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途径分析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涵盖很多的知识,需要学生牢固记忆。但是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因此教学活动中应注重以兴趣为导向,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增添教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加愿意学主动的学。
  关键词:兴趣导向;高中历史;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教学活动中应做好相关理论学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经验,注重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历史知识学习中。
  一、渗透相关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涵盖有很多历史故事。教学中注重渗透相关的历史故事不仅能丰富历史课堂,而且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顺利高效的完成授课目标。为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渗透历史故事时一方面,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收集、查询相关的历史故事,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注重筛选学生较为熟悉的历史故事,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在讲解历史故事时怀孕注重联系学生所学知识,围绕历史故事设计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解答,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与深入的理解所学。
  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弦高救郑”的故事“公元前627年,秦军准备偷袭郑国,正好碰到郑国的大商人弦高外出卖车,弦高一面派人回国报信,一面赶了12头牛去犒赏秦军,并说是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秦国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放弃了攻打郑国的计划”。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联系所学,思考从这一故事中反映出()
  ①郑国是个强大富庶的诸侯国;②弦高是代表郑国的官商;③弦高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④弦高是很有实力的私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历史故事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升。上述问题将“弦高救郑”的历史故事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能很好的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故事中弦高使用计谋避免了秦国攻打郑国。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知识可知当时商业发展迅速,商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③④的说法正确,选择B项。
  二、积极应用影视素材
  当前很多的影视剧都以历史为背景,而且高中学生也非常热爱观看影视剧,因此兴趣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应注重影视素材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一方面,注重筛选与学生所学紧密相连的影视素材,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片段,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使学生从影视片段中有所学有所获,应注重相关的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如要求学生思考影视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结局给后市造成的影响等,从而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个更为全面、真实的把握。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剧中突出展现了李云龍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形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学生对电视剧较为感兴趣。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电视剧片段,而后围绕电视剧以及学生所学设计相关的问题,既能避免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题目以电视剧为背景考查抗日民族战线知识。通过回顾所学可知日本全面侵华导致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国共两党逐渐形成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两党的阶级基础不同,国民党坚持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中共则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因此,②④的说法正确因此选择C项。
  三、鼓励表演历史剧
  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对表演历史剧具有一定的兴趣,而且通过历史剧的表演能更好的巩固学生所学,因此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布置一个主题,要求其自己准备道具、编写剧本,在课堂上进行历史剧的表演,给学生带来历史学习的新鲜感。另一方面,认真观察学生表演的历史剧,并注重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使其再接再厉。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历史剧的同时应注重回顾所学历史知识,指出学生在历史剧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如此既能使学生在以后更加认真的收集素材,提高历史剧表演质量,又能巩固学生所学,及时纠正其理解的误区。
  学生通过对孔子进行研究,积极收集相关的材料编排了“孔子-名垂千古的名师”的历史剧,其中一幕剧情如下:①孔子身后的墙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仁者爱人”四个字;②颜渊问仁,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子贡问仁,孔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孔子前面的书案上堆放着一叠讲义纸和印刷精美的书籍。则历史剧中编排有误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教学活动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联系所学,认真收集相关的素材,准备相关的道具表演历史剧,能很好的激活历史课堂,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围绕表演历史剧指出学生在表演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认识与理解。题目结合历史剧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相关知识。①楷书出现在东汉后期魏晋时流行,①不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的因此③不正确。纸张在东汉时期普及,雕版印刷术出现在隋唐、活字印刷术是宋代以后出现④不正确,因此,①③④有误,选择C项。   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重将历史课堂延伸到课下,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做好实践活动的总结,总结从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哪些知识,暴露出了学习中的哪些不足,提高其以后学习的针对性与目的性。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为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源,如博物馆、名胜古迹、重要的历史遗址等,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参观,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鼓励其制作相关的手抄报。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检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应围绕实践活动以及学生所学设计相关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解答,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历史知识。
  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展品后,要求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部分观点如下则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
  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
  C.珐琅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
  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出,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并结合学生所学设计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作答,既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历史知识的学习,又能很好的巩固学生所学,避免其走进理解的误区。题目以参观博物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中国瓷器发展知识的掌握情况。南青北白是唐朝两大制瓷系统,A项错误。宋朝五大名窑中定窑在河北、汝窑在河南宝丰、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官窑在河南开封、钧瑶在河南禹州,B项错误。瓷器在唐朝时期大量输往国外,但欧洲人直到18世纪才掌握制瓷技术,D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结束语
  当前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应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尤其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应注重以兴趣为导向。通过观察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积極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尤其应注重历史故事的渗透、影视素材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表演历史剧,并充分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荣生.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教师博览,2020(27):91-92.
  [2]唐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高中历史兴趣课堂[J].新课程,2020(33):200.
  [3]刁贺.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J].知识文库,2020(14):138-139.
  [4]胡康莉.基于兴趣教学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分析[J].学周刊,2020(23):123-124.
  [5]褚万秀.优化课堂提高兴趣——浅谈高中历史兴趣教学[J].考试周刊,2020(29):135-136.
  [6]李加龙.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2):58-59.
  [7]徐荣.以疑激趣、以境融情——浅谈高中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J].才智,2020(02):134.
  [8]万宝.探索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46.
其他文献
摘 要:将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和新课标发展各方面要求相符。通过问题教学法,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形成化学学习思维,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为化学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此,本文将立足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对问题教学法的相关应用策略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  引言:面对新课改的客观形势,以往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对于中学函数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要求中学课堂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当中去,因为函数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复杂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要运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当中,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让中学函数教学能够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渗透数学思想得中学函数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数学思想的定义与分类
期刊
摘 要:2012年,国家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为许多领域提供了发展借鉴的新思路,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受到了启发,将互联网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探究。“互联网+”教育就是在教育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模式常新,教育信息化。此模式的出现,为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意见,促使传统教育模式不断改良,有利于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将在互联网背景视角下,详细阐述“互联网+”对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
期刊
摘 要: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而思维导图能有效展现学生思维过程,辅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运用思維导图,借助导图辅助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英语;思维导图;核心素养;思维训练  思维导图是以结构化图片形式展现课堂模拟学生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然成为现代科技的主流趋势,而基于新科技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信息技术也愈来愈成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是鲜活的案例。高中化学区别与初中化学课程,其知识内容的体量和知识体系的复杂程度都有着天壤之别,因而需要借助更加高效、全面、新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得化学知识的输出能够在浅显易懂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因此,落实微课
期刊
摘 要:在七八年级时,学生由于一些家庭等客观原因及自己对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时间不能保证而数学成绩不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心理、思想、认知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再加上将面临人生的一次转折。有些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有明显的转变,希望自己成绩提高,考上高中进一步学习。教师要把握这一机会,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信心、明确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使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有较大的进步,从
期刊
摘 要: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大难点。近年来,高考作文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命题颇具思辨性,教师需加强“思辨性作文”的写作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思辨性作文”的写作技巧。本文主要对高中“思辨性作文”的写作教学指导进行深入分析,并列举一些恰当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思辨性作文;写作教学;指导方式  思辨就是有思考、有分辨,要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这个教育阶段,化学是在各个科目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化学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化学素养也能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化学实验则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高效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学习的技巧。化学学科也是自然学科的一部分,化学教师应当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以下针对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育体系的变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教育体制的变革。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刺激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带动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新角度理念、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期刊
摘 要:成因分析型问题是高中地理教学环节常见的考核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成因分析型问题依靠“给出案例、分析原因、梳理语言、书写答案”的基本结构对学生进行考察,其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攻克成因分析型问题,提升学生的地理抓分能力,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针对成因分析型问题的考查特点落实教学工作。  关键词:高中地理;成因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