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急志愿者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的Nvivo质性研究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区应急志愿者参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反映出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具有反应迅速、因地制宜、成本较低等优势。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社区应急志愿者在概念界定、参与机制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存在缺失。影响参与社区安全治理的核心因素有七项,按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奉献意识”“社会激励”“身份认同”“情感体验”“物资保障”“爱国主义”及“道德意志”;次核心因素有六项,按影响程度从高至低依次为“感恩之心”“乐观积极”“家庭激励”“学习动机”“制度保障”及“管理保障”。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社区应急志愿者的日常服务之中,彼此间绝非割
其他文献
〔摘要〕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一经提出,便受到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有学者对此开始专门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是,对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提出的社会背景以及建设路径,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借用马克斯·韦伯的“共同体化”概念,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基础以及实施路径和机制上展开一些讨论,认为在共同体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并内化为其内在的组成部分,才能达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认识和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坚持与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的方法;在坚持认识与实践统一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坚持实践第一"与"在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相统一的方法;在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积极面对矛盾"与"注意把握好矛盾关系"相统一的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