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设计的探析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桥梁工程在我国是连接不同区域之间的重要纽带,但由于我国很多区域处于地震带上,对桥梁的抗震性能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在设计之初做好抗震设计,提升桥梁工程的抗震性能。论文分析了地震对桥梁的影响,探究了桥梁工程中桥梁抗震设计的关键点,提出了抗震设计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荷载;关键点
  0 引言
  减震设计的关键作用在于有效消除桥梁结构中聚集的能量,消除介质为减震支座、阻尼器等,以此减少桥梁在震动作用下产生的负面问题,增强桥梁主体结构抗震能力。为此,在开展桥梁设计工作时,应尽可能地控制桥梁位移问题,加强桥体结构保护效果。
  1 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力巨大,当出现地震后,会对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其他方面造成极大影响,具体表现为:(1)会对地基产生破坏。当地震发生后,地基是最先遭受冲击的部分,如果桥梁工程的地基土质松软,对地基的破坏力会更大。(2)会对桥墩产生破坏。在发生地震后,桥墩会在地震波的影响下出现偏移,这时就会剪断支座锚栓,极有可能造成桥段断裂或者桥梁坍塌。(3)会对桥梁支座产生破坏。当地震发生时,地震的破坏力会得到支座的阻挡与消除,虽然支座能对桥梁主体进行保护,但支座被破坏后,也会发生落梁的问题。所以,需要做好抗震设计,降低地震产生的破坏。
  2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思想
  (1)强度设计理论思想。这种是桥梁抗震设计最初的设防思想,设计中仅考虑了地震力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体现了结构对强度的要求,而对结构的损伤却无法有效控制。虽然也采用了一定的构造措施保证延性设计,但是局限性较大。(2)位移设计理论思想。这种是直接以控制目标位移作为抗震设计的参数,使结构本身能够抵抗地震时的位移,从而在地震作用下,控制结构的位移。(3)性能设计理论思想。这种是我国现行规范采用基本抗震设计思想。《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中提出三水平抗震设防思想。在桥梁结构设计寿命周期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是很大,完全都按照罕遇强地震进行结构设计显然不经济。我们既希望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安全可靠,又希望结构设计经济合理,寻找二者之间的优化平衡。
  3 桥梁抗震设计的措施
  3.1 地震荷载
  地震荷载的分析包含的内容众多,需要对所在地区的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确定,同样,也要对抗震设计程度进行确定。在设计期间,桥梁的抗震程度较高,一般要高出1度。在设计期间,要增加挡块,方向为横向与竖向,而且要将橡胶垫片进行加装,在提升桥梁结构延展性期间,可以对集中部位的钢筋進行适当增加。假设桥梁工程项目为7度区的高速公路,对桥梁的规格确定为B类,这时可以设地震的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别为7度、0.10g、0.45 s。确定出桥梁的墩高为57.5 m,又由于桥墩的高度超出30 m,已经不再是规则的桥梁,所以,对于桥梁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MM/TH法对抗震要求进行设计。
  3.2 性能为核心的抗震设计
  抗震性能具体指桥梁工程结构在承受地震力时,地震力具有不规律性,桥梁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预期对抗地震力的目标性能。应设计目标范围,对受损情况予以控制,保障桥梁工程在地震完成时,其交通性、安全性能够继续保持。性能为核心的抗震设计的应用优势在于:从宏观视角保障抗震设计可行性,完成定性向量化目标的过渡,调整抗震设计的核心价值。由保障桥梁工程安全性,转化为各类地震作用桥梁工程性能建设目标,以此借助多重设计视角、多层次抗震设计元素,最大程度地保障桥梁工程结构稳定,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负面应用。桥梁工程结构性能的建设预期内容,具体表现如下:(1)针对地震危险因素采取科学定义确定方式。(2)针对桥梁工程结构在各类地震灾害作用下有可能性形成损坏、性能降低等问题,确定桥梁工程结构建设形式,保障其震后使用的有序性。(3)抗震性能设计包括多种方法,具体表现为承载力确定、位移控制、能量设计等。
  3.3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
  增量动力分析(IDA)指的是持续调整每个地震波的具体振幅,从弹性阶段一直持续到屈服阶段,然后从弹塑性阶段再次持续到结构破坏状态,然后对结构当中的不稳定状态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当中,执行了非常多非线性动力学的分析。面对不同地震级别,该方法可以反映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包含结构的强度、变形过程以及刚度等。在实施IDA方法中,需要选择一些具备代表性的地震波。确定结构状态变形以及地面强度之后,利用地震加速度的调整,实施时程分析。生成的时间历史分析曲线属于IDA曲线,该曲线在分析中可以利用需求以及容量系数方法等完成性能评估。通过研究可以表明,IDA方法可以与Pushover分析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结合,这样才会使得钢结构的具体抗震性能评估具备有效性。
  3.4 桥梁抗震设计方案分析
  (1)概念设计。根据以往的抗震经验,在设计时需要获取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思路,为桥梁结构设计的方案及细节确定提供支持。(2)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的改变。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在不断创新变化,在设计期间需要考虑地震的特征以及其他特征。(3)多阶段设计方法。抗震设计工作在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不同结构、不同概况地震等的作用下,需要在设计时分为多个阶段,这样才能够实现从单一阶段设计到多阶段设计方法的转变。(4)根据性能设计。强度虽然是抗震能力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指标,主要是由于在强震下材料的弹塑性会发生改变,在塑性阶段消耗地震能力的大小及变形情况,可以对发生破坏的情况进行判断。在抗震设计时,需要对抗震性能进行判断,这样才能确保设计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3.5 减隔震技术的适用性
  在开展桥梁工程减震设计期间,应科学确定减隔震技术的适用范围,此技术不宜应用在软土路基工程中。在软土路基的作业环境中,地基与桩基之间产生的侧向刚度不足,将会引起桥梁工程形成较长的地震周期。在此情况下,如若使用减隔震技术,将会造成较为严重桥梁工程坍塌现象。此技术较为适宜应用在较高刚性能力桥墩工程中,能够减少地震在桥梁工程中产生的负面作用,有效分离桥梁上部与桥墩两者运动,保障桥梁振动周期的延长效果,减少地震作用对桥梁结构产生的破坏。
  4 结束语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区域处于地震带上,对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极大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地震造成的破坏,需要做好抗震设计,所以需要做好桥梁结构、支座刚硬度、桥墩长度等的设计与计算,确保抗震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在设计期间需要重点关注一些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为抗震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确保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习强.桥梁抗震设计及减隔震技术应用[J].交通世界,2018(12):108-109+117.
  [2]贾旭东.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北方交通,2018(3):9-11+15.
  [3]钟长伟.小半径曲线连续刚构桥梁的简化抗震设计计算[J].广东公路交通,2017,43(6):27-32.
  [4]杨俊宁.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及抗震加固技术[J].四川水泥,2017(12):54.
  [5]李建中,管仲国.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发展:从结构抗震减震到震后可恢复设计[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12):1-9+59.
其他文献
摘 要:人工判别病害有较大的工作量、达不到较高效率等问题在桥梁检测中比较常见,本研究基于RC(钢筋混凝土)桥梁初步探讨了桥梁病害检测中机器学习的应用。围绕钢筋混凝土桥梁应用桥梁病害的现有检测方法、机器学习研究进展及机器学习方法等方面展开相关探讨,结果显示,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桥梁病害检测方法可从病害图像中自动提取病害相应特征,对病害进行分类并准确定位,为病害自动化检测提供了具体应用场景,对于提高桥梁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建设水平,本文首先探讨了隧道失稳机理和常见支护形式,随后提出来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原理,并以某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以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评价指标来分析其支护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隧道支护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公路隧道;支护体系;协同作用;加固效果  0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也日益加快。在公路建设期间,为了提高公路指标、
期刊
摘 要:预防性养护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缓路面破坏有良好效果。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技术,阐述了电磁感应加热和微波加热两种加热诱导沥青路面自愈合技术的原理以及这两种技术在沥青路面预养护应用中的优势与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预养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养护;养护措施  1 沥青路面预养护的重要性  在行车荷载以及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沥青路面难免会出现一些损坏。刚开始的时候
期刊
摘 要:地震发生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桥梁倒塌破坏,会造成城市交通生命线的中断,阻碍了救援,损失了经济。为了能够建立安全、经济、可靠的抗震设计,文章首先介绍了桥梁抗震设计理论以及既有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研究,并提出了桥梁减隔震技术。  关键词: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减隔震技术  0 引言  由于我国地处太平洋地震带与亚欧地震带之间,地震相对而言更为频发。地震作用会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受到损坏,桥梁出现裂缝
期刊
摘 要:城市化建设促进了道路交通的发展,我国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因此大量城市中开始建设互通式立交桥,保障交通通畅。本文简单阐述了互通式立交桥的概念,又分析了此种桥梁设计的重要性,研究了设计工作的落实要点之后,又提出了在后续互通式立交桥梁设计过程中能够投入使用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道路桥梁;互通立交桥;桥梁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处于稳定提升的趋势,未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深入,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迎来了持续发展时期,机电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因为现实中有着较大的施工困难性,再加上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为了能够保证机电工程项目有效进行,获取到预期理想的施工效果,就必须对其实施详细的检测,鉴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提升机电工程水平,为交通运输过程更具稳定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交通运输;机电工程;检测;预防  0 引言  
期刊
摘 要:桥面铺装是指铺筑在主梁行车道板上的行车道结构层,其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桥面铺设可以帮助桥面板分担来自车辆的压力,其二则是可以联结主梁并帮助主梁承担部分受力。总之,桥面铺设既可以减少桥面所受到的损害也可以承担桥面的部分受力,是桥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针对桥面铺设结构的受力机理和设计理念进行研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桥面铺装;受力机理;设计理念  0 引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进步,公路建设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原料因其易加工、成本低,且拥有杰出的耐久性、整体性、可塑性等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然而,水泥混凝土路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其他元素作用下也会暴露出各种问题。为了使路面正常通行,公路管理部门和施工方就必须时刻关注路面质量状况,对路面病害进行预防治理,并对路面进行养护。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公路建设工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经济飞快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道路交通量日益增长。人们对车辆在道路上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路基是道路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了道路后期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文根据当前社会道路施工状况,简要分析了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工程施工基础技术以及对道路路基的质量管控措施。  关键词: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1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基础要点 
期刊
摘 要:公路桥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但其施工环境较为特殊,受现场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方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易诱发质量问题,不利于桥梁的正常施工以及高效使用。鉴于此,文章以公路桥梁桩基施工为背景,重点围绕其常见故障和处理技术两个层面的内容展开探讨。  关键词:路桥工程;桥梁桩基;常见故障;处理技术  公路桥梁桩基的施工具有复杂化、难度高的特点,施工期间容易出现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