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模拟金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时,如果仅凭初步印象或粗浅的认识,难免有失偏颇。但走近他(她)之后,你也许会发现:哦!原来,他(她)是这样的人。 请以“原来他(她)是这样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1.准确审清题意。 题目中,除了已知的人称“他/她”之外,还隐藏着另一个人称——“我”。通过“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时,如果仅凭初步印象或粗浅的认识,难免有失偏颇。但走近他(她)之后,你也许会发现:哦!原来,他(她)是这样的人。
请以“原来他(她)是这样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1.准确审清题意。
题目中,除了已知的人称“他/她”之外,还隐藏着另一个人称——“我”。通过“我”的眼观察他人,通过“我”的接触,感知他人。“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形,并隐含“我”的情感变化,暗示着“我”刚开始认为“他/她”是那样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行文应当先有恰当的铺垫,末尾再突出事件的出人意料之处,以此突出“他/她”的人物形象。“这样”可以指代各种各样的性格品质,好的坏的皆可,如:无赖、小心眼、偏狭、浮躁、胆小、虚荣、善良、爱心、执着、勇敢等。最后要注意,文章是刻画人物的,要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
2.谋篇布局下功夫。
⑴抑扬结合,凸显性格。如开篇指出“我”对父亲的恨,父亲一系列的颓废举动让“我”的恨与日俱增,文末通过母亲的话揭开谜底,原来表面颓废的父亲是在为了工作而奔波,喝酒只是为了宣泄心中的愁绪。是“我”误会了他。原来他是一个对家庭有着担当与付出的父亲。
⑵设置误会,丰富情节。如主人公是校园的拾荒老人,外表的“脏”令人厌恶,有一天我发现他在教室里寻“猎物”,我想起最近同学的本子不见了,怀疑是他偷的,正想呵斥他,发现他在捡书,刚想大喊小偷时,发现他把书摆放在桌面。原来是“我”误会了他,侧面烘托一个外表卑微但心灵善良的老人的形象。
【佳作示例】
原来她是这样的人
◎卫慧英
“你让开!”
粗鲁的语气在静谧的教室中猛地炸开来,像有人不慎踩中了地雷,雷声轰然散开,所有昏昏欲睡的同学都循声望去。也许你无法想象,刚才那股刚劲的力量是爆发于一个身形娇小、面容清秀的女生身上。
我们都已经司空见惯,她是一个十足的女汉子,走路快如风,表情冷似铁,几乎没有男生敢接触她,更别说是跟她说话了。她就好像一面冷冰冰的坚硬的墙,会让你突然领略到什么叫寒风刺骨。就连与她擦肩而过,都带着一股阴冷的寒气。我从来不敢走近她。
可是一次接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中考前,她成为了我的“帮扶对象”兼同桌。空气的温度仿佛瞬间跌到了零点,几天下来,我们说话的次数屈指可数,我每次和她说话都出一身冷汗。
一天,她带来了一壶海带绿豆糖水。糖水的香气越过我们之间的界限,跑到我的鼻尖,我偷偷瞅见她正安详地品尝着糖水。她仿佛注意到了我的眼神,这一次,她不像从前那样冷漠。
“你要来点吗?”依旧是她冷静的声线。
我诧异了一会儿,点点头。
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勤快地往我水瓶里倒了一杯。我说够了,够了,她还是继续倒得满满的,脸上微微露出欣喜的模样。我看着满满一杯墨绿的液体,仿佛听到心里那道防线微微崩裂的声音。
“你快喝吧,快凉了。”温柔的声音像柔软的春风轻轻在耳畔飘荡,刺激我的耳膜。那一刻我震惊了,不可置信地望向她,眼神却无意触摸到了最柔软的景象。她咧开了久违的笑容,白皙的脸庞挂着两个笑盈盈的梨涡。窗外的阳光不小心洒了进来,为她精致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眼神里的冰山正在慢慢融化着,化为柔水在眼眶里亮晶晶地闪着。真美啊,她笑得真美。那一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上。
什么冰山、隔阂都在那一刻悄然融化、烟消云散。
从这时起,我慢慢走近了她,原来她是个善良的女生。她毫不吝啬,爱跟我讲故事,为我打抱不平,会在我满头大汗时递上一张纸巾。她的笑容像花一样开在我的心上,在枯燥的日子里为我吹来一阵阵春风。
从当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知己,我渐渐读懂了她。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女生,她从小就很坚强,弟弟有事,她扛;遇到困难,她闯;朋友求救,她帮。就因为从小缺少了关爱,她给自己的外壳插上了尖刺,也隐藏了内心。我终于读懂了她曾经的冷冰和粗暴。
原来,她坚强,正义,爱笑,爱自由,也会有温柔善良的一面。
【评点】
文章采用对比手法,构思精巧,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第四段是过渡段,主人公原本冷冰冰的让人不敢接近的形象开始反转,为文题“原来她是这样的人”作铺垫。通过热心送糖水的事件进行详细描写,而文章后半部分对与她成为好朋友一部分简略带过,主次分明。
其他文献
嵇康:《家诫》 公元262年暮秋的一天,古都洛阳,年仅40岁的嵇康被押上刑场,一曲空前绝后的《广陵散》后,曲终人散,一代名士终归尘土。 羁押期间,嵇康写了一篇《家诫》,是写给他未满十岁的儿子嵇绍的,洋洋千言,其语谆谆,提醒儿子做人要小心,还列举了一条一条的教训。临死之前,嵇康没有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哥哥嵇喜,也没有托付给他一向敬重的阮籍,而是托付给了他曾经与之绝交的山涛(字巨源),并且对儿子
西安渭河北岸一工地筑巢的上千只崖沙燕的命运,引发多方关注。原来,一群沙燕在工地施工中产生的一處沙土崖壁上筑起了巢,等待孕育新生命。一方面,得知消息的市民们都纷纷呼吁保护这些小生命,另一方面,是必须要在年底完工的国家重点工程。令人欣喜的是,工地方面主动做出了让步,及时暂停了该工程的施工,最终保住了这些可爱的小生灵。西安为保护动物所做出的努力,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城市。
我的书里塞满了各种琐碎玩意儿,比如旧时的信笺、购物清单……它们总是伺机透露一些已被我遗忘的秘密。 书有两个生命,它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见证了我的生活。看到书架上的一本书,跟随在复习它的内容之后,是我阅读它的那段时光的记忆,思想随着文字起伏,在哪個标点处波动,在哪处段落卷入情绪,全部都翻涌上来,重新演绎一遍过往。 我阅读书本,它们也在观察我,不动声色地把我的生活拓印进它们的身体里。 (小寶摘自
人生何处不相逢,不经意间,我们经历了一次次重逢,重逢时有情感的慰藉,有灵魂的追忆,有心智的陶冶……每一次久别重逢,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以“久违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小的时候,爷爷经常泡桂花茶给我喝。将新鲜的桂花晒干,泡茶,这也是家乡的传统了。 淡淡的桂花香余留在唇齿间,没入喉间,几乎要将我整个人淹没
推开院门,走过一路芬芳。 院墙上,沉睡一冬的枝枝条条,爬满了米粒般的绿,隐隐约约间,可见枝条中藏着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舞蹁跹,墙根挤着波斯菊,杂陈着几朵丰腴的月季,满眼芬芳。 沿着小径向前走去,是那株老槐树。 老槐树下,是沁人的芬芳,是香甜的回忆。 儿时,我便总爱和姥姥一起在小院里守候着槐花。似有默契一般,每当我和姥姥念着想着槐花时,那槐花就开了。 槐花是甜蜜的花,每每走过槐树,密布在
又是一年端午。 桌上摆着几只形状规则、精巧如一的粽子,刚从水中捞起,热气氤氲却丝毫未闻到香气。母亲象征性地从超市买了几个粽子,煮了几分钟便成为我的早点。她不吃,她说她不爱吃糯米。 像是穿了一身老旧的军大衣,并不新鲜的粽叶死死地裹着粽子。我剥开它,糯米却有一大半全粘在粽叶上。独自吃着已粉身碎骨的粽子,悲哀地过着没有糯香的端午,百感交集,昔日的画面像曾经的粽香一般渗入我的身心。 小时候每逢端午,
乡途杳杳,纵横起荡开的秋。捧起乡土的魂,那是绵远的诗。原来,有一种美丽,叫荡开秋日的乡土。 路已悄然漫开,乡土的醇香——这才转了几个弯啊!行道树开始静静地繁密,荡开树叶缝隙间积起的微凉,质朴地颤动着秋日的心情,指引着通向乡土深处的纷呈的世界。 俏皮的扁豆藤,缠满了每户人家一夏的欢笑,集结在丝瓜橙黄的笑颜身畔,这些是秋日最纯真的时光。粉紫调进了树阴中隐约的白,勾勒出阳光的轮廓。在所有叶的尽头,都
在乡下时,枕头是很普通的那种,都是自家缝制。枕头的里面填充的,也只是乡下常用的,比如谷壳,比如一种野生植物的叶子。那时候的枕头,枕起来很舒服,也可能是心情使然,即使现在的枕头再柔软舒适,也不会有曾经的梦境。 那时每一家的孩子都多,晚上都睡在一铺大火炕上,每天入睡前,便会有一场枕头大战。一时之间枕头乱飞,我们的笑声也乱飞,直到累了,直到父母呵斥,才躺下来,枕着那一枕欢乐,进入更无忧的梦里。记得有一
查理·沃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一些喜欢服装设计的年轻人经常从四面八方赶来拜访他,想得到他的指点。 有一次,两个来自苏格兰的年轻人来到查理·沃斯的设计室,与他一起探讨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结束后,两个年轻人禁不住问查理·沃斯:“您这么成功,有什么秘诀吗?”查理·沃斯笑着说:“我的秘诀就是对服装设计的热爱!”“热爱?可是,我们对服装设计也很热爱,为什么设计出的作品不理想呢?” 查理·沃斯
2018年8月4日,《朗读者》第二季完美收官。很多人愿意用“清流”这样的词来形容《朗读者》。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朗读者》在嘉宾类型、书籍选择、社会话题的开合度上都扩大了格局,突破成了董卿做节目时最大的意愿。用董卿的话来说就是:“我希望理性的东西更多一些,而不简单地屈从于流泪的意愿。” 正是因为有了董卿精益求精的信念,《朗读者》第二季播出后收获了喜人的成绩。这里既有各路明星,又有行业领袖,更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