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用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研究进展

来源 :广西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mmy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节性痒疹( prurigo nodularis,PN)是一种治疗较困难、剧烈瘙痒的慢性皮肤病,临床常表现为高度角化,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的瘙痒性丘疹和结节.其主要特征是发展为非干酪性肉芽肿,病变可能累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主要是肺和胸部淋巴结,身体其他部位皮肤的淋巴结也会受累,诊断是基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结果,该病的病程比较长,且经常与其他的一些疾病同时发病,然而目前却没有根治的方法.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又叫反应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谷氨酸衍生物,最初因“海豹肢”事件,曾一度退出市场.
其他文献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介导的细胞炎性死亡,是机体的自然免疫反应,具有促炎性和程序性,已知的细胞死亡模式有两种:程序性和非程序性[1-3].程序性细胞死亡模式又分3种类型:细胞自噬(autophagy)、细胞凋亡(apoptosis)及细胞焦亡,前两者是非炎症性的,而细胞焦亡是炎症反应介导的[4].细胞焦亡的特点是被Gasdermin蛋白介导,细胞膜裂开后,细胞内容物和促炎因子释放到细胞外,最终造成细胞死亡.
目的: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的基础上,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活化途径探讨健脾益气方对D-氨基半乳糖(D-GalN)致大鼠急性肝损伤(ALI)的防治作用.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健脾益气方防治ALI的潜在靶标,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NLRP3炎性小体活化通路经动物实验进行验证.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健脾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JP-L组、JP-M组、JP-H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600 mg/kg生理盐水外,其余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