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教材的关键:团队+内容

来源 :出版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打造精品教材是教育类出版社共同面对的难题。只有打造强有力的作者团队、编辑团队、营销团队和培训团队,各团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明晰好教材的标准、明确各团队的权利与义务、合理设计流程,才能打造内容过硬的精品教材。要做到这些,教育出版必须谨记使命,以培养教师和学生为己任,心怀教育大业、心系国家未来。
  [关键词] 教育出版 教材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3-0048-04
  The Key to Creating Excellent Textbooks: Teams + Content
  Ma Minghui
  (Educa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How to create excellent textbooks? This is the common problem of the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create some powerful teams, including the author teams, the editor teams, the marketing teams, and the training teams. These teams must work together, and comprehend the standards of excellent textbooks, and understand the rights and duties, and design the procedures reasonably. For the sake of achieving these goals,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ave to remember its mission, an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its own duty. It must have a passion for education, and keep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in mind.
  [Key words] Educational publishing Textbook Elementary education
  在一綱多本的政策背景下,在政府采購的政策支持下,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家出版社纷纷涉足教材出版,尤其是基础教育教材出版。殊不知教材出版并非易事,尤其是如何打造精品教材,更是教育类出版社共同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打造精品教材,要从打造团队开始。
  1 打造团队
  打造精品教材,首先要打造强有力的作者团队、编辑团队、营销团队和培训团队。
  1.1 打造作者团队
  基础教育教材说到底是一种文化产品。既然是产品,就必须质量过硬,经得起检验,这样才能赢得客户——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怎样才能研发出质量过硬的基础教育教材?当然要依靠作者团队。
  很多人都以为,对出版社而言,只需选好主编,再由主编“招兵买马”组建编写队伍,作者团队很容易便形成了。真的是这样吗?不妨以做蛋糕打个比方。若蛋糕师不懂各种配料的成分、不懂混合后的口味、不懂颜色搭配、不懂添加剂的用量标准等,那么他烹制出的蛋糕有谁爱吃、有谁敢吃?基础教育教材的研发亦是如此,其作者团队必须做到懂法、懂事、懂人、懂理、懂书。懂法,即懂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教材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懂事,即懂做事规律,保证教材编写进度合理;懂人,即懂学生,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儿童逻辑;懂理,即懂学科理论建设、学科发展趋势,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学科逻辑;懂书,即懂写作规律,保证教材的可读性。
  能够完全做到“五懂”的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那么这样的作者团队如何组建?俗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版社应面向世界,广纳人才,充分挖掘并利用人力资源,使各种人才互相搭配、优势互补。具体来说,打造作者团队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确定主编,再确定其他作者,即“自上而下”。这种方式较为传统,成功的关键在于主编人选的确定。主编人选除了应符合“五懂”要求,还应具备人品正直、号召力强等基本素质。主编确定后,其他作者人选按照“五懂”要求由主编和出版社共同商定,可在这五个方面各有长短、互为补充。另一种是先确定作者,再由所有作者推选主编,即“自下而上”。这种方式目前并不多见,因为多数出版社认为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作者比选一位主编要难得多。其实不然,虽然从数量上看,选定作者要难一些,但是,因为对作者的要求不似对主编那般苛刻,所以其选择难度并不甚于对主编的选择难度。而且,以这种民主方式确定的主编,其人品、能力、学术水平等容易服众。
  1.2 打造编辑团队
  很多人认为,研发教材主要是作者的事情,与编辑无关或关系不大。事实恰恰相反。如前所述,教材是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的所有者是出版社而非主编或作者,主编或作者的角色是重要的研发者之一。那么,谁来引导主编或作者研发符合出版社发展方向、出版理念、与市场需求和师生需求相契合的教材,谁作为出版社的代表把控产品质量?无疑是编辑。因此,编辑团队建设是教材研发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按照工作性质,编辑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和数字编辑三类。文字编辑不仅负责教材的内容,而且负责整个流程的掌控以及配套产品的开发等;美术编辑负责版式、图片等;数字编辑负责根据教材内容开发相关的数字产品。不难看出,在教材研发中,以文字编辑为主,文字编辑是龙头,是核心;以美术编辑和数字编辑为辅,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材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文字编辑必须对自己肩上的重担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必须具有极强的历史责任感;必须着眼于教材的综合性、立体化发展,具有“大”教材观;必须具有非凡的统筹能力,以使各环节沟通顺畅、高效合作;必须具有灵敏的职业嗅觉和高度的市场意识,以确保教材的高水准、高认可度[1]。
  从图书性质来说,教材一般是图文书。因此,对于教材,美术编辑的作用并不似对于纯文字书那般可有可无。美术编辑应对整套教材的风格做出设想,使其自成体系;应全面规划并经营图书版面,使其清新自然并具有高可读性,使儿童爱读、会读并获得美的享受;应斟酌图片选用及布局,使图文配合相得益彰,使儿童理解图片隐含的意义,学会读图。
  目前,电子课本已不是新鲜事物,电子书包也随处可见,教材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教材。在教材借助数字化介质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编辑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字教材并不是把纸质教材的内容电子化或网络化,而是通过资源整合丰富教材的内涵、扩大教材的外延,使儿童获得对事物的概念性理解。因此,数字编辑必须认同教材的编写理念,使数字教材不至于流于形式;必须理解教材内容,选用恰当的方式呈现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内容。
  当然,不能奢求编辑一开始就达到这些要求,但他们应在被培养之后达到这些要求。那么,出版社应该如何对编辑进行培养,从而打造基本功过硬的编辑团队呢?第一,重视编辑培训,既包括新编辑培训,又包括老编辑培训;既包括针对编辑工作的共性进行的培训,又包括根据编辑类型进行的个性化培训。第二,提供各种机会使编辑走专业化发展之路[2],其中既包括编辑出版专业发展机会(如参加编辑出版类会议、比赛、评奖、课题研究等),又包括学科专业发展机会(如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进行学术研究等)。第三,通过相应的机制促使编辑深入了解并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入参与教材编写全过程,钻研国内外相关教材。第四,以读书会等形式鼓励编辑多读书、读好书。其中四类书必不可少:一是教育类图书,可使编辑了解教育前沿,掌握教育规律;二是学科类图书,可使编辑了解学科发展概况、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三是编辑出版类图书,可使编辑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捕捉选题生长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四是经管类图书,可使编辑开阔眼界,实现从编辑到出版人的蜕变。
  1.3 打造营销团队
  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事实上,很多产品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教材便是如此。再好的教材,不推介、不宣传,无人知晓,也不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营销团队的作用不可小觑。
  如今的营销与往日大不相同,仅凭营销人员三寸不爛之舌和酒桌上的“海量”,已難以使客户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而非别人的产品。若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想客户之所想,而且要想在客户前面。
  对于基础教育教材而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拥有教材使用的决定权,是直接客户端;广大中小学师生拥有教材的使用权,是间接客户端。因此,营销人员应关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师生两方面的需求,应对地方教育概况做到心中有数,包括教育水平、教育经费等;应了解当地师资水平、生源情况、师生比等信息。更重要的是,营销人员应熟悉教材,知道教材的特点与优点,明晰教材与当地教育情况的契合度,了解教材对师生发展所起的其他版本教材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样的营销人员该如何培养?这样的营销团队该如何构建?首先,根据各人的长处及兴趣,将营销人员分为研究型、推介型和服务型三类。其次,对三类营销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对于研究型营销人员,应提供机会使其与作者团队、编辑团队深入接触,同时提供机会,使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广大师生广泛联系,使其从营销的角度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师生、研究教学、研究教育。对于推介型营销人员,应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提高其营销技能。对于服务型营销人员,应通过培训、制度建设等措施,增强其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做好教材的售后服务。最后,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加强三类营销人员的沟通,实现信息无缝对接。
  1.4 打造培训团队
  有人说,出版社应从出版商向服务商转型[3]。从某种角度看,这话不无道理。如今,大家无论购买什么商品,一是看质量,二是看服务,甚至有时会略牺牲质量,更看重服务。对于教材来说,售前服务即宣传推介,各家出版社都会做到极致,因此关键在于售后服务,如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针对教师的培训,因此培训者应了解教师,熟知其专业背景、教学水平等情况;教师培训的内容是教材,因此培训者应了解教材,掌握教材编写理念、设计意图等;教师培训是培训的一种,因此培训者应灵活变换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技能,使培训如甘霖滋润教师的心田。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培训团队?首先,作者应成为培训团队中的骨干力量,因为他们对教材最熟悉;其次,应依靠各地教研力量,因为他们对教学最熟悉;再次,应吸纳一线优秀教师,因为他们对课堂、对学生最熟悉;最后,编辑是培训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是联结作者、教研员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这四者有所交叉,互为补充。
  2 打造内容
  虽说有时人们会略牺牲质量而更看重服务,但若质量相差悬殊,服务再到位也是不行的。因此,对于教材出版,内容是关键。如何使教材内容具有明显优势,使教材质量经得起检验?这需要上述几大团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首先,明晰好教材的标准。何谓好教材?一要理念好,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二要设计好,框架设计应反映编写理念,具体活动设计应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图文版式设计应符合美学要求等;三要可读性好,应使儿童有读下去的兴趣和愿望;四要系统性好,应做到本套教材纵向(年级之间)、横向(各章或单元之间)紧密联系、自成体系,与同年级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互为补充,与同学科其他学段之间上下衔接;五要符合性好,应做到符合国情、符合地方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师生实际。   其次,明确各团队的权利与义务。要打造“五好”教材,必须充分发挥各团队的力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团队都要对教材内容负责,但各团队的工作又有所侧重。作者团队侧重内容设计与编写,需对国内外相关学科教材、上下学段教材进行研究,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以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编辑团队侧重从编辑出版、教育規律、教学实际等方面对内容进行全面审视,同时负责与各团队的沟通、各环节的统筹。营销团队侧重从地方教育现状的角度提供意见和建议。培训团队侧重从地方师资水平、生源情况等方面提供意见和建议。
  第三,合理设计流程。对于任何一件事情而言,流程设计都至关重要,打造教材内容亦是如此,可参考的大致流程如图1所示。
  文字编辑和作者团队共同讨论、确定教材的编写理念,完成框架设计、活动设计及具体的内容编写;然后稿件交给美术编辑,美术编辑进行版式设计、图文搭配,并对内容提出意见及改进建议;接着稿件交还给文字编辑和作者团队,他们进行图文调整,初稿完成;营销团队和培训团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初稿提出意见和建议;文字编辑和作者团队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继续修改,完成修改稿;此时稿件交给数字编辑,他们从数字出版的角度对教材提出意见和建议;文字编辑和作者团队继续修改,修改后进行试教,根据试教结果再次修改。至此,第一轮内容修改完成。第二轮修改,即从图1的流程②开始,将第一轮修改完成的稿子交给美术编辑,他们继续对内容提出建议,至流程⑦结束。第三轮、第四轮……各轮修改如此循环。
  3 教育出版的使命——人的培养
  文化传承是各类出版共有的使命。文化如何得以传承?自然是靠人。对教育出版而言,人的培养是神圣使命。如前述,出于教材出版的需要,出版社要对编写者、培训者、员工进行培养,但此处所言并非这些出版社直接培养的对象,而是指出版社肩负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很多出版社并未意识到这类培养对象,但这类对象才应是出版社重点培养的对象,因为他们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教师,作为教育者,利用教材教书育人、使文化得以传承,是职责所在。因此,出版社应以教材为媒介培养教师,使其将入职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入职后的教学实际,使其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进而理解教育。出版社对教师的培养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第一,教师培训,包括通识教育培训、教材培训、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等种类,区分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级别,设置大型、中型、小型等不同类别;第二,优质课评选,即针对本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进行优质课评选,可以有说课、讲课等形式,安排评课、互动等环节;第三,演讲、写作、绘画比赛等,教师以演讲、写作或绘画的形式,针对教材和教学实际,谈感想、提建议、抒情怀;第四,戏剧、小品、舞蹈比赛等,教师通过这些形式展现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呈现鲜活的课堂,体现教材对师生的影响,进而体现教材培养人的功能。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不在经济实力,也不在军事力量,说到底,在教育。出版社如何通过教材完成对下一代的培养?第一,通过教师的作用间接培养,即通过上述各种对教师的培养方式,使教师具备培养学生所需的各种素质;第二,借助教材直接培养,即通过教材内容,包括直观呈现的内容和背后隐含的內容,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第三,同教师培养类似,开展戏剧、演讲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他们对教材、对课堂、对社会、对世界等的理解。
  出版社只有谨记使命、心怀教育大业、心系国家未来,只有培养精尖人才、培养精干的“战斗”团队,才能打造现实性与前瞻性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共存的精品教材。
  注 释
  [1]马明辉.试论教材编辑的专业化发展[J].出版广角,2011(3)
  [2]李东.编辑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模式探讨[J].中国出版,2010(8)
  [3]范燕莹.教育出版:从出版商变身服务商[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08-17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华艺线上图书馆检索台湾地区自1999年以来关于出版研究的硕、博士论文,通过对其发文年代、发文机构、核心作者、学科分类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了解台湾地区出版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大陆出版业和出版研究的发展、两岸出版交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出版 华艺线上图书馆 出版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
期刊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对欧洲社会、思想的产生乃至世界文明进程有巨大推动作用。中国书史著名学者钱存训先生曾说:“在中国和西方,印刷术在书籍制作中起的作用大致相仿,但在这两个社会中的影响,在规模和形式上并不完全相同。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中,印刷术都使书籍的成本减低,产量增加,形式统一,流传广远,并使书籍有更多的流传后世的机会。但在其他方面,印刷术却以不同的程序,向不同方向发展。在西方,印刷工具逐渐机械
期刊
[摘 要]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老年读物的出版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现实中老龄读物存在品种单调、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华龄出版社为例展开个案分析,以管窥我国当前老年图书出版的现状,为相关出版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华龄出版社 老年图书 银发经济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0043-04  随着我国步
期刊
[摘 要] 面对创业教育观念误区,创业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缺乏合理设计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训资源有限等问题,以高校的实训室为依托,以培养“双能型”学生为目标,将创业素质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将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和创业教育实训作为“三位一体”进行考虑设计,完成专业课实训、经营性项目中的顶岗实习以及创业实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等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三十多年来,广西的出版史料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以《广西出版史志资料》为代表的史料编辑成果,收集了从雕版印刷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的出版史料,时间跨度大、史料翔实,展现了广西出版的历史与成就,为综合性的大型区域出版史的编写与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关键词] 广西 出版史料 区域出版史料 《广西出版史料》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 要] 旨在探讨在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大数据时代,出版产业该如何应对教育的信息化。从充分孵化、汇集平台、形成品牌、全面推广四个方面系统阐述安徽出版集团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最后从宏观上对政府相关部门在其中应有的作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安徽出版集团 传统出版 电子书包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
期刊
[摘 要] 以亚马逊旗下的奥德博(Audible)公司为研究对象,介绍美国有声读物的受众特点,梳理奥德博公司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对其有声产品开发、发行与推广环节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 Audible公司 有声读物 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1-0090-06  [Abstract] Taking Audible
期刊
[摘 要] 对2012—2016年间,莫言、阎连科、刘慈欣、曹文轩、郝景芳五位获奖作家的作品在美国亚马逊的销售情况、世界图书馆联机数据(OCLC)的海外馆藏情况以及谷歌趋势角度进行统计调查,考察中国文学图书的海外影响力,并从降低文化折扣、兼容多层次传播渠道,建构互惠性理解的跨文化交流实践等角度为中国文学图书海外传播提出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文学图书 海外影响力 国际文学奖 美国亚马逊 世
期刊
[摘 要] 从学生的视角来研究应用智能手机的学习体验,并开展移动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从大学生移动阅读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为:移动阅读使用工具、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者移动阅读行为、移动阅读的态度。结论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移动阅读的硬件条件,并且有意识地进行各种移动阅读行为,他们对移动阅读有着较强的兴趣和愿望,更愿意接受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学习视频等内容,希望得到教师或其他人在移动阅读方面的引
期刊
编者按 数字出版的产生与科学交流关系十分密切。最早的数字出版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计算机联机目录和文摘实验。随后的1960年代,通用标记语言SGML开始出现,1990年代HTML和XML语言逐渐兴起,网页和电子文档逐渐成为主流的正式科学交流文本形式。  在出版技术发展史上,标记语言的出现具有革命性意义,它们推动了半结构化电子文档的蓬勃发展,由此催生的各种电子文本表示模型在编辑软件(如M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