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治疗过程中滑移骨段回缩现象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houk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胫骨大段骨缺损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过程中发生滑移骨段回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9-12应用Ilizarov骨搬运治疗且滑移骨段外固定在对合端愈合前去除的47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按是否发生滑移骨段回缩分为回缩组(回缩≥3 mm)与非回缩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骨缺损长度、合并伤、病程、手术次数、滑移段长度、滑移距离、间隔时间、外固定去除时机方面的差异。结果回缩组26例,回缩距离(10.42±6.75)mm。非回缩组21例,回缩距离(1.25±0.76)mm。多因素Logis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对下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与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且撤机后手术治疗的28例危重下肢骨折患者(观察组),并
目的观察胫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与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风险,分析此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0—2019-05手术治疗的449例胫骨骨折,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组,分为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合并内科疾病、骨折至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D-二聚体、术前与术后血红蛋白、术前与术后红细胞压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方面的差异。结果19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远端血栓180例,远端血栓13例。胫骨近端
糖尿病已经成为困扰国民的健康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也引起人们的关注,2型糖尿病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与宿主进行“分子对话”,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等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本综述将近年来发表于国内外期刊的与抗糖药物“肠道机制”相关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旨在为研究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完善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药物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