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要: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途径,分析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组成,在此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研究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语文学习成绩,以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内涵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任务和挑战,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到知识、能力以及态度三个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和教学课堂组织的精心设计,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为能力、素养以及态度,实现其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
1.语言积累和规范
语言的积累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最关键的组成。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求,同时考虑到语言教育的基本需要,通常学龄前儿童经过学前教育,至少已经掌握3500个以上的词汇,能够初步记忆这些单词的发音和语义,各种常用口头语言表达也已经基本熟练。这说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口语能力,掌握了基本的语言交际规则。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规范,学习正确的口语表达方法,同时进一步扩大语言词汇的积累量。
2.语文思维的发展
和其他学习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认知水平不高,缺乏知识积累,语文思维能力偏弱,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语文思维的发展也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在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学会感性思维的思考方法,适应感性思维模式,做好“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培养的先期工作。
3.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审美素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历次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焦点,新课标提出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也把学生审美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视作重要教学任务。小学生年纪小,身心发育不完善,缺少生活经历和情感感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审美感知和主观体验与感受,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加沉浸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个人情感的产生和自我感知,逐步形成基础的语言文字审美与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对语言文字之美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所有知识学科教学的第一步,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开始,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导入课堂教学。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春夏秋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四季变化的迷人之处,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季节变化的短片作为课堂教学的导人,通过视频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进而激发学生对于一年四季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总结规律的能力和素养。
(二)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感性思维
思考是思维发展的第一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发掘,找寻对学生用品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和问题,通过抛出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逐步形成感性思维,丰富个人情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养成。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桃花心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通读全文之后,就应该向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桃花心木代指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就会明白,桃花心木的成长和人的成长类似,有逆境有困难,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才能够实现个人的独立成长。通过这样的提问,就能够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三)审美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育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9岁以内儿童的审美特点为追求“像”,和事物实际情况接近就被认为是美。而9-13岁的儿童则开始学习从审美的角度對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山中访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审美偏好,在引导学生赏析文章时,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写作技巧和把景物当成老友来写的特殊视角上,迎合学生们的审美偏向,尊重学生身心发育规律。
(四)文化素养的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掘教材以及其他阅读文本的历史属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发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不同历史时期语言风格的转变,感受不同朝代观潮作为民族盛事的文化风貌,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课后阅读的任务,为学生整理不同历史朝代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诗词作为课外阅读材料,从秦汉到唐宋,从明清到民国再到现代,让学生感受不同历史时期语言风格的演变,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的审美意趣和文化背景,进而形成强烈的文化归属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从教材历史文化属性的发掘和利用、审美教育的开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几方面人手,在语言知识教育的同时,锻炼语言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2】朱珠小学语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
【3】高文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
【4】刘芹.基于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
【5】张立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