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一战过后不久,大量士兵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于是这些退伍士兵们被派遣到了澳大利亚西部的荒野进行开荒。
没多久,退伍士兵们的祥和生活被一群“傻狍子”——鸸鹋给打破了。鸸鹋性格憨憨的,完全不惧怕人类,有时候遇上人类还会过来“打打招呼,交流交流”。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鸸鹋的翅膀已退化,无法飞翔。它们外形似非洲鸵鸟,擅长奔跑,而且胃口巨大,成群结队,看见啥吃啥。它们经常跑到农田里偷吃粮食,偷喝牲畜的饮用淡水,踩坏庄稼还到处拉便便。
某一天,在肯皮昂和瓦尔高兰一带,出现了一支由两万多只鸸鹋组成的大军,所到之处浩浩荡荡,大肆吞食小麦并毁坏麦田。
一战过后的澳大利亚,遭遇了大萧条,而农业形势因小麦价格的下跌,导致生活雪上加霜。原本日子就不好过,这下澳大利亚彻底忍不了了。
1932年底,时任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的乔治·皮尔斯爵士派出了“澳大利亚皇家炮兵团第七炮兵连”前去“征战”。本次行动的指挥官为马里帝兹少校,去的仅有一名少校、两名士兵。在马里帝兹少校的指挥下,两名士兵配备了两挺路易斯机枪和一万发子弹。他们认为对付鸸鹋这种蠢笨的鸟类,这点兵力够了!
11月2日,马里帝兹少校率领两名士兵进入坎皮恩镇。在鸸鹋必经之路上,找了块有利的地形并且布置上铁丝网包围圈。他的作战方案是:先把鸸鹋赶进铁丝网的包围圈,然后再用路易斯机枪扫射。
片刻,成群结队的鸸鹋出现了,但它们并没有进埋伏圈。少校慌了,他立马对士兵下令开枪。没想到一开枪,鸸鹋就立马分成几个小队,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旋转、跳跃、急停、漂移”,轻巧地逃到了机枪的射程外。
战况十分激烈,却仅射杀了12只鸸鹋。平时性情温和的鸸鹋面对敌人开始暴走,少校只好下令撤退。
11月4日,馬里帝兹故技重施,在一个当地的水坝附近设下了埋伏,超过1000只鸸鹋被引进了埋伏圈。这次士兵等到鸸鹋走近时才对它们开火。可没过多久,枪支熄火了。幸存的鸸鹋四散跑走。于是,第一次“人鸟”大战就这样草率地结束了。一周内,军方耗费了2500发子弹,仅射杀了50只鸸鹋。
鸸鹋的隐患未消除,在澳军撤军之后,鸸鹋继续袭击麦田,农民的抗议声日益增大。
于是,第二次“人鸟”大战开始了。作为唯一 一名拥有与鸸鹋作战经验的“资深”指挥官,马里帝兹少校在国防部的命令下再次率兵出征!这次直接派了一个连,荷枪实弹,气势汹汹。
部队接到任务不久,就遭遇了一群鸸鹋大军。但“成绩”仍不理想。鸸鹋虽然体形庞大,可枪一响就四散躲避,一会儿就跑没影了。
那时还没有机动部队,士兵只能扛着沉重的机枪追着打,战斗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鸸鹋手中。
截至12月2日,军方每周共用机关枪杀死约100只鸸鹋。马里帝兹少校再次汇报了他的战况——军方使用约9860发子弹,共杀死了鸸鹋986只。此外,马里帝兹少校宣称2500只鸸鹋在被子弹打伤之后死亡。只是面对两万多只鸸鹋的威胁,这样的战绩并不值得开心。
第二次“人鸟”大战最终以“澳军失败,鸸鹋依旧存在”告终。
最后,澳大利亚当局开始发动人民参加战斗,打死鸸鹋给奖励。人们一听说有奖励,纷纷走出家门抗击鸸鹋。在1934年的6个月中,政府就颁发了57034份奖金。
在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双重打击下,鸸鹋成了珍稀物种,澳大利亚当局于1988年开始立法保护这群可怜的“傻狍子”。
虽然鸸鹋的存在的确不利于农民种植,但它们能吃掉大量蝗虫、毛虫等害虫,是自然生态中重要的一部分。
2016年,鸸鹋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讽刺的是,它和袋鼠一起作为澳大利亚国徽的图案动物,成了国家的象征。
(王志琨荐自《青年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