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与方式,实现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在线学习、互动体验。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家校合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相信这种资源共享、互动体验,将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种常态。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其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使它们得以增值。而智慧教育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技术,让智慧教育更“智慧”。
首先,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与方式,实现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在线学习、互动体验。大数据的特征是规模大、价值高、交叉复用和全息可见。就智慧教育来说,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视频、音频、图表、文字等资料,将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2011年秋天,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安德鲁·恩格教授把自己的一门课放到了互联网上,结果全球有十六万人注册,这些人除了在网上听他的实时讲授,还和斯坦福大学的在校生做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结果有几千人通过了考试,获得了认证。后来,思格教授辞职,并拉到了一千多万的投资,成立了Coursera,项目成立不足一年,便吸引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万学生注册124门课程。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相信这种资源共享、互动体验,将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种常态。
其次,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智慧教育也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但采用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手段,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愿望。大数据,让这种愿望成为了可能。
当大数据技术普及之后,每个学校都将装备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其中包括校园或更大范围的教学资源平台)、数据应用与决策分析中心(提供数据统计、趋势分析、终端决策等信息),各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宿舍、餐厅,包括每位师生都将佩带先进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各种信息上传至数据应用与决策中心,为学校、教师、全体同学提出各方面的技术支持。
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提出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参考性要求,学生就可以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只要是围绕目标,他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资源进行学习。如果这位同学的个人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系统会自动为他提供最合适的、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供其选择,免除了因选择资料而耽误的时间。完成学习后,学生可以申请练习或测试,系统便根据学生的基础,自动生成题目,并为学生打出相应的分数。请注意,这些学习都是个性化的,全班每个同学的学习资料会因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只是根据手里的计算机分析终端,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并依据终端决策分析结果,为学生提供最大化的帮助。作业就更简单了,计算机会自动为学生生成作业,每位同学的基础不同,作业也有所不同。学生完成作业,还可以选择难度更大的内容,实现对自己的挑战和超越。
这些过程的各种数据,包括学生的动作、情感、速度及在每个过程的时间分配、遇到的困难等细节,都会由教室、师生的感知系统上传至应用与决策分析系统,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出数据准备。
随着这一技术的日趋成熟,教师还可以将整个年级甚至某个学段的目标任务布置给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提前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学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学生、放飞学生,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
再次,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家校合一”。
在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发挥着各自特殊的职能作用,但如何将两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却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有的学校在家长委员会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但与大数据时代的 “家校合一”比起来,简直是差之千里。
实现大数据管理之后,每位家长都有一个自己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的网络终端,为家长提供学校、班级、教师及孩子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为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向学校、班级、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一”。其管理的“无缝式”、“精细化”,到了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它给教育带来的将是彻底的改变,将会使智慧教育更“智慧”。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其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使它们得以增值。而智慧教育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技术,让智慧教育更“智慧”。
首先,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与方式,实现无地域、无时间限制的在线学习、互动体验。大数据的特征是规模大、价值高、交叉复用和全息可见。就智慧教育来说,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视频、音频、图表、文字等资料,将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2011年秋天,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安德鲁·恩格教授把自己的一门课放到了互联网上,结果全球有十六万人注册,这些人除了在网上听他的实时讲授,还和斯坦福大学的在校生做同样的作业、接受同样的评分和考试,结果有几千人通过了考试,获得了认证。后来,思格教授辞职,并拉到了一千多万的投资,成立了Coursera,项目成立不足一年,便吸引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万学生注册124门课程。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相信这种资源共享、互动体验,将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种常态。
其次,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
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智慧教育也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但采用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手段,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愿望。大数据,让这种愿望成为了可能。
当大数据技术普及之后,每个学校都将装备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其中包括校园或更大范围的教学资源平台)、数据应用与决策分析中心(提供数据统计、趋势分析、终端决策等信息),各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宿舍、餐厅,包括每位师生都将佩带先进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各种信息上传至数据应用与决策中心,为学校、教师、全体同学提出各方面的技术支持。
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为学生提出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参考性要求,学生就可以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只要是围绕目标,他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资源进行学习。如果这位同学的个人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系统会自动为他提供最合适的、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供其选择,免除了因选择资料而耽误的时间。完成学习后,学生可以申请练习或测试,系统便根据学生的基础,自动生成题目,并为学生打出相应的分数。请注意,这些学习都是个性化的,全班每个同学的学习资料会因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师只是根据手里的计算机分析终端,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并依据终端决策分析结果,为学生提供最大化的帮助。作业就更简单了,计算机会自动为学生生成作业,每位同学的基础不同,作业也有所不同。学生完成作业,还可以选择难度更大的内容,实现对自己的挑战和超越。
这些过程的各种数据,包括学生的动作、情感、速度及在每个过程的时间分配、遇到的困难等细节,都会由教室、师生的感知系统上传至应用与决策分析系统,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出数据准备。
随着这一技术的日趋成熟,教师还可以将整个年级甚至某个学段的目标任务布置给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提前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学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学生、放飞学生,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
再次,大数据可以真正实现“家校合一”。
在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发挥着各自特殊的职能作用,但如何将两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却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有的学校在家长委员会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但与大数据时代的 “家校合一”比起来,简直是差之千里。
实现大数据管理之后,每位家长都有一个自己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的网络终端,为家长提供学校、班级、教师及孩子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为家长提出合理化建议。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向学校、班级、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一”。其管理的“无缝式”、“精细化”,到了让人无法相信的地步。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它给教育带来的将是彻底的改变,将会使智慧教育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