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支书的色彩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lin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前的一天,我被单位派遣到洞庭湖滨的一个贫困村驻村扶贫,担任扶贫队长兼第一书记。
  带着行李来到贫困村时,正值初春,村庄的道路和田野,铺满的积雪没有融化,天空还在降落着雨夹雪。我和两名扶贫队员,来到村里,赶上了一种“倒春寒”的天气。村支书见了我们,安排村广播室旁边的一间房子,作为了我们夜宿的地方。
  深夜时分,我觉得身上有点冷,房里寒气很重,便从书桌上拿起空调遥控器,打开了空调制热,给房里补充暖气。天亮的时候,我们三人都起了床,拿着毛巾牙刷,去洗手间洗脸漱口了,一时忘了关空調。一大清早跑来叫我们去吃早餐的村支书,走到我们住宿的房间里,发现我们没有关空调,就给我提醒说:“老陈,你们以后离开房间外出办事,一定要记着关空调,节约用电哦!”
  村支书不到四十岁,长得牛高马大,一张“国”字脸,浓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他对我们笑容可掬的态度里,深藏着他办事的一种严谨本色。回到村部后,我暗自在思忖:这位村支书一定是“抠门”的人。
  驻村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进村帮扶工作开展后,我们每天都在紧张中度过。上门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制定扶贫规划、绘制作战挂图、采集相关信息、填写扶贫手册、做好民情日记和迎接扶贫检查等等,我们天天都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倾力、打拼和奋斗。
  不知不觉之中,半年时间已经过去。到了这年七月的盛夏,天气特别的炎热,太阳也显得苍白和刺眼。我们上午走村串户,因户施策,开展帮扶工作后,回到村部,便汗流浃背。进行午睡时,为了不给村里增加负担,我们三名扶贫干部都没有进入住房开空调乘凉,而是在村部大厅的木条长椅上,拿了村里订的报纸码起来当枕头,杂志当风扇,躺下睡午觉。
  一天中午,村支书吃完中饭有事早早地来到村部上班,看见了躺在木条椅上摇着杂志扇风的我们,便很是生气地说:“你们还是三岁的小孩呀,不晓得进入房间吹空调啊?”不由分说,执意把我们拽进了房间里,让我们打开空调制冷气,关起门来午睡。他说,以后不准我们再在木条椅上午睡。那口气,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笫二年仲春的时节,我们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根据上级的要求,分成四个小组,分头对全村吃低保的农户进行了一次重新的清理核查。那几天,我和村支书分在一个小组,负责对村里的一个片区进行清查。
  开始上户清查的第一天上午,我和村支书来到了正在享受低保政策的老王家。村支书带我进入他家后,跟老王说明了我们的来意。
  老王了解到我们上户的意图后,又是抽出烟来敬我们,又是叫妻子煮荷包蛋给我们吃,一番客气。
  村支书拒绝了老王的客套,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家的儿子去年考取了公务员,已经安排了工作,吃上了财政饭。这样一来,你家吃的低保,这次属清理对象,不能再享受低保待遇了。”
  老王听了这话,先前的客气不见了。他态度生硬地说:“我弟弟在县民政局当局长,我看谁敢取消我吃低保的资格!”
  村支书见老王一口的蛮腔,态度坚决地说:“我们按原则办事,你家现在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条件了,你就是叫来天王老子,我们也会把你家从低保户中清理出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开老王家以后,村支书对我说,农村的工作很艰难,村干部倘若办事没有原则性,不公平公正,那么就会寸步难行,进退维谷,失去民心!
  当天上午,我和村支书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贫困户小侯家里。小侯患有一种先天性的软骨病,三十几岁了,一直是一个“起床”困难户,每天就是吃力地爬起了床,也是扶着拐杖,站立不了多久,走不了几步路。他的父母都已年老,母亲患有一种风湿骨病,经常痛得连穿衣都难以自理,更不必说痛得夜不能寐了。家里的生活,全靠老父亲起早贪黑,耕种几亩责任田来维持。
  村支书的脚步刚踏进小侯家的门里,就开始详细了解他家上一年度的经济收入情况,用手机拍摄了他的身份照片,认真地为他填写了申请进入低保户行列的表格。
  村支书说,一年之前,四个小村合并成一个大村,他被推选成为了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后,就有想法为小侯申报争取一个低保户的名额,使他每年都能获得政府的低保补助。
  天蓝、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是我们湖区乡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为了早日付诸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来到村里扶贫的第二年下半年开始,村支书就率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和我们帮扶工作队,在搞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开展村里的人居环境的整治。
  在这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全村一千二百多家农户,家家门前都配备了绿色的垃圾桶,与村里签订了环境卫生责任状,全部实行责任包干负责制。千家万户的厕所旁边都安装了一个化粪桶,房屋与房屋之间的空间都统一夹起了一排清一色的竹篱笆,屋后的菜地每块土都砌上了水泥围子。
  在我们驻村帮扶的四年中,我们发现村支书是一个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人。四年中,他为村里三十多位符合办证条件的残疾人,免费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护送他们进县医院进行了鉴定,到残联领办了二级残疾人证,获得了国家的残补。
  有道是:“公路通,百业兴”“要致富,先修路”。村支书自从成为村里的“领头雁”以后,不但注重改善干群关系,而且还特别重视修建村级公路。
  四年时间里,他南下广州,北上西安,勤跑县城,向村里在外发财的富豪老板和有关部门的领导,认真汇报村里交通闭塞的情况,恳请大家拿出钱来,为村里的路网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四年中,村支书积极争取了上级有关部门和村里在外经商的富豪老板,对新建村里的水泥公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到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12月份为止,我们帮扶的这个村,已修建路面为4.5米宽的水泥公路35公里,成为了全县修建村级水泥公路最长的一个村。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马文鸾
其他文献
在院机关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皮肤姣好、双手叉腰、身形微微后仰的约四十多岁的妇女,只要是看到干部模样的人,必定站在干部面前,喋喋不休地反映自己家庭的困难和赔偿的不公。如果是在就餐的时间里,她的要求竟只是求得一碗带荤的菜饭。  对于黄桂花,是在见过几面后才有了印象,后来问了熟识她的人,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黄桂花。在县城拥有一套二间二层带门面的小楼,丈夫患病,但有社保和当地乡镇补贴,儿子和媳妇结婚后在一套
期刊
东航上海至墨尔本航线扩容  上海至澳大利亚墨尔本航线将扩容。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旅游局近日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在原有上海直飞墨尔本的航班基础上增加航班密度,计划从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每周增加3班上海至墨尔本的正班和2班上海至墨尔本的加班机。由大型宽体飞机空客A340执飞这条航线。  东航2003年12月开通上海直飞墨尔本航线,最初每周2班,后增至每周3
期刊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国民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据统计,目前日本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200 多个,其中大学650余所(内设400多个研究生院)、570多所短期大学(大专)、60多所高等专门技术学院,另外还有3000余所专门学校。日本文部省作为国家教育最高行政机关,管辖日本的学校教育。  日本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包括: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包括学部和大学院),分别给予包括大学专科、本
期刊
大厝与灯号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人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这是阮乡里大厝的写照。  大厝,牵系着乡里人千丝万缕的血脉,是他们惦记的老家。每一座大厝不知凝聚着多少父辈祖辈的心血。生生世世,一辈又一辈的酸甜苦辣咸都渗透于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里。这里的砖,这里的石,这里的木,也都因此有一股特别的血脉灵气,让从这里走出来的人回头一望,总会有一款情不由衷的眷恋。  与厅堂里悬挂的大红灯
期刊
七点三十分,一阵尖锐的电话铃声把我惊醒,一个陌生的男子在电话里急促地说道:“您的快递,请到你们富贵园四区二号楼后面的消防通道取一下。”  “消防通道?”我刚清醒过来的脑瓜子又蒙了,推了一下先生。其含糊不清地回道:“在咱俩自己住的二号楼旁边铁门那儿。”便转过背又睡了过去。我麻利地起了床,站在窗前朝二号楼望去(最近我一直都睡在一号楼母亲这儿照顾老人小孩),隐约看见左边楼角确有一铁门,便顾不上洗漱,戴上
期刊
妈妈是一位普通百姓,虽然文化不高,但知书达理、心地善良、聪慧能干。她经常教育我说,人这一辈子,如果有能力就做点好事,没能力就做好自己,即使生活再难、日子再苦,千万别做亏心事。也许,这就是她的人生信仰。  记忆里,一次,妈妈患了重感冒,整天高烧不退、干咳不止,家里因没钱求医急得坐立不安。父亲无奈地站在我跟前说:“儿子,我在给人家拖货,实在请不动假,你陪你妈上趟医院,顺便到县城把衣柜底下积攒的一筐鸡蛋
期刊
一  2021年7月3日下午,悬挂着“热烈欢迎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同志载誉归来”布标的中巴车,驶过华坪县鲤鱼河畔,驶过县城大街小巷。所经之处,群众纷纷驻足,鼓掌致敬。  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云南省华坪县,是滇西北高原的一座小城,人口不到二十万。在这块偏远的土地上,获得如此高的荣誉还是第一次。  车辆行驶到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门口,张桂梅从车上下来。在热烈的掌声和欢迎声中,华坪女高的两名女生捧着红色的
期刊
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像竹叶青那样,把自己装扮成一节青竹,静静地守候猎物自投罗网,在不经意间,刺杀成功。它是芸芸众生中最会隐蔽的侠客,一生行刺,却从不失手,也极少被人发现。  刺客竹叶青的剑是它的牙齿,它是牙里带毒的隐士。它的毒,可以毒倒一头大象。行走江湖,即便是地球上最智慧的人类,遇到竹叶青,也难逃此厄运,冷不防地会中了它的毒箭。很多人吃了它的亏,一辈子都走不出心灵的阴影。  我这人天生就对蛇有恐
期刊
1  蜿蜒的郁江流到罗村的屯边打了盹,泥砖房的阳光,稻叶上栖息的风和往事,像一枚枚苦涩的苦楝子,布满时间的痕迹。村中心那口风水塘——香地塘,像早上初升的太阳,低矮的泥砖房分散在水塘四周。  村子离县城有十多公里,离镇上有二十多公里,是一个既不属于县城,也被镇上遗忘的村庄。村子极其乏味,除了稻田,还是稻田。与村子一江之隔的县糖厂、县船厂和附城镇,和县城一样讲着“街话”(和广州粤语接近),“街话”的腔
期刊
26岁的姑娘赵小欢早早地起床,洗漱后,往肩包里塞进了两个玉米饽饽。  赵小欢还没有到达鸭棚边,鸭子们的吵嚷声已响成一片。  “嘟嘟嘟——嘟嘟嘟——”  “哎鸭鸭——哎鸭鸭——”  小欢灵巧地打开了竹编小门,一边猛吹着哨子,一边提升嗓子叫唤鸭子。三千只麻鸭似接到命令一般,哗啦啦、齐刷刷地迅速集合到了晒谷场上,听从“鸭司令”的调遣。  从购入苗鸭开始,经过精心家养,三千只麻鸭羽翼渐丰,活蹦乱跳。一个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