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连续8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农村问题发出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发展现状的高度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原先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转化为合作组织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农户积极性,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了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必须继续探索和实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一、国内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回顾
  1.欧洲专业合作社
  欧洲专业合作社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参与农户多、涉及方面全,据资料显示,在合作社发展最巅峰时期,基本上涵盖了农业的产、收、销、深加工、信贷、投资、保险、社会保障等诸多环节。在实现了这些社会功能后,不仅将最初的农户纳入了专业合作社内,农村边缘的郊区,小型的乡镇也逐步加入合作社。通过条件互补,农村所提供的生产品直接输送到合作社的相关部门,完成一条龙式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户与城镇居民的双赢局面。
  2.美国农业合作社
  又称为美国农场主合作社。其特点是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机械化的生产设备,尽量用机器代替人工作业,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合作社内民主平等,生产资料由参与合作社的农场主共有,平等协作。合作社内部实行一人一票制,农厂管理者有明确的生产责任和义务。
  3.台湾农会组织
  该组织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层,上下级有明确的生产任务。大多数台湾农会组织都以“保障与会农民权益,增加农户知识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宗旨。农会在建立之初就确立明确的会议制度,确保组织后续发展的民主性。工会只受政府监督,其他省、市、县只具有协调合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利益进行了保障。
  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农合经济组织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
  1.初期形成、发展阶段
  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农合经济组织的雏形初现于上世纪30年代。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其发展规模较小,只在民间的少数地方实行,覆盖范围有限,后来由于长期的战争影响,逐渐消失。
  2.农业合作社阶段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亟需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大量的生产设备投入使用,给农村经济的快速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适时的组织农村广大分散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使得农户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构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
  3.人民公社阶段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农村普遍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受当时全国政治形势的影响,原本具有积极性的人们公社化运动逐渐走了歪路。农户生产积极性降低,生产资金遭到毁坏,生产活动被迫停止,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建国以来的农村经济体系遭到完全破坏。
  4.重新兴起阶段
  以安徽小岗村的包干到户为标志,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重新走上良性发展道路。通过新兴模式的开展,原来的集体作业模式被家庭、个人承包制代替,极大的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
  三、当前国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1.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它继承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功能,又在此基础了做了与时俱进的改动。以农村和小型乡镇为实行范围,以小规模的生产管理理念为主导,具有明显的社区性。
  2.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由参与农民自发决定,通过将相似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进行融合,集中资源利用优势,做到农业生产品的统一调用和分配。
  3.专业协会
  由于在技术服务、生产条件、销售模式上具有合作性,农户以此为基础自发建立起的合作组织。社员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为了保证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4.经济联合体
  类似于现代企业制度。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建立、共同承担的组织。其组成成员之间多为亲戚、家庭成员等,能够做到及时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在原料的采购,产品的对外销售和分配制度上有较强的优越性。
  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困境及对策
  1.发展农合经济组织的现实困境
  (1)主体认识问题。通常分为政府因素与农户个人因素。政府特别是基层的政府部门,对农合组织的发展特点与趋势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与预测,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机,从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的发展水平差距大,对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有选择性的吸收。相关部门应当做到对先进管理模式的有效借鉴,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户个人来说,可能存在思想意识落后,对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信任,对新的管理制度不认同,导致农村经济长时间滞后。
  (2)内部机制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是时下农村合作组织的最大弊病。组织混乱,权责不分,组织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不能顺序进行,都会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受阻。
  (3)监督机制无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政策,对组织内部的监督没有做到位。致使有关管理人员以权谋私,将公有的生产资料私有化,严重损害了组织利益,使得内部农户生产积极性下降。
  2.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
  (1)农民自愿原则。农村合作组织是在广大农民的自愿平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不能对组织内部的农户做到人人平等,那么利益受损用户可以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可以要求退会。
  (2)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习俗不同,经济发展情况不一,很难将不同的农户强行联合起来。只有因地制宜,以社区或乡镇为单位组织活动,才能便于管理和统一调配。
  参考文献:
  张世敬,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财政支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2012(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为配合公司战略落地,巨化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紧跟公司转型升级步伐,积极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夯实平台、构建体系、抓住重点、成果运用、内审提升”实施战略五步走,实现了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化提升,翻开了内部审计为公司战略增值保驾护航之新篇章。  【关键词】审计;转型;战略;落地  近年来,为配合公司战略落地,巨化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紧跟公司转型升级步伐,持续优化内审体系化建设,在集团公司“强化管控、
为研究页岩气在多尺度孔隙介质中的渗流率表征,以及分析各种流动状态对渗透率的贡献。基于页岩储层孔径分布特征,利用Kundsen数对流动状态进行划分,建立气体分子在多孔介质中
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技术是一种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有效手段,自进式喷嘴的性能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基于多孔射流喷嘴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其动力和阻力两方面的理论进行了分析
【摘 要】做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研究,在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中发挥重要意义。先讨论企业在当前内控与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现象,再根据风险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推动企业管理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当前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对企业后期运行、生产等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做好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在推动企业管理结构优化升级中
【摘 要】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国要不断的完善标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文章主要从改变观念,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引进复合型的人才,加强国家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加强我国标准化管理,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WTO;标准化管理  一、引言  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仍旧处于不
【摘要】随着近几年各大企业的财务报告作假现象的不断曝光,许多企业开始注重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也逐渐开始得到关注,如何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和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目前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将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核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  【关键词】会计师;组织形式;审计质量  一、引言  随着我国利一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建设规模也在随着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了《广东省立体绿化技术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试行)》)和《广东省岭南园林建设指引》(以下简称《建设指引》),并印发至广东省各地相关政府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月23日上午在吉隆坡下榻饭店出席中马经济高层论坛,并发表题为《推动中马合作迈上新台阶》的主旨演讲。马来西亚副总理扎希德陪同出席。  李克强表示,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始终追求和平、开放和包容。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队七下西洋,曾五次到过马六甲。他的使命就是促进和平、增进友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髓。我们将秉承这一优良传统,与各国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