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历史课的教学与复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方面同过去相比有了明显提高,这给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三历史复习没有现成的教材,这就要求高三历史教师不仅要熟练、全面掌握必修1、2、3和选修1、2教材的重点、难点,而且还要研究《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了解高考的命题要求和命题趋势,创造性地搞好高三历史复习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三阶段这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与复习呢?我个人的看法与做法是:
  一、用足用好教材
  高考试题虽不是教材的再现、重复、翻版,但也不是脱离教材去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为基础、为依据的,因此,首先必须用足用好教材。这里所说的用足教材就是要根据每年的《考试说明》所确定的每一个纲目顺序,在依据教材进行教学与复习时,逐个展开,一一覆盖。教师的视线要扫描到教材的每一个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重视和位置。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把握好教材当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属于一般过程,哪些又是属于辅助性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同档次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的主要矛盾等内容和世界史中各主要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内容,教师要拓宽深化,给学生提供一片展开想象的自由天地;对于重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内容则应在加强理解、综合能力方面给以指导;属于一般过程的内容如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要能做到把握脉络,线条清晰;而对辅助性的内容则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使学生分清轻重主次。
  二、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重要的指导用书,因此,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除了讲好讲透教材每章节内容外,还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从《说明》中了解考试内容、范围和要求,掌握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从而将培养目标自觉地贯穿于教学与复习之中,以适应当前历史高考改革对能力的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实质和水平层次;从《说明》中把握考试形式,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适于选拔人才的新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三、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
  高三毕业复习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合理、科学地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呢?我认为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较为合理有利。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突出比较,构建知识框架。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与练习,其中《中国历史》既可按专题讲,也可突破教材的章节按时期讲。总之,不能遗漏重要的知识点,特别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已明确了的那些知识点。对《世界历史》可用“滚雪球”式的方法讲述和复习,即一面讲新知识,一面复习、考查旧知识,加强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巩固。除按此方式进行教学与复习外,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还应按单元进行“小综合”训练,力求“横中有纵”,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进行专题复习,加强专题训练与综合练习。在这一阶段中,专题复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达到“纵中有横”,实现“纵横交错,经纬沟通”。这时,教师可将前面所学知识列成专题进行讲述式复习,把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有头有尾的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在这里,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教会学生运用知识。
  第三階段:进行强化训练,指导答题技巧,提高学习效率。这一阶段的教学与复习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复习迎考的最佳心理状态。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在这一阶段还要对学生加强培养对问题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
  四、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近年来,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但依然不可忽视基础知识,因为《考试说明》中所确定的任何一项能力都不是空的,而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能力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任何高层次的理论说明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否则就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在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熟记基础知识,把课本上的知识要点尽可能准确无误地记忆在头脑中,从而获得大量足够的感性认识,以便在考试时根据所学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使所学知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得出正确答案并进行高层次的理论说明与阐释。
  (2)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淡化了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能力考查题特别是思维能力考查题的比例上升。无论是主观性试题,还是客观性试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无法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就连多项选择题的备选项目也不再是过去那种对课文的机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其命题原则就是立足于对教材基本知识内在本质的揭示。这样只靠熟记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复习中,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历史问题、历史事件设问,并做出详略得当的回答,特别对那些立意很好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再设计,并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重新组织、归纳、整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间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一到了高三,那就目标非常清楚:一切为了高考。而每年高考总会有一定的调整,所以只要高考还存在,研究高考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深研《考试说明》能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那么在高三的历史教学复习中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高考质量也会得到稳步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健康和体育的基本概念就是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成长教育,使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将学生注重体育的思想意识提高上来,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核心,重视每个学生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与身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受益。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问题进行探讨,仅供同行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健康 初中体育 新理念  体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结合心理学知识,从心理素质特征、心理素质训练意义和作用、训练方法方面对南靖第二中学高中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分析,旨在为基层的篮球教练员竞赛和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南靖第二中学 篮球 运动员 心理 素质 训练  1.前言  心理训练,就是以运动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
摘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感受力,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调整音乐作品的难度,借助音乐作品的形象性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表达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念和道德情操。  关键词:高中音乐 音乐鉴赏 感悟力  当前高中学生的状况却令人堪忧,大部分的学生喜欢音乐却只限于时下流行的流行歌曲,对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尤其是外国的经典音乐作品,几乎是一无所知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东北三省的三所体育院校进行调查,从三个学校的网球场地分布情况、课程安排情况、教师师资现状、教学现状以及比赛现状等方面进行系统和科学分析,找出东三省沈阳体院、吉林体院和哈尔滨体院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不足合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要面对的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网球;高校;现状;调查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设计了调查
研究背景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可预防死亡原因,烟草使用造成的疾病、贫穷和过早死亡对于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危害和愈加沉重的压力。当前全球吸烟人群已超过11亿,每年夺去700多万人的生命,相关卫生支出和经济损失超过1.4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拥有最多的吸烟人口,占全球烟民数量的28.73%,人均年烟草摄入量世界第一;也是遭受烟草使用危害最大的国家,仅2014年,吸烟相关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
摘要:中学课堂是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中学课堂之中,尤其是历史课堂。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地措施,以课本的内容为基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不但能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对于中学的历史课来讲,因为知识内容的特殊性,所以在开展爱国主义教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阵地,一节生动有趣的课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有效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呢?本文提出一点小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教学效果”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评价课堂,而素质教育更多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效果”从学生的学
摘要:在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现中学历史的有效教学成为了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难题。目前,中学历史教师为了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教学观念,掌握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浅要论述了新课程改革下实现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途径。  关键字:新课改 中学历史 有效教学  前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