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已成为当下大学生普遍使用的社交应用软件,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就高校范围内建设微博平台展开可行性分析,着重阐述了微博对于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对如何利用微博开展舆情引导工作进行探析。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引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163 — 02
一、以微博为载体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可行性分析
1、微博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载体的客观条件
(1)网民结构分析
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90.1%。从网民的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从网民的职业结构来看,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达25.2%〔1〕。
(2) 微博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网民规模逐年上升,我国互联网个人应用也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也用已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资料显示,2015年微博使用率达33.5%。微博作为各类信息汇集的综合类应用,主要用于满足用户对兴趣信息的需求。当前,微博已经成为用户分享获取网络最新资讯、社会热点新闻、专业技术知识和大众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据2016年3月3日微博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微博月活跃用户净增6000万。截止四季度末,微博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规模接近2亿,移动端日活跃用户也达到9400万,同比增长46%,增速在社交产品中遥遥领先。同时,微博移动端日活跃用户占比达到89%,接近Facebook〔2〕。
(3)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分析
随着微博平台功能日益多元化并不断完善,微博用户群趋于稳定并吸引更多用户加入,使其用户数量保持增长态势。统计显示,普通用户已占微博活跃用户的96%。值得注意的是,拥有大学以上高等学历的用户是微博的主力用户,占比高达76%。大学生群体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是社交应用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信息技术新成果推广普的先行军。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平台具有便捷、互动、即时、开放等诸多特点,这就抓住了大学生群体的眼球,满足了其独特的心理需求,从而成为大学生的日常新宠。
2、微博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载体主要条件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成要素来看,微博强大多元的功能和即时互动的特点为其提供了成为网络舆情引导载体的主要条件。一方面,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要具备承载思政教育基本信息的功能,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原则、价值导向等信息能够由教育者进行把握操控。微博平台是一个集多种信息于一身的综合类应用,为博主提供了文字发表、图片上传、视频分享等多种信息承载渠道,这使得舆情信息具备了生动多样的展示平台,简单便捷的操作也方便了博主对信息的发布管理。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载体应具备在教育过程中将施教者和被教者联结在一起的功能。微博的传播特性使微博成为一个消息发布和信息收集兼容的平台,这就实现了发布者与接收者的即时互动,在隐匿又自由的网络空间中交流更显现出互动双方的平等以及主题的针对性,提高了舆情引导的沟通效率。
3、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突出优势
发展至今,微博已展示出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巨大的内在能量它正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教育的新载体,并展现出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的突出优势。
第一,传播周期短、速度快。高速便捷的3G、4G网络已为微博信息的更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突发热点事件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讨论过程中会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实时关注教育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的最新动态,当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加以引导,使舆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舆论中心、影响力大。微博既是独立的信息发布源头,同时也是舆论发展和引导的平台〔3〕。舆情热点事件会吸引大批关注者参与讨论,特别在突发事件中微博在传播扩散信息中发挥的巨大力量,使得微博经常成为舆论中心展现出比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论坛更为惊人的影响力。
第三,平等对话、互动性强。作为新兴自媒体的代表,使用微博的每一位用户都能发生,也都能够被关注。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教育者和大学生作为微博的用户也就拥有了平等的地位和充分的话语权,这就实现了在网络平台的平等对话。通过话题讨论、微博评论、信息转载等方式,使双方都能表达出彼此真实的想法观点,从而建立良好互信的师生关系,对不良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二、微博对于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积极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最终目的,是牢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导权,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利用微博搭建的网络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大学生在面对信息多元化的网络空间时的明辨是非能力,从而抵制不良信息侵蚀蛊惑,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新媒体快速的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认清微博在信息传播和舆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在网络平台上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1、高校微博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势利导,及时开展疏导教育工作。利用微博即时便捷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微博为师生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每人都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的过程也是自由随性的。针对某一问题,无论是殊途同归还是意见相左都可以在微博页面上记录下来,不但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也契合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使整个教育过程生动自然,最终也起到了引导舆情的作用。 2、高校微博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凝聚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沟通氛围。通过实时更新各二级学院的最新动态,保证了信息的快速传递。阅读信息的学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进行互动,这也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有选择的参与讨论,既在学业上互相帮助,进一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也可以借官微平台抒发情感,拉近自己与同学的距离,凝聚力量抵制不良舆情信息的诱导。可见,官方微博平台一方面具备人文教育功能传播正确价值导向,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搭建了人际沟通的桥梁,增强了高校的凝聚力,这就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3、高校微博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方向,避免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民主意识是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的两种特点,他们关注公共领域的突发事件并主动寻找事件的真相。微博作为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平台,可以迅速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发布经过整合的信息。因此,高校微博平台可以借助此功能,针对突发事件及时发布真实正确的信息,这样就满足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和求“真”欲,引导学生理性的看待事件、客观的分析事件,防止其受不良舆情误导发表过激言论,从而将网络舆情引向正确方向,保证了校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三、利用微博平台开展高校舆情引导工作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微博的功能与特点,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向健康良好的方向传播发展。在打造校园官方微博平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利用好微博的“雪球效应”和“蝴蝶效应”。高校以各二级学院为主体创建官方微博账号,官方微博推送发布新颖独特的话题吸引学生阅读转载,不断增加粉丝数量,通过由点及面、由面及网的裂变式传播,不断扩大微博影响力。应将微博平台的运行作为常规工作来抓,防患于未然,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从细微之处引导学生的舆情走向。
其次,要利用网络流行语和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巧妙引用网络用语和时下热点话题,可以提高官方微博的被关注度,同时也能够在互动讨论时拉近师生距离,展示出教育者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一面,提升学生对官方微博和教育者的好感度和认同度,这种双向互动能够营造和谐友善的网络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影响。
再次,要发挥微博平台的多种功能进行舆情引导。微博可以通过多方式实现信息的发布,一段简单的文字、一张生动的图片、一段录播的视频都可以表达出信息发布者的观点和想法,其特有的@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点名交流,加之微话题、点赞、私信等多种功能,这就便于实现微博与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融合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舆情正确方向。
最后,要重视舆情引导的团队化和策略性。高校应聚合各部门人员,组建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队伍,囊括运营负责部门、传播学专家、心理分析师、舆情分析师等各方力量。同时也可与微博运营商开展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的多种助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进步。在开展舆情引导工作时更要讲求工作方法和引导策略,重点是把握主要矛盾,掌握网络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的意见走向,不失时机的与意见领袖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其影响作用。
总之,在实际工作既要有效利用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传播功能,也要发挥其在意识形态构建和思想观念塑造的政治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摸清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方向,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构建和谐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1):37-39.
〔2〕新华网.微博发布2015年财报 全年盈利6880万美元〔D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6-03/03/
c_128771855.htm
〔3〕张昕.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引导分析〔D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413/c394791-26836841.
html.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引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163 — 02
一、以微博为载体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可行性分析
1、微博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载体的客观条件
(1)网民结构分析
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达90.1%。从网民的年龄结构来看,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从网民的职业结构来看,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达25.2%〔1〕。
(2) 微博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网民规模逐年上升,我国互联网个人应用也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也用已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资料显示,2015年微博使用率达33.5%。微博作为各类信息汇集的综合类应用,主要用于满足用户对兴趣信息的需求。当前,微博已经成为用户分享获取网络最新资讯、社会热点新闻、专业技术知识和大众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据2016年3月3日微博发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微博月活跃用户净增6000万。截止四季度末,微博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规模接近2亿,移动端日活跃用户也达到9400万,同比增长46%,增速在社交产品中遥遥领先。同时,微博移动端日活跃用户占比达到89%,接近Facebook〔2〕。
(3)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分析
随着微博平台功能日益多元化并不断完善,微博用户群趋于稳定并吸引更多用户加入,使其用户数量保持增长态势。统计显示,普通用户已占微博活跃用户的96%。值得注意的是,拥有大学以上高等学历的用户是微博的主力用户,占比高达76%。大学生群体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是社交应用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信息技术新成果推广普的先行军。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平台具有便捷、互动、即时、开放等诸多特点,这就抓住了大学生群体的眼球,满足了其独特的心理需求,从而成为大学生的日常新宠。
2、微博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载体主要条件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成要素来看,微博强大多元的功能和即时互动的特点为其提供了成为网络舆情引导载体的主要条件。一方面,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要具备承载思政教育基本信息的功能,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原则、价值导向等信息能够由教育者进行把握操控。微博平台是一个集多种信息于一身的综合类应用,为博主提供了文字发表、图片上传、视频分享等多种信息承载渠道,这使得舆情信息具备了生动多样的展示平台,简单便捷的操作也方便了博主对信息的发布管理。另一方面,思政教育载体应具备在教育过程中将施教者和被教者联结在一起的功能。微博的传播特性使微博成为一个消息发布和信息收集兼容的平台,这就实现了发布者与接收者的即时互动,在隐匿又自由的网络空间中交流更显现出互动双方的平等以及主题的针对性,提高了舆情引导的沟通效率。
3、微博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突出优势
发展至今,微博已展示出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巨大的内在能量它正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教育的新载体,并展现出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面的突出优势。
第一,传播周期短、速度快。高速便捷的3G、4G网络已为微博信息的更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突发热点事件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讨论过程中会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实时关注教育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的最新动态,当发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加以引导,使舆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舆论中心、影响力大。微博既是独立的信息发布源头,同时也是舆论发展和引导的平台〔3〕。舆情热点事件会吸引大批关注者参与讨论,特别在突发事件中微博在传播扩散信息中发挥的巨大力量,使得微博经常成为舆论中心展现出比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论坛更为惊人的影响力。
第三,平等对话、互动性强。作为新兴自媒体的代表,使用微博的每一位用户都能发生,也都能够被关注。在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教育者和大学生作为微博的用户也就拥有了平等的地位和充分的话语权,这就实现了在网络平台的平等对话。通过话题讨论、微博评论、信息转载等方式,使双方都能表达出彼此真实的想法观点,从而建立良好互信的师生关系,对不良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二、微博对于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积极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最终目的,是牢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导权,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利用微博搭建的网络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大学生在面对信息多元化的网络空间时的明辨是非能力,从而抵制不良信息侵蚀蛊惑,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新媒体快速的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认清微博在信息传播和舆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在网络平台上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1、高校微博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势利导,及时开展疏导教育工作。利用微博即时便捷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微博为师生提供了互动的平台,每人都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的过程也是自由随性的。针对某一问题,无论是殊途同归还是意见相左都可以在微博页面上记录下来,不但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也契合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使整个教育过程生动自然,最终也起到了引导舆情的作用。 2、高校微博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凝聚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沟通氛围。通过实时更新各二级学院的最新动态,保证了信息的快速传递。阅读信息的学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进行互动,这也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有选择的参与讨论,既在学业上互相帮助,进一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也可以借官微平台抒发情感,拉近自己与同学的距离,凝聚力量抵制不良舆情信息的诱导。可见,官方微博平台一方面具备人文教育功能传播正确价值导向,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搭建了人际沟通的桥梁,增强了高校的凝聚力,这就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3、高校微博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方向,避免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民主意识是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的两种特点,他们关注公共领域的突发事件并主动寻找事件的真相。微博作为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平台,可以迅速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发布经过整合的信息。因此,高校微博平台可以借助此功能,针对突发事件及时发布真实正确的信息,这样就满足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和求“真”欲,引导学生理性的看待事件、客观的分析事件,防止其受不良舆情误导发表过激言论,从而将网络舆情引向正确方向,保证了校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三、利用微博平台开展高校舆情引导工作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微博的功能与特点,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向健康良好的方向传播发展。在打造校园官方微博平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利用好微博的“雪球效应”和“蝴蝶效应”。高校以各二级学院为主体创建官方微博账号,官方微博推送发布新颖独特的话题吸引学生阅读转载,不断增加粉丝数量,通过由点及面、由面及网的裂变式传播,不断扩大微博影响力。应将微博平台的运行作为常规工作来抓,防患于未然,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从细微之处引导学生的舆情走向。
其次,要利用网络流行语和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巧妙引用网络用语和时下热点话题,可以提高官方微博的被关注度,同时也能够在互动讨论时拉近师生距离,展示出教育者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一面,提升学生对官方微博和教育者的好感度和认同度,这种双向互动能够营造和谐友善的网络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影响。
再次,要发挥微博平台的多种功能进行舆情引导。微博可以通过多方式实现信息的发布,一段简单的文字、一张生动的图片、一段录播的视频都可以表达出信息发布者的观点和想法,其特有的@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点名交流,加之微话题、点赞、私信等多种功能,这就便于实现微博与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融合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舆情正确方向。
最后,要重视舆情引导的团队化和策略性。高校应聚合各部门人员,组建一支业务素质较高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队伍,囊括运营负责部门、传播学专家、心理分析师、舆情分析师等各方力量。同时也可与微博运营商开展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的多种助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进步。在开展舆情引导工作时更要讲求工作方法和引导策略,重点是把握主要矛盾,掌握网络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的意见走向,不失时机的与意见领袖达成共识,充分发挥其影响作用。
总之,在实际工作既要有效利用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传播功能,也要发挥其在意识形态构建和思想观念塑造的政治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摸清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方向,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构建和谐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1):37-39.
〔2〕新华网.微博发布2015年财报 全年盈利6880万美元〔D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6-03/03/
c_128771855.htm
〔3〕张昕.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引导分析〔D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413/c394791-26836841.
html.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