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比国画而言,油画于中国是一门崭新的外来艺术,全面的模仿和学习是必要的,然而亦步亦趋的跟随西方则肯定不会有建设性的意义;西方油画艺术各个流派经历时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短时间内难以逾越的“高山”。早在上世纪,油画民族化就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美术理论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但实际上,任何一种异质——既本文中的异域文化——油画在被接受的过程中都要面临一个变迁和发展的问题,这种异质在进入到一个新的民族文化环境中时,民族审美观念必将影响和丰富这外来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油画;风景油画;气韵
“气韵”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风景油画在我国发展至今天,许多画家融合中国国画中山水画的“气韵”于作品中,以期赋予作品新的精神内涵及意趣,使风景油画在中国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风景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来论证中国风景油画中的气韵。
一、中国山水画中气韵的特征
国画是中国艺术宝库里的一块瑰宝,而山水画则是国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山水画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南北朝时得到肯定,宋朝时蓬勃发展并趋于成熟。
国画中的气韵一直是绘画者所追求的重点内容。“气韵”在我国古代就被作为艺术作品的追求目标,而最早提出此论的是南齐著名绘画理论家谢赫,他在《古画品录》一文中提出:“绘画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采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转移摹写是也。”这中“气韵生动”就居于六法之首。最早把气韵运用于山水的是五代时期的荆浩——他在《笔法记》中这样说道:“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之形,备疑不俗。”山水画的“气韵”是作品存在生命与否的关键,又比如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论六画法》中说道:“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如此可见于中国人心里绘画中气韵的重
要性。
从一开始山水画就承载了绘画者的意志,它可以抒发绘者的情感,表明绘者的高洁志向。当然,画者主观对画面气韵产生影响的同时,客观因素也会对画面气韵产生影响。就如我国北方,高山大水,其作品就展现出蓬勃大气雄浑的风格;南方的作品则就明显要更清新淡雅,优美弯软。
二、西方风景油画的艺术特色
油画最早形成于欧洲,由壁画演绎而来。早期的油画大都以宗教为题材,为宗教和统治者服务,之后才慢慢为大众所接受。 并且在油画发展之初及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物画一直是油画发展的主流,风景刚开始只是画面的陪衬,这一点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有相似之处。
17世纪的荷兰出现了完全独立的风景和景物画种,这使风景画终于从人物画中分离了出来,发展为完全独立的绘画题材。同时涌现出了很多的风景油画家,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雷斯达尔与他的学生霍贝玛了。他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其代表作有《急流》、《埃克河边的磨坊》等。
同期同样著名的还有他的学生霍贝玛,他的风景画多以树木为画面主体,他举世闻名的杰作名为《米德哈尔尼斯的道路》。这幅画的特点在于作者构图上的匠心独运,其独特的构图及明显的透视表现被人们认为是风景画中的经典之作。17世纪以后,风景画的独特魅力又得到了大力展现——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画派:如英国的“风景画派”,荷兰的“小画派”,法国的“印象派”等等。这一时期的画家大师也备受世人瞩目,“卢梭,马奈,莫奈,凡高,塞尚”等等,产生了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纵观风景油画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风景油画的艺术风格跟我们中国的山水画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只是材料和技法,我们更注重意境表达,西方则是注重写真。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所生长出的文化果实也是不同的。
三、中国早期风景油画的“气韵”表现
油画传到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由于国画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画种,这些传教士为了迎合当时的皇帝,他们也进行国画的训练,并在油画中加入国画的成分,由此可见,油画从传入中国的开始就加入了中国的元素。
我们可以大致把中国早期油画分为两大派:写实派和新画派。写实派当以徐悲鸿为首,他们学习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归国后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弥补了中国绘画的“重义轻型”。徐悲鸿把油画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其独特的风格;又把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渗入了油画中,可以说是中国风景油画气韵的典范。但他对于印象派的排斥态度还是显露了他的历史局限性。徐悲鸿创作题材广泛,其作品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画面给人一种振奋向上的感觉,他擅长画马,晨鸡,雄狮等,给人以勃勃生机和力量感。
与徐悲鸿代表的写实派所不同的新画派,是既以写实为基础又受欧洲现代派所影响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最早提倡“中西融合”的倡导者林风眠,刘海栗等。他们的作品风格不是单纯的照搬西方,而是依据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来进行创作的,这与咱们文章中所说的“气韵性”有异曲同工之和。林风眠的代表作品《松林暮色》是典型的的中西结合绘画作品。画面中的湖水,松林,远山,都是运用写意山水画的画法,简练,形象,又淋漓尽致,给人以独特的
美感。
不管哪个画派,他们都在风景油画的技法和理论中注入了新的血液,虽然会有争议,但这正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不同审美的不同表达,他们都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因素,形成我们自己独有的风格。
四、当代中国风景油画“气韵”的表现
20世纪,这一时代的中国油画主要以历史题材为主,并逐渐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子。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工柳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品。这一时期我们的油画已经开始从模仿走向了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艺术可以算的上是百花齐放。80年代罗中立的《父亲》,很典型的中国现代油画作品,闻立鹏的《红烛颂》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气息,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不同的情感与力量,融合了中华民族精华力量的油画作品给予我们新的视觉感受,同时具有西方写实力量和中国气韵意趣的当代油画作品,无疑是中国油画独立发展的特征和展现。
参考文献:
[1] 胡家祥.《简述“气韵”范涛的基础理论意义》[J].文学评论,2007(6).
[2] 胡林辉.《由“气韵生动”解读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 李浦星.《外国美术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关键词】:油画;风景油画;气韵
“气韵”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风景油画在我国发展至今天,许多画家融合中国国画中山水画的“气韵”于作品中,以期赋予作品新的精神内涵及意趣,使风景油画在中国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风景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来论证中国风景油画中的气韵。
一、中国山水画中气韵的特征
国画是中国艺术宝库里的一块瑰宝,而山水画则是国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山水画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南北朝时得到肯定,宋朝时蓬勃发展并趋于成熟。
国画中的气韵一直是绘画者所追求的重点内容。“气韵”在我国古代就被作为艺术作品的追求目标,而最早提出此论的是南齐著名绘画理论家谢赫,他在《古画品录》一文中提出:“绘画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采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转移摹写是也。”这中“气韵生动”就居于六法之首。最早把气韵运用于山水的是五代时期的荆浩——他在《笔法记》中这样说道:“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之形,备疑不俗。”山水画的“气韵”是作品存在生命与否的关键,又比如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论六画法》中说道:“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如此可见于中国人心里绘画中气韵的重
要性。
从一开始山水画就承载了绘画者的意志,它可以抒发绘者的情感,表明绘者的高洁志向。当然,画者主观对画面气韵产生影响的同时,客观因素也会对画面气韵产生影响。就如我国北方,高山大水,其作品就展现出蓬勃大气雄浑的风格;南方的作品则就明显要更清新淡雅,优美弯软。
二、西方风景油画的艺术特色
油画最早形成于欧洲,由壁画演绎而来。早期的油画大都以宗教为题材,为宗教和统治者服务,之后才慢慢为大众所接受。 并且在油画发展之初及那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物画一直是油画发展的主流,风景刚开始只是画面的陪衬,这一点与我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有相似之处。
17世纪的荷兰出现了完全独立的风景和景物画种,这使风景画终于从人物画中分离了出来,发展为完全独立的绘画题材。同时涌现出了很多的风景油画家,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雷斯达尔与他的学生霍贝玛了。他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其代表作有《急流》、《埃克河边的磨坊》等。
同期同样著名的还有他的学生霍贝玛,他的风景画多以树木为画面主体,他举世闻名的杰作名为《米德哈尔尼斯的道路》。这幅画的特点在于作者构图上的匠心独运,其独特的构图及明显的透视表现被人们认为是风景画中的经典之作。17世纪以后,风景画的独特魅力又得到了大力展现——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画派:如英国的“风景画派”,荷兰的“小画派”,法国的“印象派”等等。这一时期的画家大师也备受世人瞩目,“卢梭,马奈,莫奈,凡高,塞尚”等等,产生了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纵观风景油画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风景油画的艺术风格跟我们中国的山水画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只是材料和技法,我们更注重意境表达,西方则是注重写真。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所生长出的文化果实也是不同的。
三、中国早期风景油画的“气韵”表现
油画传到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由于国画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画种,这些传教士为了迎合当时的皇帝,他们也进行国画的训练,并在油画中加入国画的成分,由此可见,油画从传入中国的开始就加入了中国的元素。
我们可以大致把中国早期油画分为两大派:写实派和新画派。写实派当以徐悲鸿为首,他们学习西方油画的写实技法,归国后与中国传统绘画结合,弥补了中国绘画的“重义轻型”。徐悲鸿把油画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其独特的风格;又把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渗入了油画中,可以说是中国风景油画气韵的典范。但他对于印象派的排斥态度还是显露了他的历史局限性。徐悲鸿创作题材广泛,其作品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画面给人一种振奋向上的感觉,他擅长画马,晨鸡,雄狮等,给人以勃勃生机和力量感。
与徐悲鸿代表的写实派所不同的新画派,是既以写实为基础又受欧洲现代派所影响的。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最早提倡“中西融合”的倡导者林风眠,刘海栗等。他们的作品风格不是单纯的照搬西方,而是依据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来进行创作的,这与咱们文章中所说的“气韵性”有异曲同工之和。林风眠的代表作品《松林暮色》是典型的的中西结合绘画作品。画面中的湖水,松林,远山,都是运用写意山水画的画法,简练,形象,又淋漓尽致,给人以独特的
美感。
不管哪个画派,他们都在风景油画的技法和理论中注入了新的血液,虽然会有争议,但这正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不同审美的不同表达,他们都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因素,形成我们自己独有的风格。
四、当代中国风景油画“气韵”的表现
20世纪,这一时代的中国油画主要以历史题材为主,并逐渐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子。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工柳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品。这一时期我们的油画已经开始从模仿走向了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艺术可以算的上是百花齐放。80年代罗中立的《父亲》,很典型的中国现代油画作品,闻立鹏的《红烛颂》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气息,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不同的情感与力量,融合了中华民族精华力量的油画作品给予我们新的视觉感受,同时具有西方写实力量和中国气韵意趣的当代油画作品,无疑是中国油画独立发展的特征和展现。
参考文献:
[1] 胡家祥.《简述“气韵”范涛的基础理论意义》[J].文学评论,2007(6).
[2] 胡林辉.《由“气韵生动”解读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 李浦星.《外国美术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