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秦腔历史悠久,秦腔服饰在时间长河内也不断发展演变,乃至于成为了秦腔服饰文化,影响着秦地文化。理清秦腔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对于这项传统戏曲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秦腔;服饰文化;发展;演变
前言: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板腔体的开山者,故此它的服饰文化也拥有浑厚的积淀。在我国宋元时期是戏曲发展最为繁荣阶段,彼时各类戏曲的服饰开始有了雏形,秦腔服饰在彼时同样如此。后到了明朝秦腔这种戏曲受当时官服影响,于服装、鞋帽、头盔基本完备。另外和秦腔服饰紧密关联的还有戏箱,其有着一整套规范,而且传承上都是口口相授,没有文字记录。总而言之,秦腔服饰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封建社会的发展轨迹有重叠之处。
1.宋元时期
此时活跃于陕西一带的秦腔的戏曲服饰基本上有了体系。我们从勉县出土的砖雕当中可以看到当时戏曲人物,袍服多样如窄(长)袖长袍、曳地袍等,还有角色头戴长角或者无角蹼头,也有穿着坎肩下身穿着宽腿长裤的角色,由此能看到彼时的秦腔的行头基本上已经有了雏形[1]。
2.明清时期
这一阶段秦腔服饰主要受明朝官服影响,开始有了更为系统的服装体系,各类角色都有其对应的服饰、鞋帽,而且其中都有比较明确的匹配规范。这一点我们从明朝正德和嘉靖年间,有民间艺人创作了彩色木版画《回荆州》,这个故事当中讲了刘备带着夫人离开江东赶回荆州的故事,里边有周瑜、刘备、孙夫人等角色,这些角色或者绿袖红被,或者身着铠甲和斗篷,或者带着帽盔身着靠衣,可謂形象鲜活,装扮精致,由此可见彼时秦腔的服饰已经十分系统,且充满了艺术气息。由此可见,戏曲和现实的关系,是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到了1836年,此时是乾隆当政,秦腔得到了空前发展,活跃在如今西安、江东、双赛一代的秦腔班社都有自己出名的“角儿”,这些“角儿”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扮相,服饰装扮都十分考究,既讲究美观又要有相应的气质,非常考验服饰制作者的才智。一直到1896年,乾隆成为了太上皇,秦腔的这种服饰艺术仍然在不断发展传承。这期间旦角基本上都是以艳丽的服饰为标志。在《秦云撷英小谱》(清乾隆年间严长明)中便记载了当时著名旦角张银花到四川金川演出的样子,说她当时穿着小红衣略施粉黛,拥有一头装点了各种璎珞的秀发,样子十分明艳照人。另外还有一名叫琐儿的旦角同样堪称绝色,喜欢华丽服饰,两臂都有金玉装饰,仅手腕上的各种珠串就有数十个,让乡里们倍感惊讶[2]。
乾隆之后的嘉庆帝统治时,秦腔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彼时已经有了凤头盔、冲夭冠、三尖盔、牡丹铠甲、碧玉袍、皂罗袍、海棠红袍等等服饰,可以说不管是戏曲中的皇帝、大臣、贫民、贼寇等都有对应的服饰,而且这些服饰做工考究,质量十分精良。戏班子的衣箱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大体上都存在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和头帽箱。当时的戏曲演员少有自备服饰者,大部分都是由戏班子提供。那些大戏班当中箱主都会花费巨大的资金去打造非常奢华的衣箱。而服饰大部分是以各种布料、褐子、花葛为材料剪裁而成,具体分起来有:蟒、靠、袍、褶、帔、靴、帽等组成,这些都具有五色设计,纹样古典而美丽。
3.民国时期
1912年之后,此时陕西出现了改良戏曲,这样导致戏装也有了对应的改变。此时出名的剧目有《殷桃娘》,其中的霸王靠十分经典,具有明显的民国文化藏在其中。另外在知名剧目《蝴蝶杯》当中田玉川穿着的箭衣也是经过改良的,其中的样式、图案都有所调整。甚至于当时的《侠凤奇缘》《金手表》等剧目当中出现了真正生活中的穿着,属于非常大胆的改进。在《颐和园》《鸦片战争》当中也尊重史实,采用了清朝官服、兵勇服装以及民装,在行当里将其称为“清装”
上世纪20年代,旦角的褶子采用了玻璃管、电光片缀绣,具有很神奇的效果。不过十年后北京京剧影响之下,纯丝丝绒绣衣开始流行,而且当时的戏装花纹也有了十分明显的改进。1933年,在封至模带领下,《大孝传》《还我河山》纷纷于戏衣展开了实验,即根据剧情来进行戏衣制作,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并在戏曲界推广起来。
4.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日战争期间,秦腔表演当中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采用的都是生活当中真正的服装。这使得秦腔表演更具有魅力,得到了抗日群众广泛喜爱。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内战期间仍然还有不少的戏班,当时戏衣制作地主要在苏州、杭州、北京、上海,这些戏班子经常在此定做戏衣服饰,彼时最流行的金银绣衣。
5.新中国成立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冯杰山、封至模、蔡鹤汀等戏曲大家成为了戏服设计宗师,他们为知名剧目《游龟山》《三滴血》《赵氏孤儿》《游西湖》《梁秋燕》等专门设计了众多戏曲服饰。这些服饰设计都遵从了当初封至模“依据剧情设计戏服”的想法,根据角色性格、身份等来专门进行设计,会有对应的图案,其中具有浓郁的陕西特色。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此时戏服材质主要是以缎面为主,花纹样式也开始增多,其中以戏曲艺术规律为主要依据来进行服饰设计,让角色得以变得更加丰满[3]。到1980年,秦腔再度繁荣,关于秦腔的创作学术等纷纷出现,其中秦腔服饰也自然而然成为了重点。此时服饰具有多样性,用色大胆用料上乘,制作工艺十分精美。不过,此时在陕西民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原始的秦腔表演形式,虽然没有高级演出场所以及华丽服饰,但是正因如此保留了足够的秦腔原味儿:开场戏都有跳戏,演员身穿红色官衣,头戴乌纱帽,而其他一众演员不管男女都是一身武师打扮。
总结:
秦腔服饰文化历史悠久,都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所折射,通过一代代服饰变化也能找到秦腔的发展脉络。对服饰进行研究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利于我们找到戏曲和服饰、服饰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对创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毛妍. 秦腔服饰的艺术特征与影响因素[J]. 西部皮革, 2020, v.42;No.482(17):108-109.
[2]王婕. 浅谈民间艺术文化之秦腔[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6):9.
[3]陈鹏, 陈雪, 董海斌. 陕西秦腔非遗文化纪录片创作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8):71-73.
(兰州大剧院 730030)
关键词:秦腔;服饰文化;发展;演变
前言: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板腔体的开山者,故此它的服饰文化也拥有浑厚的积淀。在我国宋元时期是戏曲发展最为繁荣阶段,彼时各类戏曲的服饰开始有了雏形,秦腔服饰在彼时同样如此。后到了明朝秦腔这种戏曲受当时官服影响,于服装、鞋帽、头盔基本完备。另外和秦腔服饰紧密关联的还有戏箱,其有着一整套规范,而且传承上都是口口相授,没有文字记录。总而言之,秦腔服饰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封建社会的发展轨迹有重叠之处。
1.宋元时期
此时活跃于陕西一带的秦腔的戏曲服饰基本上有了体系。我们从勉县出土的砖雕当中可以看到当时戏曲人物,袍服多样如窄(长)袖长袍、曳地袍等,还有角色头戴长角或者无角蹼头,也有穿着坎肩下身穿着宽腿长裤的角色,由此能看到彼时的秦腔的行头基本上已经有了雏形[1]。
2.明清时期
这一阶段秦腔服饰主要受明朝官服影响,开始有了更为系统的服装体系,各类角色都有其对应的服饰、鞋帽,而且其中都有比较明确的匹配规范。这一点我们从明朝正德和嘉靖年间,有民间艺人创作了彩色木版画《回荆州》,这个故事当中讲了刘备带着夫人离开江东赶回荆州的故事,里边有周瑜、刘备、孙夫人等角色,这些角色或者绿袖红被,或者身着铠甲和斗篷,或者带着帽盔身着靠衣,可謂形象鲜活,装扮精致,由此可见彼时秦腔的服饰已经十分系统,且充满了艺术气息。由此可见,戏曲和现实的关系,是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到了1836年,此时是乾隆当政,秦腔得到了空前发展,活跃在如今西安、江东、双赛一代的秦腔班社都有自己出名的“角儿”,这些“角儿”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扮相,服饰装扮都十分考究,既讲究美观又要有相应的气质,非常考验服饰制作者的才智。一直到1896年,乾隆成为了太上皇,秦腔的这种服饰艺术仍然在不断发展传承。这期间旦角基本上都是以艳丽的服饰为标志。在《秦云撷英小谱》(清乾隆年间严长明)中便记载了当时著名旦角张银花到四川金川演出的样子,说她当时穿着小红衣略施粉黛,拥有一头装点了各种璎珞的秀发,样子十分明艳照人。另外还有一名叫琐儿的旦角同样堪称绝色,喜欢华丽服饰,两臂都有金玉装饰,仅手腕上的各种珠串就有数十个,让乡里们倍感惊讶[2]。
乾隆之后的嘉庆帝统治时,秦腔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彼时已经有了凤头盔、冲夭冠、三尖盔、牡丹铠甲、碧玉袍、皂罗袍、海棠红袍等等服饰,可以说不管是戏曲中的皇帝、大臣、贫民、贼寇等都有对应的服饰,而且这些服饰做工考究,质量十分精良。戏班子的衣箱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大体上都存在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和头帽箱。当时的戏曲演员少有自备服饰者,大部分都是由戏班子提供。那些大戏班当中箱主都会花费巨大的资金去打造非常奢华的衣箱。而服饰大部分是以各种布料、褐子、花葛为材料剪裁而成,具体分起来有:蟒、靠、袍、褶、帔、靴、帽等组成,这些都具有五色设计,纹样古典而美丽。
3.民国时期
1912年之后,此时陕西出现了改良戏曲,这样导致戏装也有了对应的改变。此时出名的剧目有《殷桃娘》,其中的霸王靠十分经典,具有明显的民国文化藏在其中。另外在知名剧目《蝴蝶杯》当中田玉川穿着的箭衣也是经过改良的,其中的样式、图案都有所调整。甚至于当时的《侠凤奇缘》《金手表》等剧目当中出现了真正生活中的穿着,属于非常大胆的改进。在《颐和园》《鸦片战争》当中也尊重史实,采用了清朝官服、兵勇服装以及民装,在行当里将其称为“清装”
上世纪20年代,旦角的褶子采用了玻璃管、电光片缀绣,具有很神奇的效果。不过十年后北京京剧影响之下,纯丝丝绒绣衣开始流行,而且当时的戏装花纹也有了十分明显的改进。1933年,在封至模带领下,《大孝传》《还我河山》纷纷于戏衣展开了实验,即根据剧情来进行戏衣制作,这一举动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并在戏曲界推广起来。
4.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日战争期间,秦腔表演当中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采用的都是生活当中真正的服装。这使得秦腔表演更具有魅力,得到了抗日群众广泛喜爱。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内战期间仍然还有不少的戏班,当时戏衣制作地主要在苏州、杭州、北京、上海,这些戏班子经常在此定做戏衣服饰,彼时最流行的金银绣衣。
5.新中国成立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冯杰山、封至模、蔡鹤汀等戏曲大家成为了戏服设计宗师,他们为知名剧目《游龟山》《三滴血》《赵氏孤儿》《游西湖》《梁秋燕》等专门设计了众多戏曲服饰。这些服饰设计都遵从了当初封至模“依据剧情设计戏服”的想法,根据角色性格、身份等来专门进行设计,会有对应的图案,其中具有浓郁的陕西特色。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此时戏服材质主要是以缎面为主,花纹样式也开始增多,其中以戏曲艺术规律为主要依据来进行服饰设计,让角色得以变得更加丰满[3]。到1980年,秦腔再度繁荣,关于秦腔的创作学术等纷纷出现,其中秦腔服饰也自然而然成为了重点。此时服饰具有多样性,用色大胆用料上乘,制作工艺十分精美。不过,此时在陕西民间仍然存在一些较为原始的秦腔表演形式,虽然没有高级演出场所以及华丽服饰,但是正因如此保留了足够的秦腔原味儿:开场戏都有跳戏,演员身穿红色官衣,头戴乌纱帽,而其他一众演员不管男女都是一身武师打扮。
总结:
秦腔服饰文化历史悠久,都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所折射,通过一代代服饰变化也能找到秦腔的发展脉络。对服饰进行研究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利于我们找到戏曲和服饰、服饰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对创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毛妍. 秦腔服饰的艺术特征与影响因素[J]. 西部皮革, 2020, v.42;No.482(17):108-109.
[2]王婕. 浅谈民间艺术文化之秦腔[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6):9.
[3]陈鹏, 陈雪, 董海斌. 陕西秦腔非遗文化纪录片创作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8):71-73.
(兰州大剧院 7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