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基本职责和应尽义务,但教学工作中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党员教师,以争先创优为契机,重新审视教书育人观念并在本职工作中习行践履,使创先争优活动化为实际行动,增强教育教育的效性。
6月中旬,李源潮同志到教育部和清华大学调研时强调指出:“高校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密联系教学科研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创优秀,使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这些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为高校党员教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高校党员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争先创优目标,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先进、创优秀,把争先创优思想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用先进指导工作,以行动体现先进,以身作责、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争做教书育人模范、学生爱戴的教师,从而以点带面,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教书育人观念的理性沉思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师承担着这一神圣职责。教书育人指教育者通过教育实践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下教育的弊端还是以教书为中心,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把育人放在从属和次要地位。有的教师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只管教书而不管育人,或者把二者混淆,认为完成了教书的任务也就自然完成了育人的职责。如果说这种以教师教书为主育人为辅甚或只教书不育人的教育理念适用于价值取向单一、社会结构封闭时代的话,那么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相互激荡、价值取向多元化已成为不争事实新时期,这一教育观念已不合时宜,时代的发展催生着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反思“教师角色”,做教育“哲学家”。正如有学者指出教师缺少的不是经验,而是理性的思考。教师为何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呢?在这里,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的话发人深省:“哲学解放了老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这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把经验上升为理性,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为何教,如何教。这些问题是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也是千百年来争论休、莫衷一是的问题。如今我们处于信息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新时期,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不能只充当他人知识的“传声筒”,更需要理性的选择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从众多声音甚至相对立的声音中辨别是非优劣,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缺乏选择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可能陷入知识的海洋而无从应对,进而迷失自我,感觉不到为人师的乐趣、价值和崇高。
笔者认为教师以创先争优为契机进行教学思索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创先争优的理论先导,也理应成为教师内省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就是要解决如何认识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要因人、为人而存在,而不是相反。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而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呼唤着教育向人回归,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好人,做完整之人,而这需要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破除教育见“物”不见“人”,重“师”不重“人”,重智育轻德育的严重现象,就是要使教学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从以灌输为主向以引导为主的转变,实现从学生原来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力学习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
二、教书育人思想的历史流变
古今中外, 众多教育思想家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者的基本职责和应尽道德义务。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开西方文化“人本主义”思想之先河;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者以弘扬人性为旗帜反对神性,开始了真正的人本主义的新时代。如果说这些思想反映了人类对教育规律附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探索的话,那么现代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继承前人教育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命题,他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他的论断明确了指出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发挥教育职能,教师的全部技能和全部知识就会是一堆死学问。”苏氏的论述指出了教师教书与育人的职能不能分开。这些有关教育的观点或看法,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到了教书育人的客观规律性,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的时期里,由于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差异,教学的教育性也有本质的区别。但知识传授与育人的统一性却是相同的。正因如此,早在三千年前《大学·礼记》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德。”唐代文学家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都强调师者既要授以学生科学知识,又要晓之以立身处世之理。现代教育家徐特立要求教师要做“人师”,而不仅做“经师”,提倡把“经师”和“人师”统一起来,即主张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革命导师李大钊叹道:“是则吾民族特性,依自然感化之理考之,则南富于‘美.’,北富于‘高’。今而湮灭彰者,殆教育感化之力有未及,非江山之负吾人,实吾人之负江山耳”。尽管李大钊的思想带有环境决定论的缺陷,但其呼吁有识之士应负起“感化哺育之责”,通过教书育人以现代文明育新人,克服民族弱点,进而启民智,唤民醒的思想却不乏发啧当世。陶行知先生竭立主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很有见地和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书育人也作过精辟的论述。列宁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可见教书育人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毛泽东同志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育人 “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育人思想,明确提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科学论断无不说明教师不仅要教书,更好育人。
三、教书育人观念的习行践履
正如李源潮同志所说,争先创优不能流于形式,要在本职工作中争先创优,身为教师,要自觉地把教书育人的理念寓于日常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赋予其新的内容。
第一、愿做学生的引路人。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内容、环境、方法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高中学习强调知识的记忆、反复学习和在教师以及父母“看管”下学习不同,大学的学习重知识的理解、学科的体系、知识面的拓展和自觉自主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学生都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有些学生自控力差,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上网、逛街、恋爱上,整天自由自在,悠哉悠哉;有些学生听不懂大学课程的内容,于是自暴自弃,上课只是“混日子”;有些同学学习目标模糊,就业前景暗淡,发展希望渺茫;有的学生忙于学生工作,忽略学习,本末倒置;有学生盲目跟风考证,注意力分散。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矛盾、压力和挫折,甚至有可能面临许多不公、打击、失落和痛苦。他们需要大学里的教师帮其定位,引领进步。大学教师“应该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实现自已的精神追求,丰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辉,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
第二、甘为学生心理保健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做他们精神关怀者。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事业,其中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也是教育应有的题中之议。大学生由于个人和环境的因素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具不完全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高达15.68%的学生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入校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人际关系的冲突、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幼稚的冲突、贫困的困扰、前途渺茫和就业的压力等都会造就学生心理冲突,严重的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尽管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仅靠专门机构和人员,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教师跟学生接触最频繁,最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个性,教师对于学生心理教育具有天然优势。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堂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简短的话聊、作业的评语等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有效解决了学生内心心存已久的困惑,让人心情舒畅豁然开朗。笔者认为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它符合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如果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那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第三、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学生的天职是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成长,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其发展。做学生的促进者,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更不是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的灌输,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和圣人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学生的促进者需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诱化出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其心理需要,成为自觉自愿的活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的促进者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教育者首先得接受教育,教师需要广博的专业知识“征服”学生,用探索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来感染和激励学生。教育教学需要厚积薄发,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履行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第四、争做为人师表的示范者。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活动,活动本身就具有育人的意义。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示范与效仿的关系。无论是就教师的职责来说,还是就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说,教师总是学生的表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一举一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体现在知识广博上也体现在人格的健全上。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端正治学态度和发扬治学精神,使学生能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创先争优活动要促进和保证中心任务完成[N].人民日报,2010(06).
[2]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欧阳彪(1983-),男,湖南郴州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6月中旬,李源潮同志到教育部和清华大学调研时强调指出:“高校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密联系教学科研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在本职岗位上争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创优秀,使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实际需要、化为实际行动、取得实际效果。”这些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为高校党员教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高校党员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争先创优目标,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先进、创优秀,把争先创优思想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用先进指导工作,以行动体现先进,以身作责、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争做教书育人模范、学生爱戴的教师,从而以点带面,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教书育人观念的理性沉思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师承担着这一神圣职责。教书育人指教育者通过教育实践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下教育的弊端还是以教书为中心,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把育人放在从属和次要地位。有的教师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只管教书而不管育人,或者把二者混淆,认为完成了教书的任务也就自然完成了育人的职责。如果说这种以教师教书为主育人为辅甚或只教书不育人的教育理念适用于价值取向单一、社会结构封闭时代的话,那么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相互激荡、价值取向多元化已成为不争事实新时期,这一教育观念已不合时宜,时代的发展催生着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反思“教师角色”,做教育“哲学家”。正如有学者指出教师缺少的不是经验,而是理性的思考。教师为何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呢?在这里,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的话发人深省:“哲学解放了老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这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把经验上升为理性,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为何教,如何教。这些问题是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也是千百年来争论休、莫衷一是的问题。如今我们处于信息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新时期,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不能只充当他人知识的“传声筒”,更需要理性的选择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从众多声音甚至相对立的声音中辨别是非优劣,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缺乏选择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可能陷入知识的海洋而无从应对,进而迷失自我,感觉不到为人师的乐趣、价值和崇高。
笔者认为教师以创先争优为契机进行教学思索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创先争优的理论先导,也理应成为教师内省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就是要解决如何认识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要因人、为人而存在,而不是相反。教育的本质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而这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呼唤着教育向人回归,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做好人,做完整之人,而这需要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破除教育见“物”不见“人”,重“师”不重“人”,重智育轻德育的严重现象,就是要使教学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从以灌输为主向以引导为主的转变,实现从学生原来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力学习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
二、教书育人思想的历史流变
古今中外, 众多教育思想家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者的基本职责和应尽道德义务。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开西方文化“人本主义”思想之先河;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者以弘扬人性为旗帜反对神性,开始了真正的人本主义的新时代。如果说这些思想反映了人类对教育规律附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探索的话,那么现代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继承前人教育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命题,他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他的论断明确了指出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发挥教育职能,教师的全部技能和全部知识就会是一堆死学问。”苏氏的论述指出了教师教书与育人的职能不能分开。这些有关教育的观点或看法,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到了教书育人的客观规律性,值得我们借鉴。
当然,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的时期里,由于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差异,教学的教育性也有本质的区别。但知识传授与育人的统一性却是相同的。正因如此,早在三千年前《大学·礼记》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德。”唐代文学家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都强调师者既要授以学生科学知识,又要晓之以立身处世之理。现代教育家徐特立要求教师要做“人师”,而不仅做“经师”,提倡把“经师”和“人师”统一起来,即主张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革命导师李大钊叹道:“是则吾民族特性,依自然感化之理考之,则南富于‘美.’,北富于‘高’。今而湮灭彰者,殆教育感化之力有未及,非江山之负吾人,实吾人之负江山耳”。尽管李大钊的思想带有环境决定论的缺陷,但其呼吁有识之士应负起“感化哺育之责”,通过教书育人以现代文明育新人,克服民族弱点,进而启民智,唤民醒的思想却不乏发啧当世。陶行知先生竭立主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很有见地和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书育人也作过精辟的论述。列宁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可见教书育人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毛泽东同志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育人 “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育人思想,明确提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科学论断无不说明教师不仅要教书,更好育人。
三、教书育人观念的习行践履
正如李源潮同志所说,争先创优不能流于形式,要在本职工作中争先创优,身为教师,要自觉地把教书育人的理念寓于日常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赋予其新的内容。
第一、愿做学生的引路人。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内容、环境、方法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高中学习强调知识的记忆、反复学习和在教师以及父母“看管”下学习不同,大学的学习重知识的理解、学科的体系、知识面的拓展和自觉自主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学生都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有些学生自控力差,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上网、逛街、恋爱上,整天自由自在,悠哉悠哉;有些学生听不懂大学课程的内容,于是自暴自弃,上课只是“混日子”;有些同学学习目标模糊,就业前景暗淡,发展希望渺茫;有的学生忙于学生工作,忽略学习,本末倒置;有学生盲目跟风考证,注意力分散。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矛盾、压力和挫折,甚至有可能面临许多不公、打击、失落和痛苦。他们需要大学里的教师帮其定位,引领进步。大学教师“应该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实现自已的精神追求,丰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辉,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教师绝不是教书匠,而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
第二、甘为学生心理保健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做他们精神关怀者。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事业,其中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也是教育应有的题中之议。大学生由于个人和环境的因素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具不完全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高达15.68%的学生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入校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人际关系的冲突、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幼稚的冲突、贫困的困扰、前途渺茫和就业的压力等都会造就学生心理冲突,严重的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尽管学校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仅靠专门机构和人员,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教师跟学生接触最频繁,最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个性,教师对于学生心理教育具有天然优势。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堂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候、简短的话聊、作业的评语等小小的举动就可能有效解决了学生内心心存已久的困惑,让人心情舒畅豁然开朗。笔者认为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它符合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如果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疏导和教育,那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第三、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学生的天职是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成长,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其发展。做学生的促进者,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更不是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的灌输,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和圣人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学生的促进者需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诱化出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其心理需要,成为自觉自愿的活动,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成长成才的促进者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教育者首先得接受教育,教师需要广博的专业知识“征服”学生,用探索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来感染和激励学生。教育教学需要厚积薄发,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履行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第四、争做为人师表的示范者。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活动,活动本身就具有育人的意义。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示范与效仿的关系。无论是就教师的职责来说,还是就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说,教师总是学生的表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一举一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体现在知识广博上也体现在人格的健全上。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端正治学态度和发扬治学精神,使学生能受到积极的影响,从而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创先争优活动要促进和保证中心任务完成[N].人民日报,2010(06).
[2]广东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欧阳彪(1983-),男,湖南郴州人,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