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会通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ish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主导力量,实践的深入发展使得两种教育在深层思维进路上的会通成为一种必然。会通既不仅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客观需要,亦是学术研究方法革新的重要选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创新方法、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素质、培养创新实践理性是推动会通顺利开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会通
  
  自1994年7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以来,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实践稳步推进,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变化,新思想层出不穷。教改的新成果正惠及着教育界气象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在改革中刷新,新理念正滋养着广大师生的心灵成长,波及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素质结构在优化中升级完善上。然而,学习型社会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实践的突破和跨越都离不开理论武器的指导,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终点,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更为切要,会通便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做出的应然选择和理论革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会通的意义
  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使得两种教育在深层思维理念上的会通成为一种必然。会通既不仅是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更是学术研究方法革新的必然选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势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1.丰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理论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发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给教育界带来了希望,研究成果一片繁荣,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专著和调查报告,分别从不同层次、角度给予研究。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与素质教育之间关系有着较多的探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和意义;第二,素质教育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使命;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辩证关系和有机融合。不难发现,在理论创新研究中整体观思想方法的应用不够,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创新更是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棋盘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巨大动力,理应活跃在理论创新前沿,目前的发展态势并非如此,尚未发挥应有的功用和能量,会通便是为此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和尝试。两种教育在深层思维理念上的会通必将极大丰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理论。
  2.素质教育理念更新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上流行的惯例来说,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并无二致,各种教育思想的融会贯通既是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素质教育理念更新的客观需要。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从根本上取决于理念的先进性,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能够满足复杂多变的形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的会通点恰恰是素质教育迈向新理念的一个阶梯。为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教育实践,必须拓展理论研究新视角、加大理论创新力度,为素质教育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会通的意义便在于此。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然而,这种首要地位因“针对性”不强而大打折扣。近年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疲软现象虽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内容、形式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不能满足多元化、功利化价值诱惑下的多层次心理需求和困惑,从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书育人中的核心地位。
  4.就业压力的驱动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低无疑是推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诱因,是素质教育重要推动力,因为就业率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报告(2009)”中指出,就业能力问题是造成就业难的深层原因。而就业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从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来看,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业压力之下的理论创新必须进一步拓展、深化,用具有前瞻性的先进理论成果引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未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会通实现的基本路径
  会通是一种历史必然,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会通的成功实现则是责任使然。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开拓创新为会通的成功实现找寻出路和力量,是现代化教育实践所赋予理论研究的一种使命。
  1.以方法创新为先导,为会通提供牵引力
  方法创新在学术创新中的先导性地位注定了科学健全的研究方法在会通中的指导性价值,素质教育的重大突破同样有赖于方法创新的先导性作用的发挥。针对目前整体观研究方法的缺失,研究者应主动拓展学术研究新视野,放眼未来,通观全局,打破门户之见,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研究方法的整体性,以方法创新为先导,开辟学术研究新视角,从而导引着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会通成功进行。
  2.培养创新实践理性,为会通注入驱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会通是指两种教育理念以殊途同归的方式共同归属于现代教育旗帜之下,从不同的点出发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艰难思想之旅,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必须有强大的驱动力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创新实践理性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
  “创新实践理性”是指知识在经历长期历史实践后沉淀下的一种稳定心理品质,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性格,是凝聚着人类知识理性与人格力量的一种人生态度,主要来自一种善于思考,勤于行动的习惯以及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信念。这种态度的形成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有赖于较强自制力和较高悟性,不过,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约束力,大大增强践行解放思想的自觉性,提高创新的主动性,而智慧土壤所滋生出好的思想与行为安能顺利转变为现实。创新实践理性能够较好把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植入心理人格,从而有效指导个人的行为与实践,能够从深层思维理念上保障会通渠道的畅通,有效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和持久。
  3.优化知识结构,为会通提供智力支持
  不科学的“知识观”是知识本位长期熏陶下的产物,无疑是思路创新、思想交流的精神枷锁,不仅直接制约着后期教育改革的成效,而且会导致前期成果毁于一旦,甚至最终会铸成大学生人才素质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就业率低下等不良现象的产生。
  针对广大师生的知识观现状,教育者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必须下大功夫改变以往“重智轻德”的不端思想倾向,丰富“知识本位”中“本”的内涵,打破狭义上的知识观,树立“素质本位”的科学主导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会通提和新理论的形成提供思想沃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巩固科学文化知识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肯定其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增加思想道德知识在人才培养中的分量,将思想、道德等关于做人的道理纳入到现有的知识结构中来,形成科学、全面的新型的“知识观”,来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两种知识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培养出拥有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双重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决不可因一时的考试需要而偏废了任何一方。
  4.将实践教学生活化,为会通提供多样化的平台
  牵引力和驱动力为会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会通还必须以实践的存在为前提和保障。会通是实践的客观需要,实践是检验会通的基石后盾。不为实践服务的会通是毫无意义的,同样,不能紧跟会通的实践同样是很难想象的。
  在整个会通过程中,理论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会通是实践的产物。反之亦然,实践的每次重大突破都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会通产生的教育新概念势必要求新的教育实践与之相适应。现有的教育实践理念依然落后,甚至无法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很难较好体现教育理论发展新成果。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中实践性不足的现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新成果付诸到实践中来,为此必须要到四结合:一是教学内容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情况,增强教育的时代性、生动性和说服力。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相贴近,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切实走进心理解决困难。三是理论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教学手段要与学生的要求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部教育文明史就是一部教育思想解放史,各种理念在融摄会通中的理论创新无疑是教育不断进步的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会通的成功实现,无论对于大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就业状况的改善,还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兰岚.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李克.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4.
  [3]杨东平.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J].经济观察报,2009-10-3.
其他文献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四环路南侧,有一处俯瞰形似“天眼”的大型建筑,那就是新落成的北京汽车博物馆.2011年3月18日上午10时,该馆试运行暨2011第四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启动仪
期刊
为了了解在预防接种中系统的护理干预在产生防接种反应时的方法和作用,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可靠性,为了保证小儿顺利的经过预防接种的反应期,应该完善的设计出一套系统的护理
【摘要】世界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职财经专业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想改革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建设信息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成为关键因素。如何成功建立信息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成为高校以及会计教学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一体化 实训基地 设计  一、社会对财经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一)财经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现状  迄今为止,在我国的高校中所培养出来
21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资源在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追求的同时,也以交易的方式实现文化资源的财富价值.
期刊
麻疹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但好发于冬春季节 ,且常可引起疾病的流行。现将麻疹的辨治要点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麻疹的发病 ,
加速康复外科又称作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21世纪的一次重要外科学进展和革命.最早由丹麦Kehlet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指为促进患者快速
期刊
计算机软件跨境交易产生的收入一般被认为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各国参考OECD税收协定范本的第12条签订税收协定,对软件特许权使用费征税.但是,国际贸易实践中对此费用性质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