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在工程硕士招生中的机制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华北电力大学1998年至2009年的工程硕士招生数据为标本,解读了在国家大力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下,行业特色、校企联合在工程硕士招生中的巨大影响力。并就校企联合在工程硕士招生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校企联合;工程硕士;招生
  作者简介:王万雨(1980-),男,甘肃金昌人,华北电力大学学位办公室,工程师。(河北 保定 071003)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2-0067-01
  
  一、工程硕士招生的现状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特别是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在职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在职专业学位教育中涉及领域最多、招生规模最大、授予学位最多的一种学位类型。据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网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9年,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的单位由14个增长至223个,授权领域由34个增至40个,录取人数由1525人增至89244人,增长了58倍,在学人数由920人增至213575人,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32倍。可以说,工程硕士教育的开展极大改观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类型的单一局面,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较为明显的多科性大学,工程硕士招生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4年为建设阶段,在此期间,我校工程硕士教育从无到有,招生领域逐步覆盖了我校各一级学科专业领域。2004年至今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专业学位招生规模均在800~1400区间内,总体生源状况较为稳定。2004年至2009年招收工程硕士人员共5480人,为2004年前5年招生工程硕士人员合计1250人的4.38倍,增长率达338%。
  通过对历年招生人数统计分析,招生人数的稳定增长不仅与我校自身实力大幅提升、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等发展的良好趋势密切相关,近年来我校与广大企业间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也功不可没。特别是我校电力、动力、控制和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传统优势学科,通过与广大企业多年来在科技攻关、技能培训等领域的积累,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了品牌、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工程硕士的招生人数较为稳定(见表1)。
  表1 华北电力大学1998-2009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汇总表
  领域 电气工程 动力工程 机械工程 环境工程 计算机技术 控制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业工程 项目管理 物流工程 共计
  1998年 46 46
  1999年 38 34 72
  2000年 72 72 6 150
  2001年 95 57 7 14 14 13 200
  2002年 157 36 19 2 19 6 21 260
  2003年 185 86 10 12 24 35 15 155 522
  2004年 179 69 10 9 26 37 16 79 281 706
  2005年 253 64 3 5 35 35 17 35 551 998
  2006年 199 68 5 3 38 43 16 27 252 651
  2007年 303 60 13 4 47 34 49 32 370 912
  2008年 408 33 10 4 36 32 30 228 100 881
  2009年 772 88 15 12 35 38 46 118 200 8 1332
  
  二、工程硕士招生的机遇与挑战
  1.人才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发展,主动追求技术进步、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技术进步的相应实力等指标成为现代化企业的标志性内涵。经过几次技术浪潮后,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在技术设备和市场竞争机制较为成熟和完善后,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关键因素。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经营与培养。在不断引进新人才的同时,加大对已有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并上升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高度。
  2.学校在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短视行为
  工程硕士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工程实践背景。工程硕士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职业学位,培养目标主要是具备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厂矿企业、技术公司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管理人才。该学位获得者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工程职业背景。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是在学术型学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至今仍有部分培养单位按照以往工学硕士的培养习惯来培养工程硕士。工程硕士学员被限制在学术型工学硕士的培养框架中,除了学位论文要求体现结合工程实贱外,并未完全针对某一个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设置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这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期许有较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该类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办学模式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基于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定调下,国家有条件地下放给各高校较大的办学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高校的积极性。但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市场化,部分高校将工程硕士招生简单地视为经济创收的一部分。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部分高校不顾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培养能力的限制,盲目扩招,降低招生要求和标准,变相地降低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深了社会上已存在的专业学位不如学术学位的偏见。因此,仅仅依靠市场化运作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不仅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更进一步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忽视了教育事业本身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短期看培养单位的经济收益增长了,但从长期看,却损坏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含金量”和国家学位体系的权威性。
  3.校企间信息不对称
  对于培养单位而言,来自企业的相关信息往往是通过报名招生得来的表格化的信息,并没有实际深入掌握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动态信息。基于招生的需求,学校只能片面迎合企业通过在职学习提高人员学历层次这一表象需求,来安排教学培养。就是说,目前依旧缺乏有效链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渠道,无法及时科学地将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开发的需求反馈到高等学校,以致高校缺乏不断推进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力,导致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效果偏离了个人、企业乃至社会的期许。
  三、校企联合在工程硕士招生中的实现方式
  坚持校企合作,建立起双方间高效、畅通的合作渠道,是工程硕士培养的最好模式。由于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是“进校不离岗”,大部分学员都是单位的一线骨干,承担着重要的生产管理任务,无法做到要求全部学员来校学习。在单位设立课程教学班,既解决了学员路途远、工作重以及业余学习时间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工程硕士的报考生源。同时,学校还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培养方案和授课方式,真正培养出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管理骨干和创新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工程硕士的“双导师”制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可以结合企业导师所在单位的技术改造等科研课题,组织学校的校内导师到企业现场教学,在协同指导学生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技术咨询,协助企业单位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实现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三方共赢。在具体实践中,校企双方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学校开放办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专业学位教育逐渐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实现了转变。各高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与企业联系,深入企业扩大生源,把学校的师资、科研优势带到企业,使企业真正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把最优秀、最具潜力的生产科研管理骨干选拔出来参加培养,使之成为企业人才储备的一个重要措施。企业建设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在科研平台、教育资源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结合企业在生产实际方面的巨大需求,构建以传授理论为主的学术教育与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这一平台以企业中的工程项目和技术创新为依托,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与企业联合设置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最大化,而且切实解决了工学矛盾,解决了许多生产实际前沿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员三者之间的共同进步。
  
  參考文献:
  [1]张文修,王亚杰.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一、从注重教学评价转向以学习评价为重点rn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纪念成立70周年之际,公开出版了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
期刊
摘要:针对上海电机学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就技术应用型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平台建立及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项目研究将为全面落实上海电机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关键词:技术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朱泰英(1964-),男,朝鲜族,吉林省吉林市人,上海电机学院数理教学部主任,教授;张富(1980-),
摘要:当前,我国研究生社会道德约束机制存在缺位现象,引发研究生社会道德失范行为不断涌现,不但使社会精英群体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日益严峻的现实呼唤研究生社会道德约束机制尽快归位,促使研究生社会道德行为由失范走向规范。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道德;约束机制;缺位;归位   作者简介:黄永鹏(1967-),男,湖南郴州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素娥(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