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正压对每搏量变异评价容量准确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血流动力学及每搏量变异(SVV)评价容量状态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家猪充分镇静肌松,给予机械通气,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容量、低容量和高容量组3组,5 min内逐步释放20%家猪血容量建立低容量模型,输注相当于家猪20%血容量的羟乙基淀粉建立高容量模型,正常容量组不予任何处理.每组均按照随机顺序调节PEEP水平为0(PEEP0)、5(PEEP5)、10 (PEEP10)和15 cm H2O (PEEP15,1 cm H2O=0.098 kPa).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SVV的变化.结果 正常容量组中随PEEP水平升高,HR、CVP、SVRI、SVV呈逐渐增加趋势,CI、SVI、ITBVI则呈逐渐降低趋势,均于PEEP15时达峰值或谷值,与PEEP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次/min):124±18比88±12,CVP(mmHg,1 mm Hg=0.133 kPa):11±1比8±3,SVRI (kPa·s·L-1·m-2):289.6±81.5比215.0±79.1,SVV:(23±6)%比(11±2)%,CI (L·min-1·m-2):3.10.8比4.3±1.4,SVI(ml·min-1·m-2):26±7比41±4,ITBVI(ml/m2):440±43比49147,均P<0.05];而MAP无明显变化.低容量组中随PEEP水平升高,HR、CVP、SVV逐渐升高,MAP、CI、SVI、ITBVI呈下降趋势,均于PEEP15时达峰值或谷值,与PEEP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次/min):146±31比115±27,CVP(mmHg):11±2比5±1,SVV:(28±4)%比(20±5)%,MAP (mm Hg):90±26比115±19,CI (L·min-1·m-2):2.3±0.6比3.4±1.1,SVI(ml·min-1·m-2):20±6比31±9,ITBVI(ml/m2):355±34比396±53,均P<0.05];而SVRI无明显变化.高容量组中随PEEP水平升高,SVV呈逐渐增加趋势,CI、SVI、ITBVI则呈降低趋势,均于PEEP15时达峰值或谷值,与PEEP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V:(18±4)%比(6±2)%,CI(L·min-1·m-2):4.5±0.9比5.0±1.2,SVI(m1·min-1 ·m-2):37±9比49±7,ITBVI (ml/m2):473±71比565±94,均P<0.05];而HR、MAP、CVP、SVRI无明显变化.低容量组SVV较正常容量组显著升高,而高容量组SVV则较正常容量组显著下降.正常容量组不同PEEP水平时SVV与CI呈显著负相关(rPEE0P0=-0.831,rPEEP5=-0.790,rPEEP10=-0.875,rPEEP5=-0.560,P<0.05或P<0.01).结论 SVV能准确反映容量状态,高PEEP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及SVV监测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ICU呼吸衰竭有床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干预),比较
目的 评价覆膜支架联合PCI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冠心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完成的20例先后行覆膜支架联合PCI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冠心病患者,观察住院及随防期间覆膜支架内漏、冠状动脉支架血栓形成、心力衰竭、死亡、截瘫、肾功能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16例近端破口完全封堵,4例少量残余内漏,无截瘫、肾功能
目的:对IFAP合并动静脉瘘患者采取UGTI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介入性心导管治疗并出现IFAP的患者23例,其中,合并动静脉瘘患者8例.所
目的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快速检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致病菌中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 留取75例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并发VAT或VAP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普通PCR、多重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致病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细菌培养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