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已不是危言耸听,由于就业市场供需存在巨大缺口、用人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教育体制和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问题,大学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成为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工作中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些思路。
[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形势 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也是家庭教育投资的一个收益过程,还是新一代发展血液融入社会带来前进动力的关键,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学毕业生作为青年储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整个社会各界一个特殊的共同难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悲观的比例相对增加,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有突出矛盾,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的预期。随着大学扩招,中国大学生的数量呈现高速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失业率有上升之势,据统计,大学生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仅为20%。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大学生失业率急剧升高,就业成本增加等。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当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着各方面的原因,是高校、社会、大学毕业生综合原因的结果。
1.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很多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盲从性,上学时没考虑学什么,如何学,怎么学能够更好的培养自己,从而对将来有所帮助,没有考虑去哪些行业做什么工作,自己心仪的工作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应聘,学生们往往都是到了快毕业时到处乱投简历,缺乏对整体的规划。
2.盲目自信,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找工作是个双向选择,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盲目追求职业带来的收入、待遇、社会地位,对自己认知不够清晰,对工作要求过于理想化。但是社会是现实的,单位希望招聘到优秀的人才,而毕业生希望有好的就业单位,对现实薪资职位不满,从而消极求职,不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想一步登天。双方的选择不对等导致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
3.片面追求专业对口,忽视“德才兼备”
部分大学生认为如果找到的工作并不与专业对口,那大学期间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就浪費了,并不了解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如何与工作实践接轨。另外,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4.缺乏求职就业技巧,就业信心不足
对就业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尚不能很好的利用各种渠道的就业信息和资源,局限了自身就业的范围,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把握求职文书的重点,在简历的内容、对象和形式上缺乏针对性的表现,并且在应聘当中技巧与经验不足,在面试中因不善言辞等原因与工作失之交臂。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5.缺乏实践实习,不了解真实工作情况
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实习经历少,大学学习情况与社会脱节,不了解自己将来工作时需要做些什么,从而导致从一开始就定位错误,导致就业后期待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低和辞职率高。
6.独立意识淡薄,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许多学生都想凭借父母、亲戚、朋友关系寻找好单位,并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许多大学生一找到工作,就觉得万事大吉,仅仅是简单地在岗维持,缺乏主动工作意识,最终因为不能为单位创造出更好的局面和工作业绩而丢失工作。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高校需加强生涯指导工作
在招聘中,大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基本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技能的培养和良好就业心态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远规划,循序渐进地来做。只有在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整体认识和规划的前提下,他们在就业时才能够“有的放矢”,不盲从,不好高骛远,从而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愉悦的投入到理想的工作中。因此,要从大一开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构建以“生涯发展规划” 设计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完整体系。应从学生大入学就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尽早开始自身生涯发展规划,在现阶段高等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指导观念,凸显全程指导理念。
2.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加强校企联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不强。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往往提出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有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面对这种新的要求,必须切实按照专业特点和高教规律,以创新为着力点,培养复合型的实践应用类人才,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去取代相应的工作经历,缩短适应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欢迎的大学毕业生。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的专职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要求。为此,一要派教师到企业实践,主动接受企业的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二要聘请企业的设计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向学生传授最新设计理念;三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机会主动到企业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当代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受到父母百般疼爱,缺乏冒险精神,过于追求稳定自足的生活状态,所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一是学校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定上要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素质、强化实践教学的精神,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积极动员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竞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开设活动课程,营造创新氛围。
4.发挥专业教师、校友的作用
专业教师应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帮助学生就业。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就业率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学生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义务,专业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帮助学生就业。
发挥校友的作用,为毕业生就业架起桥梁。校友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具有示范教育、沟通渠道等作用,特别在就业工作中,校友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一是通过校友的示范作用,使用人单位了解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二是通过校友的中介作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就业桥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
5.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竞争力
首先,大学生应该正视现实,对自己进行正确的社会定位,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认识,放弃不实际的想法,降低对工作的心理预期,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其次,注重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积累丰富的经验,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加就业信心。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经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大家都来关心、支持、理解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使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涛,许海川.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A].魅力中国,(2010).
[2]李玉侠,宋国双.调整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3]中国青年报,2013-03-30.
[4]肖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形势 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也是家庭教育投资的一个收益过程,还是新一代发展血液融入社会带来前进动力的关键,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学毕业生作为青年储备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整个社会各界一个特殊的共同难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悲观的比例相对增加,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有突出矛盾,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的预期。随着大学扩招,中国大学生的数量呈现高速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失业率有上升之势,据统计,大学生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率仅为20%。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大学生失业率急剧升高,就业成本增加等。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当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着各方面的原因,是高校、社会、大学毕业生综合原因的结果。
1.大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很多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盲从性,上学时没考虑学什么,如何学,怎么学能够更好的培养自己,从而对将来有所帮助,没有考虑去哪些行业做什么工作,自己心仪的工作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应聘,学生们往往都是到了快毕业时到处乱投简历,缺乏对整体的规划。
2.盲目自信,对工作期望值过高
找工作是个双向选择,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盲目追求职业带来的收入、待遇、社会地位,对自己认知不够清晰,对工作要求过于理想化。但是社会是现实的,单位希望招聘到优秀的人才,而毕业生希望有好的就业单位,对现实薪资职位不满,从而消极求职,不肯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想一步登天。双方的选择不对等导致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
3.片面追求专业对口,忽视“德才兼备”
部分大学生认为如果找到的工作并不与专业对口,那大学期间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就浪費了,并不了解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如何与工作实践接轨。另外,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4.缺乏求职就业技巧,就业信心不足
对就业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尚不能很好的利用各种渠道的就业信息和资源,局限了自身就业的范围,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把握求职文书的重点,在简历的内容、对象和形式上缺乏针对性的表现,并且在应聘当中技巧与经验不足,在面试中因不善言辞等原因与工作失之交臂。毕业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就业形势堪忧的比例相对增加很多。
5.缺乏实践实习,不了解真实工作情况
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实习经历少,大学学习情况与社会脱节,不了解自己将来工作时需要做些什么,从而导致从一开始就定位错误,导致就业后期待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低和辞职率高。
6.独立意识淡薄,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许多学生都想凭借父母、亲戚、朋友关系寻找好单位,并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许多大学生一找到工作,就觉得万事大吉,仅仅是简单地在岗维持,缺乏主动工作意识,最终因为不能为单位创造出更好的局面和工作业绩而丢失工作。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高校需加强生涯指导工作
在招聘中,大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基本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技能的培养和良好就业心态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远规划,循序渐进地来做。只有在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整体认识和规划的前提下,他们在就业时才能够“有的放矢”,不盲从,不好高骛远,从而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愉悦的投入到理想的工作中。因此,要从大一开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应构建以“生涯发展规划” 设计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完整体系。应从学生大入学就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尽早开始自身生涯发展规划,在现阶段高等学校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指导观念,凸显全程指导理念。
2.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加强校企联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不强。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往往提出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有相关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面对这种新的要求,必须切实按照专业特点和高教规律,以创新为着力点,培养复合型的实践应用类人才,以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去取代相应的工作经历,缩短适应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欢迎的大学毕业生。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的专职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的要求。为此,一要派教师到企业实践,主动接受企业的培训,成为双师型教师;二要聘请企业的设计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向学生传授最新设计理念;三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机会主动到企业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当代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受到父母百般疼爱,缺乏冒险精神,过于追求稳定自足的生活状态,所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一是学校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定上要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素质、强化实践教学的精神,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积极动员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竞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开设活动课程,营造创新氛围。
4.发挥专业教师、校友的作用
专业教师应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帮助学生就业。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就业率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学生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义务,专业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帮助学生就业。
发挥校友的作用,为毕业生就业架起桥梁。校友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具有示范教育、沟通渠道等作用,特别在就业工作中,校友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一是通过校友的示范作用,使用人单位了解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二是通过校友的中介作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就业桥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
5.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竞争力
首先,大学生应该正视现实,对自己进行正确的社会定位,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认识,放弃不实际的想法,降低对工作的心理预期,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其次,注重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积累丰富的经验,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加就业信心。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只有经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大家都来关心、支持、理解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使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涛,许海川.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A].魅力中国,(2010).
[2]李玉侠,宋国双.调整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3]中国青年报,2013-03-30.
[4]肖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