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全方位阻击糖尿病

来源 :健康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赵进喜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 周二全天,周三上午
  
  前期病情失控,向糖尿病演化的几种情况
  糖尿病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慢性疾病。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不给以足够重视,不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就会使病情继续演化加重,逐渐从糖尿病的前期进一步向糖尿病期发展。
  *继续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极少进行体力活动;
  *抽烟、饮酒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有研究显示,与每晚睡眠7~8小时者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或多于8小时者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显著增加;
  *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压力,精神长期紧张,使得体重越来越重,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忽略病情监测和必要的中西医治疗干预,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发展为糖尿病。
  专家提示:有些患者各方面都控制得不错,也不一定能完全阻止进入糖尿病期的步伐,其确切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其体质有关。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经过严格有效的生活方式治疗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还是可以极大地阻止、延缓甚至完全逆转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发展。
  
  1:钱蔚,女,36岁,身高168cm,体重79kg,糖尿病病史3年。
  因为工作,饮食控制、药物服用都得不到保证,就别提规律运动了,上医院也是迫不得已才去一趟,或者就让别人带点儿药回去。血糖控制差,糖化血红蛋白9.3%,体重无减轻。
  专家发言:饮食、运动治疗是糖尿病病人的药物治疗基础。糖尿病是个终身疾病,长期的高血糖会严重损害全身各个脏器,不可掉以轻心。
  
  2:刘左鸣,男,74岁,身高173cm,腰围102cm,糖尿病病史15年。
  刘大爷为了减少儿女的负担,一直十分注意自己的糖尿病,主食是越吃越少,运动是越多越好,结果反而是体力越来越差,动不动就感冒。
  专家发言:刘大爷的问题是由于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追求血糖的理想控制导致的。治疗重点是保证足够热量摄入、调整运动方案、适当放宽对血糖要求,一般来讲只要能在10mmol/L以下就好了,对刘大爷来说,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更重要。
  
  持续的高血糖,全方位摧毁身体健康
  持续增高的血糖会全方位的打击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糖尿病犹如一场持续不断的完美风暴,稍不注意就会掀翻生命之舟。
  * 2~3倍:糖尿病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比非糖尿病人群高2~3倍。
  * 60%: 60%的2型糖尿病病程在20年以上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 50%:目前在西方国家进行透析的肾病患者中一半以上为糖尿病患者。约半数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有勃起功能障碍。
  * 40%:成年人中40%的足和下肢截肢为糖尿病所致。
  * 30%~50%: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30%~50%。有心理障碍者,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仅为理想水平的7成。
  
  医学解释:持续升高的血糖,会不停地招呼它的亲兄弟——高血压、高血脂,随时侵蚀着血管,导致血管狭窄,远端供血不足,逐渐引发眼睛、心脏、肾脏、脑、神经等各器官组织功能出现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导致死亡。
  
  对抗糖尿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知己就包括了解自己的状态,了解饮食、运动、药物等的作用。知彼就是要了解糖尿病会给你带来哪些危害,如果出现手脚麻木、尿中细小的泡沫增加、看东西模糊、胸口时有憋闷等情况时,您就要格外注意了。最好是定期检查全身各个器官,在症状出来前就发现它,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提示:
  *全方位的治疗
  糖尿病是一场持续不断的风暴,损害身体的各个部分,所以就要全方位的执行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包括中西医药物的正确、规律应用,进一步强化生活方式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戒烟等等,要养成如刷牙洗脸一样的习惯。
  *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全身体检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严重降低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致残、致死的根本因素。针对并发症,最有效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所以要定期全面的进行专科检查,包括眼科、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血压、血脂以及神经、血管状态等各个方面。
  
  监测的误区
  *血糖控制很好,全身检查都没有并发症就再也不去医院,也不再检查了
  权威解释——糖尿病是个终身疾病,现在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还不能完全阻断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来评估疾病的控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早上10点了,还饿着肚子去医院查空腹血糖
  权威解释——空腹血糖并不仅仅指的是没有进食,还有时间的要求,因为在早上5~8点人体分泌的各种激素最多,即使没有进食也会使血糖升高(黎明现象),而过了这个点,就不能完全反映黎明现象了,并且空腹出门会增加低血糖等事情的发生。最好就是学会使用血糖仪,自己在家先查好血糖,再告诉医生。
  *只查空腹血糖,不查餐后血糖
  权威解释——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基础血糖情况,并不能反映进食后血糖的变化。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长期没有发现,也会加速病情演变。
  
  


  药物治疗
  是对抗糖尿病的必备武器
  目标:控制血糖
  原则:谨遵医嘱,规范用药
  进入糖尿病期,单纯饮食、运动控制很难将血糖控制住,此时,各种有针对性地药物就成为病人抗击糖尿病必备的、最有力的武器。但是这些不同的“武器装备”类型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适应人群,所以,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悉听医嘱,规范治疗用药。
  
  药物治疗误区
  * 用上药物了就可以随意吃喝
  权威解释——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石,若应用药物后不控制饮食,血糖还是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一系列由于高血糖导致的并发症还是会早早来到。
  * 我已经用上药了,现在血糖控制也挺好,不需要再监测血糖,也不用再去医院了
  权威解释——当时有效的药物不一定一直有效。不检测血糖就不容易发现药物的失效,也就失去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时机,从而加速糖尿病的进程。
  * 胰岛素会成瘾,打上了就停不了
  权威解释——胰岛素不存在药瘾。现代研究发现,早期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到理想范围内,可以尽可能多的保存胰岛功能,甚至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使自身胰岛功能恢复,从而停用药物治疗。
  
  运动+饮食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
  饮食疗法
  目标:向标准体重靠拢,血糖控制平稳
  原则:根据每个人具体的病情,做到个体化,控制不同饮食成分的合理比重
  饮食方案的特别建议:
  *合并血压升高者应严格限盐限酒:
  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和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和盐腌食品。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要限制饮酒。
  *合并血脂紊乱者应选用不饱和脂肪酸食物:
  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20~25%,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保持在1:1。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选用茶油、橄榄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用于日常烹调,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纠正血脂紊乱。
  *肥胖者摄入的总热量应略低于消耗量:
  蛋白质的摄入要保证健康需要,多选用鱼、蛋、低脂奶制品、豆制品等。菜肴以蒸、煮、炖、拌等少油制法为佳。多食蔬菜、粗粮,保证三餐平均分配热量。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利于大便排出,可以防治老年性便秘;
  *儿童和妊娠妇女的饮食有其多变性、特殊性,需要请专科医生帮助制定。
  
  专家提示: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在饮食治疗中,最好的执行方式就是养成习惯,自备一套专用的碗、碟、勺。开始采用饮食治疗时应按称重法将主、副食称重,力求心中有数,逐渐形成自己的食谱。
  
  运动疗法
  目标:降低血糖,一般中等量的运动降糖作用可以持续12小时左右
  原则:每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专家提示:
  *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有氧运动、伸展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的规律性和渐进性,保证运动的安全。
  * 要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不适,可以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食物,并随身携带联系卡片,上面写明自己的病情、家人的联系电话。
  *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的病人(血糖>16.7mmol/L),或血糖波动明显的病人不宜大量运动。
  
  编辑:王金梅
其他文献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当子宫内膜不安分地待在子宫里,而偷偷跑出来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痛经?不孕?子宫内膜为什么会出逃,我们应该如何阻止?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曾令我们陌生的妇科疾病名词,正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真想不到,一贯“低调”的子宫内膜居然也会在某一天“集体造反”——不规规矩矩地待在子宫里,服从雌激素的调遣,履行它每月一次被经血冲脱的职责,却偏要溜达到
期刊
由于女性自身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她们比男性更易受到病菌感染,引发生殖道炎症。为了预防感染,拼命地洗个不停,并不是解决之道。想做一个“清洁”女人,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身体,还要掌握6个健康细节,排除“洗”的误区。    私处的自净功能是女性防病的天然屏障  女性的阴道前方是尿道,后方毗邻肛门,所以很易受到污染物感染而引发炎症。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外生殖道有着自我防御功能:双侧大阴唇自然合拢,内侧的小阴唇呈关
期刊
每天——你都会面对电脑工作一整天?  每小时——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除了方便、迅捷还伴有“电脑躁狂”、“办公病”?  每分钟——你都在想,能不能让自己的办公环境更健康、更清新?    每天,在打开电脑工作的那一刻,你也在承受着办公设施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国内外调查都表明,近几年上班族正饱受着 “办公室环境病”“办公室躁狂心态” “电脑躁狂症”的折磨,不少白领阶层的病情还十分严重。专家认为,这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牙周成形术对患者进行前牙固定修复时,牙齿本身的形态和牙周组织形态的审美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40例牙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牙周成形手术,从而使牙齿与牙周组织的关系恢复正常,在研究中选择两个时间点,即手术前和手术后一年内观察患者牙齿以及牙周组织的美学效果。结果:患者牙冠部增长,前牙龈缘线的协调性得以调整,牙龈形态色泽正常。手术后多数患者取得较好美学效果。
期刊
现代人久坐办公室,极度缺乏户外运动的生活方式无异于使骨骼处于类失重状态,使之因缺少“压力”而正在逐渐变松。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缺钙的后果, 其实钙只是为新骨形成提供了基础的元素。健康的骨头还需要经常不断的负重锻炼,通过不断施加压力刺激骨骼形成。    专家说法:很多人将骨质疏松的发生归结于缺钙,而忽视了缺少运动对骨质疏松形成的助推作用。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饮食结构、运动水平和激素变化等多方面因
期刊
指导专家/翟建军    专家简介  翟建军北京医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公派去日本大阪肿瘤中心及生殖医学中心研修,主要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擅长无创伤性手术操作,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等高难度妇科手术。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门诊地点:北京医院妇产科      提起痛经,那一阵阵说不清又止不住的疼痛,让人烦恼不已。轻的,行经头一两天小腹坠胀不适;重的,不光腹部阵阵抽搐,手脚冰
期刊
每年的节假日似乎注定要狂欢,房间里的醇酒和热舞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激情。落单的人在找伴,有伴的人又怎能辜负这美好时光?可应酬中的酒精和旅游观光后的疲劳等客观因素,同时也在影响着性福,甚至有时使已经获得的快感都消失殆尽。    爱在中途 他疲软    网名:暖水瓶,31岁,婚龄7年  QQ倾诉:我老公属于那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们家离他单位又特别远,他每天早上6:30就得起床,7点必须准时出门,否则就
期刊
有8%至9%的妇女在其一生中会患乳癌,因此乳癌是妇女最常罹患的癌症类型之一,世界各地每年都有超过100万新的乳癌新病例被确诊,每年有将近4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不过,近二三十年来,医学界加深了对肿瘤发生及增殖的理解,以单克隆抗体技术等为基础的靶向药物,已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武器”。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疗法适用于那些过度表达HER2的患者,而有25%~30%的乳腺癌病人HER2呈过度表达。因
期刊
专家简介  黄勇198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现任北京市隆福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种常见多发性皮肤病诊治、美容性皮肤病治疗及皮肤保健。    指甲可灰 ,但心不可灰!找准治疗方案,找对治疗时间,坚持到底,远离灰指甲烦恼!    穿凉鞋的季节来到,“问题指甲”浮出水面。在各种皮肤癣病中灰指甲的确是最顽固最难治的一种,许多患者在初得病时总是希望尽快把病治好,但往往是半途而废,还有些患者是治好之后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血清孕酮测定对判定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所收治的116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期<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患者最终是否发生流产将其分为流产组和保胎组,并与同期院内60例正常妊娠分娩患者组成的正常组进行比较,对这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孕酮浓度做比较分析。结果:流产组与正常组相比较组员的血清孕酮浓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