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办好开放大学”要求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要开拓新思路,将各级电大师资力量不足的劣势,通过整合、协调,形成一个整体,转化成分布式协同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 分布式;教学团队;构建;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1—0074—04
导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办好开放大学”。
按照上述目标,作为从事和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应该在“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等方面为社会和学习者提供更好地符合终身化学习需求的教学环境。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既包括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各种学习资源媒体及教学服务平台;也包括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教师、管理、技术人员队伍;还包括各级电大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理念、思想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在教学环境的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与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素质相关。尤其是要实现“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如果没有足够的教师群体提供充沛的学习资源、开展及时的教学服务,一切都是无从谈起的。
眼下,全国各级电大正在积极筹备加入中央电大组建的国家开放大学,通过建设开放大学来分担构建未来中国学习型社会的重担。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员编制限制等多种原因,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电大系统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壮大教师队伍和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以适应教育形势的新变化,成为各级电大必须面对并认真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基于网络的分布式
教师团队策略思考
由于各级电大的条件限制,不可能完全依靠新增人员来增加教师数量,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思路和途径。利用电大系统内现有的教师力量,加之整合社会兼职教师,共同构成一支统一协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的教学团队,让教师各自在不同的地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按学生需求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以此形成一个满足各个教学环节需求、能够及时服务学生、具备较高业务素质、拥有较好资源建设能力并且数量相对充沛的电大教育师资队伍,是一个较好的思路。这样一支队伍,既是虚拟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环境而存在的,又是真实分布于各级各地电大系统中的。借用计算机分布式网络系统的概念,可以把如此整合构建起来的教师团队称为分布式教学团队。在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中,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行政或人事隶属关系,但在网络教学体系中,他们有统一协调的工作安排和行动部署,通过统一构建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达到既定的教学要求,并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这个统一构建的质量保证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统一的教育理念体系
教育理念体系包含整个电大系统上下一致认同的开放教育质量保证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理念、教学内涵建设理念等各个方面。因为只有统一的教育理念体系,才能形成全体一致的质量保证指导思想,并切实贯彻实施。统一的教育理念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是质量保证的根本基础。
2. 统一的规范制度体系
规范制度体系是分布式协作教学团队得以运行的基本保障。尤其是教师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电大学校,要能够做到协同教学,必须有统一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及质量标准。规范的制度是对理念的完整表达,是质量保证体系得以运作的依据。
3. 完备的组织体系
由于分布式教学团队的教师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的一个整体,这就更需要有一个完备的组织体系来对教学过程的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协调与实施、评价与监控。依托网络平台协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4. 常态的监控评估体系
由教学信息沟通反馈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以及各级电大相应的监控机构组成。监控评估体系根据规范制度的质量标准,按照必须覆盖教学管理全过程、关键环节重点监控的原则,对教学与管理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控。
5. 完善的培训提高制度
制定并完善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措施。
二、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教学团队构建实践
基于上述策略讨论,湖北电大从2009年开始了分布式教学团队的构建与教学实践。从构建目标、理念到具体方案步骤,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在全省电大系统组建了不同层级的专业中心教研室,按学科构建了专业辅导教师团队,以形成完善的组织机构;实施基于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平台的异地实时与非实时教学,在低投入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效、长效的教师协同教学;通过基于网络的教学过程评估系统,实现监控评估的常态化。为解决全省各级电大师资队伍在某些专业上结构失衡和数量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进一步深入实践探索的途径。
1. 实践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整合省、市、县三级电大教师队伍,形成各有分工、协作配合的教学团队,并让这个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开展教学的机制。在物理形式上,教师依然分散在全省各地;在教学过程中,各地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形成一个整体。打破过去省、市、县各级电大教师分而治之的块状结构和在教学业务上的上下级关系,在全省电大系统建立起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让各地教师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构建起“分布式的教师团队协同教学”模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解决长期以来各地电大分散自治、教师力量单薄的问题。
2. 实践基础
构建分布式教学团队,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是教师总量和学科分布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从全省电大系统教师群体的分布来看,师资队伍具备以下特点:
(1)职称结构满足学科团队建设中雁阵效应要求,如图1所示。
(2)专业人员数量分布满足大多数专业教学需求,如图2所示。
这些教师分布在不同市县电大,通过省校的统一协调、整合,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学科人才分布满足教学需求、总体数量充沛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是实施分布式教师团队协同教学实践的基础。
3. 实践内容
分布式团队协作教学的运行机制是“统一意志、标准化导学、三级交融、评估常态”。所谓“统一意志”,就是在全省电大系统树立“办大学”的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形成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所谓“标准化导学”,就是制定各级电大教师网上导学基本要求,统一教学环节实施标准,形成统一的教学规范制度体系;所谓“三级交融”,就是由省、市、县三级电大的教师按需组成中心教研室,构建课程教学团队,实现各地电大教师力量的互补与共享,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所谓“评估常态”,就是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实施定期、常态的教学过程评估,实时监控各地教学环节落实情况,及时沟通反馈教学信息。
4. 实践效果
(1)师资队伍共享化
项目实施后,分布在省、市、县三级电大的教师按照课程组成团队,各门课程教学任务分别由团队中的不同教师承担;统一协调省校“电大在线”的教师访问授权,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系统向全省学生进行直播授课、在“电大在线”课程论坛上开展网上师生互动答疑、通过远程接待中心的热线电话为学生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共同开展资源建设等,团队中各位教师负责的教学范围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某个教学点而是面对全省电大系统。各地电大分散自治、教师力量单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初步得以解决,优质教师资源实现了共享化。
(2)教学过程协作化
在物理形式上,教师分布在全省各地各级电大,在教学过程中,各地教师在中心教研组的组织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等媒介紧密联系。各有分工,协作配合,专业上互为补充,相互配合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
(3)导学环节标准化
通过对教师导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规定,强化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要求,完善监督机制和考核标准。导学环节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省校、市州电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教学基本规律,定时、定量完成规定的“标准化教学动作”,制定实施教学各环节的标准化指标,保证教学过程的时效性和及时性;二是要求各级电大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联动配合,紧密协作,使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能够相互衔接、形成整体,落到实处;三是围绕学生学习需求,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等媒体进行及时的教学引领和辅导,开展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导学。
(4)监控评估常态化
在完善教学督导机制,形成监控体系方面采用的做法是:①加强对团队教师教学过程的督导。通过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上增加教师教学行为监控提醒功能,对教师超过3天没有回帖的学生提问,系统以手机短信方式自动向任课教师发送短信,提醒教师及时上网回复。②教学评估常态化。省校每两个月一次通过网络评估软件对全省各地电大系统网上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评估,实施常态化的监控,以此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落实。
(5)教师培训经常化
利用网络平台和中心教研室组织体系,各级电大经常性的组织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内容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各级电大教师在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让教师群体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知识,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助推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思考
1. 存在的不足
(1)教师教学工作统一协调难度大。
教师团队建设的难点在于,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各级电大教师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与人事管理机构,因此其在团队中教学任务的统一协调难度较大。如果教师本人没有团队协同教学的意识或理念,同时又得不到当地学校的政策支持,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2)机制、制度形成的诉求不同
在协同教学的机制建立、制度形成等方面,各级电大从自身的办学功能属性、教学工作安排需求等各个方面考虑,都有各自不同的诉求。 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尤其是形成统一的质量意识、师资共享共用意识,以此建立协同教学机制和有效管理制度依然是今后整个电大系统在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过程中,整合教师队伍力量、加强内涵建设等方面必须深入研究并尽快解决的首要任务。
2. 改进的思考
(1)各级电大之间需要进一步培育并建立协同教学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也就是一种办“大学”的思想理念。各级电大要把眼光放到联合办“大学”的战略高度上,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自身局部小范围的眼前利益。对于电大系统而言,教学团队建设尤其需要有 “大学”的意识。在这所“大学”里面,教师只有工作所在位置和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责任、义务和权利的不同。各级电大只有在办学思想、教学过程、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形成统一意志、统一思想,才能自觉地在办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发挥优势。
(2)明确教学团队的任务
明确教学团队任务就是要研究教学内容,解决教学生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要研究什么是当前社会的需要,什么是人们对终身教育的需要,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即教学适应性的变革问题;研究怎样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的人才,怎样开展有针对性的终身教育,在这当中人们对教学内容到底有哪些自身的需求——即教学针对性的变革问题。
(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要载体,大力加强团队建设。
通过建设精品课程,可以促进专业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带动教材和网络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因此可以说,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既是一流师资队伍的形成过程,也是优秀教学团队构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金彦红. 网络支持的教师校际协同教学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
[2] 刘选. 建设开放大学: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0).
[3] 胡志金. 远程学习策略的构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0,(03).
[4] 樊文强,刘晓镜. 美国高校网络教育组织模式的多样性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0,16(2).
收稿日期: 2011-10-15
作者简介:杨宏宇,副教授,湖北广播电视大学(430073)。
责任编辑 三 川
【关键词】 分布式;教学团队;构建;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1—0074—04
导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办好开放大学”。
按照上述目标,作为从事和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应该在“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等方面为社会和学习者提供更好地符合终身化学习需求的教学环境。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既包括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各种学习资源媒体及教学服务平台;也包括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教师、管理、技术人员队伍;还包括各级电大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理念、思想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在教学环境的建设中,教师队伍建设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都与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素质相关。尤其是要实现“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如果没有足够的教师群体提供充沛的学习资源、开展及时的教学服务,一切都是无从谈起的。
眼下,全国各级电大正在积极筹备加入中央电大组建的国家开放大学,通过建设开放大学来分担构建未来中国学习型社会的重担。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员编制限制等多种原因,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电大系统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壮大教师队伍和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以适应教育形势的新变化,成为各级电大必须面对并认真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基于网络的分布式
教师团队策略思考
由于各级电大的条件限制,不可能完全依靠新增人员来增加教师数量,因此需要有更多的思路和途径。利用电大系统内现有的教师力量,加之整合社会兼职教师,共同构成一支统一协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的教学团队,让教师各自在不同的地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按学生需求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以此形成一个满足各个教学环节需求、能够及时服务学生、具备较高业务素质、拥有较好资源建设能力并且数量相对充沛的电大教育师资队伍,是一个较好的思路。这样一支队伍,既是虚拟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环境而存在的,又是真实分布于各级各地电大系统中的。借用计算机分布式网络系统的概念,可以把如此整合构建起来的教师团队称为分布式教学团队。在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中,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行政或人事隶属关系,但在网络教学体系中,他们有统一协调的工作安排和行动部署,通过统一构建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达到既定的教学要求,并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这个统一构建的质量保证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统一的教育理念体系
教育理念体系包含整个电大系统上下一致认同的开放教育质量保证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理念、教学内涵建设理念等各个方面。因为只有统一的教育理念体系,才能形成全体一致的质量保证指导思想,并切实贯彻实施。统一的教育理念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是质量保证的根本基础。
2. 统一的规范制度体系
规范制度体系是分布式协作教学团队得以运行的基本保障。尤其是教师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电大学校,要能够做到协同教学,必须有统一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及质量标准。规范的制度是对理念的完整表达,是质量保证体系得以运作的依据。
3. 完备的组织体系
由于分布式教学团队的教师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的一个整体,这就更需要有一个完备的组织体系来对教学过程的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协调与实施、评价与监控。依托网络平台协同实施各项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4. 常态的监控评估体系
由教学信息沟通反馈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以及各级电大相应的监控机构组成。监控评估体系根据规范制度的质量标准,按照必须覆盖教学管理全过程、关键环节重点监控的原则,对教学与管理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控。
5. 完善的培训提高制度
制定并完善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措施。
二、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教学团队构建实践
基于上述策略讨论,湖北电大从2009年开始了分布式教学团队的构建与教学实践。从构建目标、理念到具体方案步骤,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在全省电大系统组建了不同层级的专业中心教研室,按学科构建了专业辅导教师团队,以形成完善的组织机构;实施基于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平台的异地实时与非实时教学,在低投入的基础上,实现了高效、长效的教师协同教学;通过基于网络的教学过程评估系统,实现监控评估的常态化。为解决全省各级电大师资队伍在某些专业上结构失衡和数量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进一步深入实践探索的途径。
1. 实践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整合省、市、县三级电大教师队伍,形成各有分工、协作配合的教学团队,并让这个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开展教学的机制。在物理形式上,教师依然分散在全省各地;在教学过程中,各地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形成一个整体。打破过去省、市、县各级电大教师分而治之的块状结构和在教学业务上的上下级关系,在全省电大系统建立起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让各地教师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构建起“分布式的教师团队协同教学”模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进而解决长期以来各地电大分散自治、教师力量单薄的问题。
2. 实践基础
构建分布式教学团队,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是教师总量和学科分布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从全省电大系统教师群体的分布来看,师资队伍具备以下特点:
(1)职称结构满足学科团队建设中雁阵效应要求,如图1所示。
(2)专业人员数量分布满足大多数专业教学需求,如图2所示。
这些教师分布在不同市县电大,通过省校的统一协调、整合,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学科人才分布满足教学需求、总体数量充沛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是实施分布式教师团队协同教学实践的基础。
3. 实践内容
分布式团队协作教学的运行机制是“统一意志、标准化导学、三级交融、评估常态”。所谓“统一意志”,就是在全省电大系统树立“办大学”的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形成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所谓“标准化导学”,就是制定各级电大教师网上导学基本要求,统一教学环节实施标准,形成统一的教学规范制度体系;所谓“三级交融”,就是由省、市、县三级电大的教师按需组成中心教研室,构建课程教学团队,实现各地电大教师力量的互补与共享,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所谓“评估常态”,就是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实施定期、常态的教学过程评估,实时监控各地教学环节落实情况,及时沟通反馈教学信息。
4. 实践效果
(1)师资队伍共享化
项目实施后,分布在省、市、县三级电大的教师按照课程组成团队,各门课程教学任务分别由团队中的不同教师承担;统一协调省校“电大在线”的教师访问授权,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系统向全省学生进行直播授课、在“电大在线”课程论坛上开展网上师生互动答疑、通过远程接待中心的热线电话为学生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共同开展资源建设等,团队中各位教师负责的教学范围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某个教学点而是面对全省电大系统。各地电大分散自治、教师力量单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初步得以解决,优质教师资源实现了共享化。
(2)教学过程协作化
在物理形式上,教师分布在全省各地各级电大,在教学过程中,各地教师在中心教研组的组织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等媒介紧密联系。各有分工,协作配合,专业上互为补充,相互配合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
(3)导学环节标准化
通过对教师导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规定,强化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要求,完善监督机制和考核标准。导学环节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省校、市州电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教学基本规律,定时、定量完成规定的“标准化教学动作”,制定实施教学各环节的标准化指标,保证教学过程的时效性和及时性;二是要求各级电大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联动配合,紧密协作,使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能够相互衔接、形成整体,落到实处;三是围绕学生学习需求,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等媒体进行及时的教学引领和辅导,开展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导学。
(4)监控评估常态化
在完善教学督导机制,形成监控体系方面采用的做法是:①加强对团队教师教学过程的督导。通过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上增加教师教学行为监控提醒功能,对教师超过3天没有回帖的学生提问,系统以手机短信方式自动向任课教师发送短信,提醒教师及时上网回复。②教学评估常态化。省校每两个月一次通过网络评估软件对全省各地电大系统网上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评估,实施常态化的监控,以此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落实。
(5)教师培训经常化
利用网络平台和中心教研室组织体系,各级电大经常性的组织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各种内容的业务培训,尤其是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各级电大教师在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让教师群体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知识,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助推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思考
1. 存在的不足
(1)教师教学工作统一协调难度大。
教师团队建设的难点在于,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各级电大教师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与人事管理机构,因此其在团队中教学任务的统一协调难度较大。如果教师本人没有团队协同教学的意识或理念,同时又得不到当地学校的政策支持,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2)机制、制度形成的诉求不同
在协同教学的机制建立、制度形成等方面,各级电大从自身的办学功能属性、教学工作安排需求等各个方面考虑,都有各自不同的诉求。 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尤其是形成统一的质量意识、师资共享共用意识,以此建立协同教学机制和有效管理制度依然是今后整个电大系统在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过程中,整合教师队伍力量、加强内涵建设等方面必须深入研究并尽快解决的首要任务。
2. 改进的思考
(1)各级电大之间需要进一步培育并建立协同教学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也就是一种办“大学”的思想理念。各级电大要把眼光放到联合办“大学”的战略高度上,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自身局部小范围的眼前利益。对于电大系统而言,教学团队建设尤其需要有 “大学”的意识。在这所“大学”里面,教师只有工作所在位置和分工的不同,而没有责任、义务和权利的不同。各级电大只有在办学思想、教学过程、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形成统一意志、统一思想,才能自觉地在办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发挥优势。
(2)明确教学团队的任务
明确教学团队任务就是要研究教学内容,解决教学生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要研究什么是当前社会的需要,什么是人们对终身教育的需要,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即教学适应性的变革问题;研究怎样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的人才,怎样开展有针对性的终身教育,在这当中人们对教学内容到底有哪些自身的需求——即教学针对性的变革问题。
(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要载体,大力加强团队建设。
通过建设精品课程,可以促进专业学科建设。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带动教材和网络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因此可以说,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既是一流师资队伍的形成过程,也是优秀教学团队构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金彦红. 网络支持的教师校际协同教学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
[2] 刘选. 建设开放大学:西部电大的路径选择[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0).
[3] 胡志金. 远程学习策略的构建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0,(03).
[4] 樊文强,刘晓镜. 美国高校网络教育组织模式的多样性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0,16(2).
收稿日期: 2011-10-15
作者简介:杨宏宇,副教授,湖北广播电视大学(430073)。
责任编辑 三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