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有据可依,循证管理的证据评价是决定管理决策成效的重要部分。本文依据层次分析法,对循证管理的证据进行分解建立证据证明力层次分析模型,通过调查对循证管理的证据进行证明力评价。建立了九个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一种评价方法。
[关键词] 循证管理 层次分析法 评价 证据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一、循证管理源起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源于科学理论的推理,或者管理者管理经验的总结,管理决策应当作到有据可依,有据可循。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决策时,通常会依据个人以往的管理经验,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历史上的成功案例作为决策的证据。但是,这样的管理决策依据并非科学合理。21世纪初,源起于临床医学研究的“循证医学”范式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循证管理的发展为企业管理者的实际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循证管理是指将建立在最佳科学证据上的科学管理原理转化为组织行为。通过最佳科学证据导向的循证管理,摒弃管理者的不系统管理经验,有据可依地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循证管理弥合了企业管理理论的管理实践的鸿沟,为管理者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循证管理是一种基于最佳证据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对于证据的认识和评价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颜士梅、梅丽珍对历史上循证管理“证据”的内涵和测量进行梳理发现,循证管理的证据观从研究证据观到个体经验与研究证据结合观,再到多重证据观。[1]循证管理的证据的测量在医学研究上更为成熟,循证研究方法应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尚未成熟。根据循证医学中的证据评价研究,研究者提出证据评价方法,为循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另外,符合管理学学科特征的证据评价方法鲜有。因此,本文决定采用管理学经典的层次分析法,通过调查数据,建立符合管理学特征的证据评价模型,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二、循证管理证据的证明力评价
循证医学的奠基人讲临床医学的证据定义为:“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各种临床研究(包括防止措施、诊断、病因、预后、经济学研究与评价)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脱胎于循证医学的循证管理的证据来源于科学期刊、专家言论、企业家企业管理经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依据循证管理证据,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评价,决定是否采用证据指导管理实践。[2]
“证明力”概念脱胎于法学研究,证明力在管理学的意义是指证据对于管理实践中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具有的证明作用及其程度,证明力的评价依据证明力的评价标准。[3]李幼平等指出判断证据强度应该考虑证据的内部效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實性;外部效度,即研究结论能够推广到更广泛群体的程度。[4]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循证管理证据的证明力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构建的循证管理证据证明力构建模型,将证明力评价分解为九个因素证据来源、研究方法、证据样本大小、证据采用成本、证据采同效益、证据行业内成功率、不同行业成功率、内部认可程度、外部认可程度,分别对九个因素进行赋值。
通过专家的意见,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方式向专家学者发放问卷。收集汇总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证据证明力评价的整体情况,汇总得到的判断表如表2所示:
根据层次分析法对以上七个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一致性比例CR良好,具有满意一致性。
根据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确定各个因素对评价的权重如表3、4、5所示:
根据表中各个因素对证据证明力效力的评价内部效度的影响权重远大于外效度,说明在循证管理证据中,证据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越高,证据的质量越高。
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中,证据的可靠性和推广力大于证据的经济性和影响力,因此在证据的搜寻中,首先关注它的可靠性和推广力,再关注证据的经济性和影响力。
三级指标对证据证明力的评价中,证据来源和样本大小最为关键,同行业成功率其次。再证据搜寻中,着重考虑这三个指标。
四、研究结论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长期困扰管理者的问题是管理决策的有据可依,如何从复杂的企业管理中得到可靠的证据是管理决策的核心。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脱胎于循证医学的循证管理的证据证明力进行评价,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有效决策的手段。模型结果显示,证据的样本大小和来源决定循证管理证据的证明力。
参考文献:
[1]颜士梅,梅李珍.循证医学管理中“证据”的内涵及测量[J].软科学,2012(11):26.
[2]魏丽娟,夏水春,张景太.循证管理及应用探讨[J].管理世界, 2010(7):152- 153.
[3]拜争刚,游洁,王建成,童峰,邓巍,胡晓芳.循证管理研究中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4.
[4]张保生.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4.
[关键词] 循证管理 层次分析法 评价 证据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一、循证管理源起
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源于科学理论的推理,或者管理者管理经验的总结,管理决策应当作到有据可依,有据可循。管理者进行企业管理的决策时,通常会依据个人以往的管理经验,相关的企业管理理论,历史上的成功案例作为决策的证据。但是,这样的管理决策依据并非科学合理。21世纪初,源起于临床医学研究的“循证医学”范式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循证管理的发展为企业管理者的实际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循证管理是指将建立在最佳科学证据上的科学管理原理转化为组织行为。通过最佳科学证据导向的循证管理,摒弃管理者的不系统管理经验,有据可依地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循证管理弥合了企业管理理论的管理实践的鸿沟,为管理者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循证管理是一种基于最佳证据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对于证据的认识和评价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颜士梅、梅丽珍对历史上循证管理“证据”的内涵和测量进行梳理发现,循证管理的证据观从研究证据观到个体经验与研究证据结合观,再到多重证据观。[1]循证管理的证据的测量在医学研究上更为成熟,循证研究方法应用于管理学的研究尚未成熟。根据循证医学中的证据评价研究,研究者提出证据评价方法,为循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另外,符合管理学学科特征的证据评价方法鲜有。因此,本文决定采用管理学经典的层次分析法,通过调查数据,建立符合管理学特征的证据评价模型,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二、循证管理证据的证明力评价
循证医学的奠基人讲临床医学的证据定义为:“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各种临床研究(包括防止措施、诊断、病因、预后、经济学研究与评价)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脱胎于循证医学的循证管理的证据来源于科学期刊、专家言论、企业家企业管理经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依据循证管理证据,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评价,决定是否采用证据指导管理实践。[2]
“证明力”概念脱胎于法学研究,证明力在管理学的意义是指证据对于管理实践中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具有的证明作用及其程度,证明力的评价依据证明力的评价标准。[3]李幼平等指出判断证据强度应该考虑证据的内部效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實性;外部效度,即研究结论能够推广到更广泛群体的程度。[4]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循证管理证据的证明力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构建的循证管理证据证明力构建模型,将证明力评价分解为九个因素证据来源、研究方法、证据样本大小、证据采用成本、证据采同效益、证据行业内成功率、不同行业成功率、内部认可程度、外部认可程度,分别对九个因素进行赋值。
通过专家的意见,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方式向专家学者发放问卷。收集汇总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证据证明力评价的整体情况,汇总得到的判断表如表2所示:
根据层次分析法对以上七个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一致性比例CR良好,具有满意一致性。
根据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确定各个因素对评价的权重如表3、4、5所示:
根据表中各个因素对证据证明力效力的评价内部效度的影响权重远大于外效度,说明在循证管理证据中,证据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越高,证据的质量越高。
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中,证据的可靠性和推广力大于证据的经济性和影响力,因此在证据的搜寻中,首先关注它的可靠性和推广力,再关注证据的经济性和影响力。
三级指标对证据证明力的评价中,证据来源和样本大小最为关键,同行业成功率其次。再证据搜寻中,着重考虑这三个指标。
四、研究结论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长期困扰管理者的问题是管理决策的有据可依,如何从复杂的企业管理中得到可靠的证据是管理决策的核心。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脱胎于循证医学的循证管理的证据证明力进行评价,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了有效决策的手段。模型结果显示,证据的样本大小和来源决定循证管理证据的证明力。
参考文献:
[1]颜士梅,梅李珍.循证医学管理中“证据”的内涵及测量[J].软科学,2012(11):26.
[2]魏丽娟,夏水春,张景太.循证管理及应用探讨[J].管理世界, 2010(7):152- 153.
[3]拜争刚,游洁,王建成,童峰,邓巍,胡晓芳.循证管理研究中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34.
[4]张保生.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