满满当当全是书。一边是他的灵感来源,一边是收藏的他人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他还有好几架相机,每次出门,他的脖子上就满满当当地挂着它们,发现的喜悦足以让他忽略它们的“身材”和“体重”。
朱成梁说,绘本画面的细节越多,才会越看越有意思,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虽然故事可能只有一两句话就讲完了,但是画面的呈现却不能简单,要很具体。比如要画一个人,那么就要仔细去揣测这个人当时应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创作《团圆》时,为了丰富画面的细节,他花费了百般心思。故事的场景选择了江南水乡,还有他所熟悉的当地风土人情。这些深深印刻在他脑海中的事物,落在画面上,就成为倍受读者喜爱的细节和妙处。创作《棉婆婆,睡不着》时,他想到了自己走过的太行山深处,想到了那些淳朴的村民脸上的羞涩、喜悦,想到了柿子树和辣椒串……在这个温暖的故事里,属于中国人的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便在他的画面中晕染开来。
不管是温情脉脉的《爷爷的打火匣》,还是生机盎然的《老轮胎》、幽默诙谐的《老糖夫妇去旅行》……朱成梁这位绘本大师,以他睿智的眼睛,从生活中捕捉到趣味和感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色彩。一本本绘本中,那些温暖、明媚,细节丰富又意蕴深刻的画面,照亮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与美好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