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举重训练中抓举能力的提升要靠专业的训练及长久的练习,把握抓举运动项目的技术要点,对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及区别训练,从而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练习的多种方案及技巧,从而到达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业余体校 举重训练 抓举支撑能力
一、业余体校在进行举重练习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一)举重运动员的年龄普遍偏小
举重训练的适用人群是青少年群体,并且实际的举重训练队伍中,举重运动员也都是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举重运动员具有一定的举重训练基础,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年龄界限。而且由于举重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进行举重训练一般都要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导致了在业余体校中,举重运动的训练者们年龄普遍偏小。
(二)举重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差别较大
体育运动训练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这主要包括运动员的运动天赋、训练周期、关节的柔韧性、及协调能力等等,这些因素有些是运动员天生的,有些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而提升,总之业余体校对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每个队员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身体状态,所以业余体校在帮助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时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及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举重运动员的心理成熟度不一致
由于举重运动员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背景及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当他们进行业余体校时,其心理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导致在举重抓舉支撑能力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及效果,例如有些运动员的逆反心理较强,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容易使自己受伤,有些运动员的心理比较积极乐观,就会使其训练过程愉快而又有效果。
二、业余体校举重训练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方法
抓举作为整个举重动作的两大竞赛动作方式之一,其支撑能力的强弱与动作要领的规范与否将直接关乎整个举重动作是否顺利完成。
(一)全面提升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及专项素质
对于运动员而言,全面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这是队员选手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基础。通常意义上,举重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强壮的体格与灵活的运动技巧。身体素质主要有灵敏性、耐力素质和柔韧性。其中,好多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因平时酷爱运动、打篮球或乒乓球,其灵敏程度较高,这样有助于他们迅速掌控全新的举重技能,也可以省力、机敏地完成复杂而突然的任务。要训练身体的灵敏性,可以经常做倒立走和前、后滚翻等项目。
(二)保证运动员动作的协调性
一套完整的抓举动作结构与用力特点是以上拉和下蹬支撑的主体构成的连续协调动作。通过上拉,举起杠铃,在这一瞬,蹬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度是重要环节,这对顺利地抓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运动员要注意需要在短时间内发挥肌体力量的限度并持续拉高杠铃,为下蹬支撑创造提供良好的空间距离。发力的时候,要快速、充分用力地蹬腿,才会使杠铃接近髋部,杠铃与身体的重心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也能让人体最大的肌肉群在上拉过程中发挥力量的作用,如此才能为下一个步骤的动作夯实牢固的基础,进而平稳地完成下蹬支撑动作,为支撑带来必要的前提,提高了支撑能力。
(三)注意技术与力量的有机结合
提高抓举支撑能力,需要在训练中注意技术与力量的有机结合。当运动员在比赛时释放力量之后,杠铃被提升到支撑的高度上,只要杠铃的落点稍微有误差,由于力量比较薄弱,无法快速调整杠铃的位置,容易导致试举失利。要想抓举一步到位,除了专项训练外仍然要结合运动员的身体肌肉的功能力量,经腰背肌群和上肢肩带肌群的系统训练,提高自身的力量。
(四)抓举支撑能力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提高抓举支撑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近、低、快、稳。这四者是互相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提高举重成绩的根本保证。根据物理学的有关定则,依靠地面支撑的物体其重力的合力作用线距离支撑面中心越近,则稳定性也就越优良,反之,稳定性能就越差劲。所谓的“近”就是在上拉杠铃途中与预备姿势中人与杠铃重力的合力作用线要尽可能靠近身体支撑面的重心,“近”才能确保动作的平稳及平衡。
三、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中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方法
(一)重复训练,对技术精雕细刻
举重考察的是运动员平时技术的真水平,现实中每位运动员的神经系统调节控制、肌肉协调能力和悟性都有显著差异,因此,往往需要他们在训练中放平常心、细致耐心地培养悟性、领会每个动作之间的前后承接关系和教练员的指导思想,切忌心浮气躁、沉闷厌倦等对举重训练不良的情绪,在训练中改进、纠正动作要领的失误、达到量变的积累才会在一定时期后获得质的飞跃。
(二)教练员要及时观察、总结,抓住不良技术的症结
举重运动看似简单,但是要严格的年龄和身体限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和灵活性都有所下降,唯独掌握先进的技术作为夺取竞赛的法宝才会克服自身客观条件的局限,保证成绩不出现大的波动;教练员要做的就是技术方面的教授与不规范的纠正,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运动员形成稳定的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三)教练员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大都为身体尚未发育健全的青少年,他们若承受超负荷的训练强度,对其生长发育乃至身体健康都不利,教练员根据学员们这一身体特征,灵活地让其在训练一定时间后,做一些适当的提升肌肉柔韧性与双臂力量的小运动,这样既可以让运动员们紧张的心情获得松弛、转移一下训练产生的疲劳,又可让他们在训练间隙获得新的、其他的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锻炼机会,这样方能稳步提高青少年运动负荷的承受力。
参考文献:
[1] 黎进安,李健有.少年儿童举重运动员选材初探[J].成功(教育).2011.
[2] 王兴泽,胡贤豪,康辉斌.振动负荷辅助举重训练对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
摘 要 举重训练中抓举能力的提升要靠专业的训练及长久的练习,把握抓举运动项目的技术要点,对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及区别训练,从而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练习的多种方案及技巧,从而到达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业余体校 举重训练 抓举支撑能力
一、业余体校在进行举重练习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一)举重运动员的年龄普遍偏小
举重训练的适用人群是青少年群体,并且实际的举重训练队伍中,举重运动员也都是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年龄阶段的举重运动员具有一定的举重训练基础,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年龄界限。而且由于举重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进行举重训练一般都要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导致了在业余体校中,举重运动的训练者们年龄普遍偏小。
(二)举重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差别较大
体育运动训练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这主要包括运动员的运动天赋、训练周期、关节的柔韧性、及协调能力等等,这些因素有些是运动员天生的,有些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而提升,总之业余体校对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每个队员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身体状态,所以业余体校在帮助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时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及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三)举重运动员的心理成熟度不一致
由于举重运动员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背景及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当他们进行业余体校时,其心理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导致在举重抓舉支撑能力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及效果,例如有些运动员的逆反心理较强,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容易使自己受伤,有些运动员的心理比较积极乐观,就会使其训练过程愉快而又有效果。
二、业余体校举重训练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方法
抓举作为整个举重动作的两大竞赛动作方式之一,其支撑能力的强弱与动作要领的规范与否将直接关乎整个举重动作是否顺利完成。
(一)全面提升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及专项素质
对于运动员而言,全面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这是队员选手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基础。通常意义上,举重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强壮的体格与灵活的运动技巧。身体素质主要有灵敏性、耐力素质和柔韧性。其中,好多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因平时酷爱运动、打篮球或乒乓球,其灵敏程度较高,这样有助于他们迅速掌控全新的举重技能,也可以省力、机敏地完成复杂而突然的任务。要训练身体的灵敏性,可以经常做倒立走和前、后滚翻等项目。
(二)保证运动员动作的协调性
一套完整的抓举动作结构与用力特点是以上拉和下蹬支撑的主体构成的连续协调动作。通过上拉,举起杠铃,在这一瞬,蹬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度是重要环节,这对顺利地抓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运动员要注意需要在短时间内发挥肌体力量的限度并持续拉高杠铃,为下蹬支撑创造提供良好的空间距离。发力的时候,要快速、充分用力地蹬腿,才会使杠铃接近髋部,杠铃与身体的重心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也能让人体最大的肌肉群在上拉过程中发挥力量的作用,如此才能为下一个步骤的动作夯实牢固的基础,进而平稳地完成下蹬支撑动作,为支撑带来必要的前提,提高了支撑能力。
(三)注意技术与力量的有机结合
提高抓举支撑能力,需要在训练中注意技术与力量的有机结合。当运动员在比赛时释放力量之后,杠铃被提升到支撑的高度上,只要杠铃的落点稍微有误差,由于力量比较薄弱,无法快速调整杠铃的位置,容易导致试举失利。要想抓举一步到位,除了专项训练外仍然要结合运动员的身体肌肉的功能力量,经腰背肌群和上肢肩带肌群的系统训练,提高自身的力量。
(四)抓举支撑能力的训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提高抓举支撑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近、低、快、稳。这四者是互相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提高举重成绩的根本保证。根据物理学的有关定则,依靠地面支撑的物体其重力的合力作用线距离支撑面中心越近,则稳定性也就越优良,反之,稳定性能就越差劲。所谓的“近”就是在上拉杠铃途中与预备姿势中人与杠铃重力的合力作用线要尽可能靠近身体支撑面的重心,“近”才能确保动作的平稳及平衡。
三、业余体校运动员训练中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方法
(一)重复训练,对技术精雕细刻
举重考察的是运动员平时技术的真水平,现实中每位运动员的神经系统调节控制、肌肉协调能力和悟性都有显著差异,因此,往往需要他们在训练中放平常心、细致耐心地培养悟性、领会每个动作之间的前后承接关系和教练员的指导思想,切忌心浮气躁、沉闷厌倦等对举重训练不良的情绪,在训练中改进、纠正动作要领的失误、达到量变的积累才会在一定时期后获得质的飞跃。
(二)教练员要及时观察、总结,抓住不良技术的症结
举重运动看似简单,但是要严格的年龄和身体限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和灵活性都有所下降,唯独掌握先进的技术作为夺取竞赛的法宝才会克服自身客观条件的局限,保证成绩不出现大的波动;教练员要做的就是技术方面的教授与不规范的纠正,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运动员形成稳定的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三)教练员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大都为身体尚未发育健全的青少年,他们若承受超负荷的训练强度,对其生长发育乃至身体健康都不利,教练员根据学员们这一身体特征,灵活地让其在训练一定时间后,做一些适当的提升肌肉柔韧性与双臂力量的小运动,这样既可以让运动员们紧张的心情获得松弛、转移一下训练产生的疲劳,又可让他们在训练间隙获得新的、其他的提高抓举支撑能力的锻炼机会,这样方能稳步提高青少年运动负荷的承受力。
参考文献:
[1] 黎进安,李健有.少年儿童举重运动员选材初探[J].成功(教育).2011.
[2] 王兴泽,胡贤豪,康辉斌.振动负荷辅助举重训练对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