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出适用于民办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为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等院校教学模式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传统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多数存在轻应用、缺关联、少综合等问题。尤其是轻应用的现象较为严重,这让学生很难学以致用,与后续专业主干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发生脱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所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脱离不了原课程体系的框架。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既要兼顾学生具备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纳入教学计划。传统研究型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体系设置,已不能适应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甚至影响了民办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因此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
2.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政府和一般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包括系统建设需求、系统管理需求、系统运行需求和系统维护需求;第二类是计算机软硬件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包括系统集成需求、售前售后技术支持需求以及软件编码和测试需求。
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转型背景下,虽然按岗位需求配置了相应的课程,但是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内容一成不变,没有真正将岗位需求落到实处,使得很多毕业生感觉学了很多知识,却无法应用到工作岗位上。
3.课程内容缺乏灵活度
部分高校在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都保持一种不变的模式,并没有将“互联网+”教育技能融入实际的教学内容当中。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为学生讲解程序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点,然后选择适当的习题进行演练。这样做固然有助于提高学科成绩,然而背离了新课改的方向,容易造成很多学生对程序设计基础产生畏难和厌倦,无法激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
现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严重脱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有明显的分界线。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很好地传授基础知识,但是在能力培养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为了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兼顾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我们对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及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
1.推动课程模块化
精简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软硬件知识的要求,将基础课程划分为小型软件开发模块和基础模块。其中软件开发模块以C/C++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课程为主线,基础模块以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主线,并以这两个模块为基础,延伸专业主干课程。小型软件开发模块延伸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基础模块延伸为网络工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学生能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应用方向及重要性有深入了解,从而提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
2.推动课程一体化
为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侧重需要有所调整。理论性课程设置应少而精,选择能反映学科特色的内容,增加应用型课程的比例,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资料;同时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捆绑课,明确专业基础课程的应用领域,加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根据本专业实际开课情况,可以设置三组基础课与专业方向的捆绑课:C(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开发;离散数学+数据库+Oracle数据库开发。
以C语言(C++)+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一体化课程为例: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三门课程统一为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一门课程,分三学期完成,最后给四至五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从质量上类似于小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另外,加强三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知识学习及一个月的课程设计实践,会大大加强自身算法设计思想,能对程序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诸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差异,数据结构中的诸多算法及实现等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论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学科孤立等问题,因此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应该通过推进课程模块化、一体化,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支持的教学体系,增加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学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高教科研课题“转型背景下的民辦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6D17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传统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多数存在轻应用、缺关联、少综合等问题。尤其是轻应用的现象较为严重,这让学生很难学以致用,与后续专业主干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发生脱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也制约了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所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脱离不了原课程体系的框架。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既要兼顾学生具备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另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纳入教学计划。传统研究型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的体系设置,已不能适应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甚至影响了民办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因此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
2.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市场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政府和一般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包括系统建设需求、系统管理需求、系统运行需求和系统维护需求;第二类是计算机软硬件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包括系统集成需求、售前售后技术支持需求以及软件编码和测试需求。
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转型背景下,虽然按岗位需求配置了相应的课程,但是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内容一成不变,没有真正将岗位需求落到实处,使得很多毕业生感觉学了很多知识,却无法应用到工作岗位上。
3.课程内容缺乏灵活度
部分高校在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都保持一种不变的模式,并没有将“互联网+”教育技能融入实际的教学内容当中。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为学生讲解程序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点,然后选择适当的习题进行演练。这样做固然有助于提高学科成绩,然而背离了新课改的方向,容易造成很多学生对程序设计基础产生畏难和厌倦,无法激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
现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严重脱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有明显的分界线。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很好地传授基础知识,但是在能力培养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为了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兼顾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我们对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及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
1.推动课程模块化
精简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软硬件知识的要求,将基础课程划分为小型软件开发模块和基础模块。其中软件开发模块以C/C++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结构课程为主线,基础模块以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主线,并以这两个模块为基础,延伸专业主干课程。小型软件开发模块延伸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基础模块延伸为网络工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化,学生能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应用方向及重要性有深入了解,从而提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
2.推动课程一体化
为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侧重需要有所调整。理论性课程设置应少而精,选择能反映学科特色的内容,增加应用型课程的比例,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资料;同时为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捆绑课,明确专业基础课程的应用领域,加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根据本专业实际开课情况,可以设置三组基础课与专业方向的捆绑课:C(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开发;离散数学+数据库+Oracle数据库开发。
以C语言(C++)+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一体化课程为例: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三门课程统一为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一门课程,分三学期完成,最后给四至五周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从质量上类似于小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另外,加强三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经过三个学期的知识学习及一个月的课程设计实践,会大大加强自身算法设计思想,能对程序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诸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差异,数据结构中的诸多算法及实现等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论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学科孤立等问题,因此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应该通过推进课程模块化、一体化,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支持的教学体系,增加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学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高教科研课题“转型背景下的民辦院校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6D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