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125I粒子挽救性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恶性肿瘤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5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恶性肿瘤的122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44例。76例( 62.3%)既往有头颈部手术史。106例(86.9%)有局部外放疗史。外放疗总累积剂量为30~140 Gy,中位剂量为68.4 Gy。在CT扫描下参照术前计划植入粒子,粒子数目为5~158枚,中位粒子数38枚。125I粒子的活度范围为14.8~28.9 MBq /枚,中位活度为22.2 MBq。术后验证PTV剂量范围D90为46~282 Gy,中位剂量为121 Gy。对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总体客观缓解率为75.4%。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0个月(95% CI 9.8~24.2个月)。1、2、3及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1.9%、21.2%、3.7%及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粒子植入术后D90≥120 Gy组的局部控制从曲线上看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鳞癌的局部控制效果低于非鳞癌(P=0.032)。多因素分析提示鳞癌的局部控制效果差(P=0.03)。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95% CI 14.4~35.8个月)。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51.5%、34.2%、19.4%及1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客观缓解率、术前KPS>80分、术后D90≥120 Gy三个因素从生存曲线上看对总生存有提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未发生3级以上放射性损伤。

结论

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头颈部癌,是一种有效的挽救治疗手段。经CT引导下的粒子植入,植入粒子位置准确可靠,剂量分布精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CND)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复发、并发症"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rophylactic central neck dissection/prophylactic central cervical lymph node dis
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新型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分析其性能,并观察其修复比格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随机抽取6月龄雄性比格犬1只,截去右下肢股骨中段全层15 mm制成骨缺损模型后,放入动物专用Micro CT进行容积扫描,完成数据采集、转化及后期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CeraFab 7500光固化3D打印机中。根据设定参数启动打印程序,形成复合光敏树脂初胚,并对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显微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5例(30侧) 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男9例(18侧),女6例(12侧)。开颅后自桥脑水平离断脑干取出大脑,保留Willis环的完整性;显微镜下观察后交通动脉的起始部位、分支血管数量,测量后交通动脉的长度、起始部外径,并根据其管径进行分型;观测后交通动脉最粗大分支乳头体前动脉的起始部位及起始部外径,并根据其形态特点进行分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骨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24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每组80例。A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治疗,B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C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指数评分和西安大略和
目的总结三关节融合术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更好地开展三关节融合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关节融合术"和"triple arthrodesis"为关键词分别在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1998年1月—2018年2月关于三关节融合术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三关节融术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手术并发症难以避免。双切口是三关节融合术的主流选择,但是单独内侧切口及单独外侧入路在特定条件下也有使用。三
目的分析脊柱减压固定融合术后症状性心血管事件(SM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手术方案制定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脊柱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462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MI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4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心脏功能评估指标、手术因素、术后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改良Ponseti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上海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8~156(78.3±3.5)d;左侧15例,右侧42例,双侧43例;Dimeglio分级Ⅱ 32例、Ⅲ 43例、Ⅳ 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Ponseti法治疗,
目的比较改良双腔引流管与传统硅胶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置管外引流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要手术的患者49例行钻孔置管外引流术,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改良护脑双腔引流管23例)和对照组(使用传统硅胶引流管2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残余量、置管时间、引流管接触脑组织和蛛网膜例数、感染例数、术后癫痫发生例数、改良Ran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