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关键是要“落地”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发布,以及“十八大”上中共中央将科技创新提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自主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在此期间,中国的知识产权确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专利与商标申请量与拥有量全球排名双双第一;维权事业也在大步前进,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已在筹建之中,企业在面对侵权时,不再像以往那样选择忍气吞声,而是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但这一切发展难掩中国用权事业落后的现实,要想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成果权利持有人与企业需求者之间的技术转移桥梁,让知识产权像商品一样自由流通,并在商品化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最终实现知识产权生活化。


  确权维权:量与质并驾齐驱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体现这一方向的关键指标,是知识产权“确权、维权、用权”的意识、数量与质量。
  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创造能力的强弱,这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每年知识产权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而知识产权占有量已居全球首位。截至去年底,中国有效商标保有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商标注册量超过865万件;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专利授权量超过713万件;著作权登记数量超过425万件。可以说,中国知识产权在确权领域发展非常迅速。
  中国知识产权维权也在大踏步向前发展。2013年,中国具有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驰名商标案件管辖权的中级法院分别为87个、45个、46个和45个,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为160个,具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为7个;共有7个高院、79个中院和71个基层法院开展了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试点工作。根据201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全国知识产权新收案件和审结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其中著作权与商标案件增幅明显。2013年著作权案件较2009年增长2.36倍,商标案件增长2.37倍,专利案件增长约一倍。
  确权、维权意识长足发展,但用权意识不足。目前中国真正运用在实际生产与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与专利少之又少,尚未达到每年研发成果或创新成果的20%。大部分专利、商标、版权停留在修眠、浪费、闲置的状态。这其中有多种原因: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本身质量不高;权利人缺乏产业化意识;权利人有意识而缺少产业化机会;等等。
  用权之困:缺少市场化桥梁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研究(不含国防与军事战略层面)的主体大部分为国家机构,如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等,这种情况导致成果多为“职务发明”与“职称专利”这一中国特色。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成果一旦确认,专家评审与课题一旦结束,便被束之高阁。这些重要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成果中,不乏大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或中国领先水平的技术,但未能得到合理、及时、有效的产业化运用,浪费了国家资源,没能推动社会实际进步。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实际成为中国创新与知识产权研发最活跃的主体,特别是2008年以后的中小企业。无论从资金、人才或者技术,这些中小企业都达不到国家相关机构要求的水平与层次,但他们对技术与知识产权的渴望与日俱增,他们深刻认识到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核心技术与核心知识产权的竞争。他们想发展壮大,渴望拥有高端技术与知识产权。
  进入中国的大量跨国型外资企业,不断在中国申请或垄断在优势领域的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通过专利战、专利池构建技术壁垒与技术垄断,抢夺与其行业正面相关或冲突的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申请空间与时间。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或民间技术发明者(甚至包括部分大型跨国公司)又有向中国输出技术出口贸易的冲动与需求,只是因为信息渠道、交易渠道的缺失,一直未能如愿。
  如何搭建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成果权利持有人与企业需求者之间技术转移(授权)的桥梁,允许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像有形商品一样地流通与交易,以及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或股权出资,才是实现目前中国创新成果与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旦中国企业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顺畅获得所需的创新成果或知识产权,将大大降低中国企业的经营成本,减少重复开发与相同领域技术研发及品牌创造“产能过剩”这一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
  终极目标:知识产权生活化
  中国目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仍处于初级阶段,要实现知识产权价值,还需经历三个阶段:知识产权商品化——知识产权产业化——知识产权生活化。
  要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知识产权商品化是基础,只有让知识产权像商品一样流通,其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彰显;知识产权要取得长足发展,知识产权产业化是路径,只有贯通知识产权产业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流通等环节,让知识产权供需市场有效对接,知识产权事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终将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只有当知识产权深入人们生活、成为生活习惯,知识产权时代才能真正到来,知识产权生活化是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知识产权的终极价值。
  如果中国10%的人口能达到知识产权生活化状态,中国的知识产权发展将会有质的飞跃。企业会逐步意识到知识产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社会群体则有一部分会通过知识产权交易、投资等方式获利,进而改变自身乃至整个群体的生活。
  此时,知识产权投资亦会成为一种主流方向。中国目前投资渠道相对匮乏,局限于股市、黄金、基金等领域。同时,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楼市已不太可能成为首选投资渠道,而其他投资渠道目前还未见理想收益。
  知识产权生活化目标的达成,很难依靠政府予以实施,只能依靠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服务机构,但政府可以进行适当引导,给予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用者与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更多关注与扶持。只有当市场化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成长起来,知识产权生活化才有可能实现。
其他文献
文化现象“韩流”的出现  “韩流”是指韩国的大众文化在全世界广为流行的现象。为了讨论韩国文化,我们先把韩流和韩国人经过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孕育出来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起来考虑。韩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想从韩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韩中文化关系层面上去思考韩流的本质与背景。  韩流是一种在不到20年的短暂时间里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而且现在也在进行当中,所以人们对韩流的看法和评价有所不同。
期刊
当下,对教育的批评不绝于耳。有的批评教育方法僵化刻板,只知灌输不善启迪,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独立思考、推陈出新;也有的批评教育机构急功近利,学风浮躁,唯名利是图,非但不能振导社会,反而助长不良风气;有的批评教育脱离实际,在文章缝里找题目,只知SCI(即科学引文索引),不懂实际问题;也有的批评大学过重实用,追逐热点,不耐寂寞,不能潜心做独立之学术;有的批评大学教育的工具理性,只给学生专业训练,未能培养
期刊
美国共和党在2014年中期选举中赢得了历史性的广泛胜利,但民众对其财政政策未来走向,却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首先,选民对于联邦政府的不断扩张感到愈加不安,尤其是民众越发认识到,福利国家政策已在许多欧洲国家酿成财政和经济混乱。这意味着必须要推行改革,减少政府开支。第二,未来两年中限制开支或预算改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意味着美国将日益逼近财政危局。导致这种财政危局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结构性变化
期刊
2014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1个成员齐聚北京,商讨区域贸易与投资问题。其间,中美发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对于达成实质性的气候改革,这是一项重要且具有象征意义的承诺。不过,障碍仍然存在。首先,想取得进展,其他国家必须加入进来,尤其是整个亚洲地区的国家。另外,还必须有完善的石油政策。否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将面临严重的环境和地缘政治安全风险。  当前,石油问题
期刊
普遍认为,加入货币联盟会抑制标准的国民经济稳定渠道,或者至少对此有所限制。就欧洲而言,目前几无自动财政稳定机制,导致欧洲没有足够能力应对严重危机。经济衰退时,各国便被束缚了手脚,无法自主使用财政政策,也无法采用由独立且超国家的央行管理的货币政策。  在财政政策的范围内,失业福利计划通常被视为可能非常有效的工具,因为这些计划(1)在工人失业后立即自动生效;(2)为刚失业的人员提供了收入保障,以维持消
期刊
没有哪个社会可以没有卡车司机。但是,为何卡车司机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过活呢?社会学家丽莎·多德森向卡车司机乔(Joe,化名)提出了这个问题。乔回答说:“(有钱人的)钱肯定出自某个地方,对不对?它出自我的口袋,出自我的孩子们的口中。”不平等真的是源自富人拿走了属于穷人的钱?为什么穷人会让他们拿呢?  在美国,对于愈演愈烈的不平等,最流行的解释是, 这涉及到一种间接的路径。管理者可以用“将把工作机会转移
期刊
页岩油气(包含致密油、页岩油和页岩气)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认真反思全球能源前景。尽管最初的关注点在北美地区,但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全球页岩油气的技术可采储量(TRR)中,大部分位于世界其他地区。目前,最可靠的估计数据显示,83%以上的页岩气和接近81%的页岩油TRR分布在北美以外。这意味着,全球中期扩张前景可观。EIA在最近的报告中,将全球技术可采储量的
期刊
自16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以来,大致经过三次突变:  第一次突变是商业资本主义从传统经济体系中蜕变和崛起,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商业资本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  第二次突变是产业资本主义(又称“工业资本主义”)取代商业资本主义,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  第三次突变则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成为占
期刊
经济史上有一些近乎奇迹般的经济增长案例,其中绝大多数出现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二战之后,许多欧洲国家不仅在废墟上重建并蓬勃发展,而且还摆脱了以往的敌意,创建出一个和平、民主的欧盟(European Union)。  在亚洲,我们见证了类似的发展。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崛起;1960年人均GDP还与加纳相当的韩国成为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新加坡用了不到30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末
期刊
得益于国内改革,中国已崛起成为一个贸易大国。通过国内改革,中国已从中央计划型经济体转变为参与全球贸易的市场驱动型经济体。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速了这一进程。无疑,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将变得更加明显,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尤其如此。中国也正在打造一个现代、和谐和高收入的社会(世界银行报告《2030年的中国》),这将有助于中国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