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道古都已落魄,原来长安仍璀璨。
西安,你好。
从高铁站下车转乘地铁去钟楼的路上,从我踏上西安的第一个脚步开始,我就已经知道,西安,不会让我失望。
因为我在第一瞬间就感受到了西安的璀璨。
与我同一节车厢的高铁上,就涌现出了三个老外团。
地铁站人流攒动,终于又唤醒了排長队买地铁票的回忆,唤醒了地铁里仅容得下一双脚的空间感。
钟楼的小吃街上,更已深,人未减;夜已半,人未倦。
这就是大都市应有的基调,由人声鼎沸定下的大都市基调。
大城市之所以叫大城市,不在于地理范围有多大,不在于高楼大厦有多少,而在于承载的人口有多少,在于承载的来此他乡寻梦的人有多少。
单论大都市分布,如今东南势盛,而西北方向矗立着的大都市西安,则显得格外璨烂。
我一步一步数着台阶出站,轻快而从容,看着一堆人杂乱地挤在检票口,急不可耐地往外赶,我放慢脚步,欣赏完赶路人的哧溜疾风,再缓缓将车票平放入张着嘴的检票机。检票机将吃进去的车票又吐了出来,看着绿色我就高兴,我嗤之以笑,拿起车票走了出来。
因为我是旅行者。
地铁自动售票机后排队的人群像游弋在水里的一条绸缎一样,时而这台机器后排队的人长,时而那台机器后排队的人长,参差不齐,又错落有致,灵动飘逸。我悠悠地排在最后,看着别人抓起单程票步履飞奔。我需要这样吗?我不赶时间的,我仔细听着购票后的零钱叮咚叮咚地落到我的单程票上,我分明听到了愉快的音符。
因为我是旅行者。
钟楼灯光闪耀,宛若殿宇。每个路过的人都会驻足观赏一番。鼓楼沉毅恢弘,金光熠熠,每个路过的人都仿佛感染到了两千多年来西安的王者之气。
顺着钟鼓楼走进西安的脾胃,小吃的天地。按照惯例,每到一个地方,我必然会爱上一道美食。这次让我流连忘返的小吃是定家小酥肉,石家包子。入口即化,唇齿留香。
虽说西安的特色小吃是羊肉泡馍,但特色的口味似乎不让我那么惊艳,我反而更喜欢在深圳吃的改良版的兰州拉面馆的羊肉泡馍。
民族大融合是互补长短,求同存异。小吃大融合,又何尝不是?有人喜欢吃原滋原味的传统味道,有人喜欢吃走出故土、适应当地口味的改良版的小吃风味。这都是无可厚非的,存在即合理。不对,好吃即合理。
喜欢西安,因为它的街道两边,建筑都是复古的亭台楼阁状。走在马路上,仿佛回到了汉唐时代。晚上灯火通明时,这种建筑风格体现得更有韵味,好像随时要开演霓裳羽衣舞一样。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吸引了中外看客无数。国外有一句话叫做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不过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没有导游带着讲解,只当做三个大土坑来看,就会觉得索然无趣。兵马俑一号坑最大,出土数量也最多。兵马俑数量庞大,面容却细腻不一,喜怒哀乐的表情刻画林林总总,有人说,哀的表情居多,因为秦朝给始皇帝制作这个陪葬坑的工匠们当时已经知道自己绝不会活着出去,所以他们悲哀的表情居多。皇帝闲话家常,百姓家破人亡。国之大器,不可妄动,就算是皇帝修陵墓,都不知道顺带葬送了多少家庭的家破人亡。兵马俑列方阵而立,每人手中应该是拿着真实的青铜兵器的,当年项羽入主咸阳,火烧阿房宫,灰烬的黑色现在仍有残留,顺便也拿走了陪葬坑里的兵马俑手中的这些武器。曾有人说在西安看兵马俑,还下坑摸过兵马俑,搂着兵马俑的脖子照过相,相片里的兵马俑还是彩色的,很是兴奋。一时间被作为西安旅游高仿能力的嗟嘘传遍全国。不过关于兵马俑是彩色的,倒不是完全山寨,只能说高仿还原能力突出。兵马俑原本真是有色彩的,而且全部用的植物色素色彩,但是一旦开挖,兵马俑与空气接触后,三分钟之内表面色彩就会氧化掉,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兵马俑只有土色的。
西安的古城墙保存得很好,是一道长长的风景线,也是西安旅游的一张大名片。踩着城墙上的一块块石砖,墙后面一排排古色古香的飞檐楼阁尽收眼底,透过高高的墙垛往下望去,厚重的历史感袭来,仿佛回到了那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时代,那时世界的最强音正是从这里发出,丝路的驼铃正是从这里开始,万国来朝的国际化大都市正是从这里起航。
封狼居胥雪满山,汉唐龙旗吟霄汉。
我道古都已落魄,璀璨依旧是长安。
西安,你好。
从高铁站下车转乘地铁去钟楼的路上,从我踏上西安的第一个脚步开始,我就已经知道,西安,不会让我失望。
因为我在第一瞬间就感受到了西安的璀璨。
与我同一节车厢的高铁上,就涌现出了三个老外团。
地铁站人流攒动,终于又唤醒了排長队买地铁票的回忆,唤醒了地铁里仅容得下一双脚的空间感。
钟楼的小吃街上,更已深,人未减;夜已半,人未倦。
这就是大都市应有的基调,由人声鼎沸定下的大都市基调。
大城市之所以叫大城市,不在于地理范围有多大,不在于高楼大厦有多少,而在于承载的人口有多少,在于承载的来此他乡寻梦的人有多少。
单论大都市分布,如今东南势盛,而西北方向矗立着的大都市西安,则显得格外璨烂。
我一步一步数着台阶出站,轻快而从容,看着一堆人杂乱地挤在检票口,急不可耐地往外赶,我放慢脚步,欣赏完赶路人的哧溜疾风,再缓缓将车票平放入张着嘴的检票机。检票机将吃进去的车票又吐了出来,看着绿色我就高兴,我嗤之以笑,拿起车票走了出来。
因为我是旅行者。
地铁自动售票机后排队的人群像游弋在水里的一条绸缎一样,时而这台机器后排队的人长,时而那台机器后排队的人长,参差不齐,又错落有致,灵动飘逸。我悠悠地排在最后,看着别人抓起单程票步履飞奔。我需要这样吗?我不赶时间的,我仔细听着购票后的零钱叮咚叮咚地落到我的单程票上,我分明听到了愉快的音符。
因为我是旅行者。
钟楼灯光闪耀,宛若殿宇。每个路过的人都会驻足观赏一番。鼓楼沉毅恢弘,金光熠熠,每个路过的人都仿佛感染到了两千多年来西安的王者之气。
顺着钟鼓楼走进西安的脾胃,小吃的天地。按照惯例,每到一个地方,我必然会爱上一道美食。这次让我流连忘返的小吃是定家小酥肉,石家包子。入口即化,唇齿留香。
虽说西安的特色小吃是羊肉泡馍,但特色的口味似乎不让我那么惊艳,我反而更喜欢在深圳吃的改良版的兰州拉面馆的羊肉泡馍。
民族大融合是互补长短,求同存异。小吃大融合,又何尝不是?有人喜欢吃原滋原味的传统味道,有人喜欢吃走出故土、适应当地口味的改良版的小吃风味。这都是无可厚非的,存在即合理。不对,好吃即合理。
喜欢西安,因为它的街道两边,建筑都是复古的亭台楼阁状。走在马路上,仿佛回到了汉唐时代。晚上灯火通明时,这种建筑风格体现得更有韵味,好像随时要开演霓裳羽衣舞一样。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吸引了中外看客无数。国外有一句话叫做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不过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没有导游带着讲解,只当做三个大土坑来看,就会觉得索然无趣。兵马俑一号坑最大,出土数量也最多。兵马俑数量庞大,面容却细腻不一,喜怒哀乐的表情刻画林林总总,有人说,哀的表情居多,因为秦朝给始皇帝制作这个陪葬坑的工匠们当时已经知道自己绝不会活着出去,所以他们悲哀的表情居多。皇帝闲话家常,百姓家破人亡。国之大器,不可妄动,就算是皇帝修陵墓,都不知道顺带葬送了多少家庭的家破人亡。兵马俑列方阵而立,每人手中应该是拿着真实的青铜兵器的,当年项羽入主咸阳,火烧阿房宫,灰烬的黑色现在仍有残留,顺便也拿走了陪葬坑里的兵马俑手中的这些武器。曾有人说在西安看兵马俑,还下坑摸过兵马俑,搂着兵马俑的脖子照过相,相片里的兵马俑还是彩色的,很是兴奋。一时间被作为西安旅游高仿能力的嗟嘘传遍全国。不过关于兵马俑是彩色的,倒不是完全山寨,只能说高仿还原能力突出。兵马俑原本真是有色彩的,而且全部用的植物色素色彩,但是一旦开挖,兵马俑与空气接触后,三分钟之内表面色彩就会氧化掉,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兵马俑只有土色的。
西安的古城墙保存得很好,是一道长长的风景线,也是西安旅游的一张大名片。踩着城墙上的一块块石砖,墙后面一排排古色古香的飞檐楼阁尽收眼底,透过高高的墙垛往下望去,厚重的历史感袭来,仿佛回到了那个“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时代,那时世界的最强音正是从这里发出,丝路的驼铃正是从这里开始,万国来朝的国际化大都市正是从这里起航。
封狼居胥雪满山,汉唐龙旗吟霄汉。
我道古都已落魄,璀璨依旧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