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有效地控制蚜虫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掌握蚜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大豆蚜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防治
大豆蚜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于植株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亦可为害嫩荚。受害叶片卷曲皱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豆粒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重时致整株死亡。大发生年若未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 %~30 %,重则减产达50 %以上。
1 形态特征
1.1 玉米蚜分无翅胎生雌蚜和有翅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为长卵形,体长1.8~2.2 mm。浅绿色,披薄白粉,头胸黑色。有翅胎生雌蚜长卵形,体长1.6~1.8 mm,头、胸黑色发亮其它特征似无翅胎生雌蚜。卵为椭圆形。
1.2 大豆蚜也分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体长卵形,体长1.6 mm,腹部淡色;无翅胎生雌蚜卵圆形,体长1.6 mm,黄绿色。
2 危害特点
2.1 玉米蚜危害玉米的方式是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组织汁液,特别喜欢群集在幼嫩的心叶区,危害叶片时常分泌许多蜜露,并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近年来在紧凑型玉米上主要危害雄花和上层l~5片叶,使雄穗难以开花散粉,叶片变黄枯死,严重影响玉米的结实性和降低粒重。此外还可传播玉米病毒病,如玉米矮花叶病等。
2.2 大豆蚜危害大豆是以成蚜和若蚜集中在大豆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刺吸汁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片卷缩、发黄,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及结荚少,百粒重降低,严重的减产达30~50%以上。
3 生活习性
玉米蚜主要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每年可繁殖十几代。冬季以卵在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开始活动。5~6月初产生大量有翅迁移蚜迁往玉米田繁殖危害,虫口数量增加很快。7月中、下旬在玉米上出现第一个危害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玉米灌浆期出现第二次高峰。其蚜虫数量要显著高于第一次高峰。蚜虫转入玉米上后,初期多在心叶和叶背面危害、繁殖,当虫口密度升高以后逐渐向其它部位蔓延,同时产生大量有翅孤雌蚜向附近植株上擴散。到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扬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叶片和雄穗上群集危害。当植株成熟衰老后,随着气温下降,蚜量逐渐减少,最后产生有翅孤雌蚜飞至越冬寄主上准备越冬。玉米蚜当平均气温达7 ℃以上时即能繁殖后代,适宜生殖温度为旬平均温度23 ℃左右,相对湿度85 %以下。所以在7、8月份如遇干旱则易造成猖撅危害。在适宜生殖条件下,玉米蚜平均5.5天即可繁殖一代,每雌蚜一生可平均产若蚜50头。
4 发生规律
4.1 初发阶段 5月中下旬有翅迁移蚜第1次从鼠李上向大豆幼苗上迁飞开始至6月下旬大量产生有翅蚜之前。大豆蚜迁入豆田后第1代全部产生无翅蚜,第2代有些个体可产生有翅蚜,扩散蔓延,造成大豆蚜在大豆田点片发生。一般自6月中旬后开始有蚜株显著增加,可造成大豆苗期的受害。
4.2 盛发阶段 6月下旬大量产生有翅蚜开始至整个严重为害期,包括大豆蚜两次在田间扩散迁飞过程。6月下旬,大豆开花以前,大豆蚜大量产生有翅型后,即在豆田扩散迁飞(第2次迁飞),此后,蚜量急剧上升,田间发生较为普遍,有蚜株率有时可达100 %,是造成大豆减产的主要时期。到7月中旬,可再次大量产生有翅蚜,迅速扩散(第3次迁飞)后,单株蚜量剧增,如条件适宜常出现严重为害。
4.3 消退阶段 7月底以后至8月间,由于大豆植株生长点停止生长,气温较高或雨量较大,以及天敌数量增多,而不利于大豆蚜发生与繁殖,蚜虫种群数量日渐消退。此时,大豆蚜为害的部位,由原来多数集中在植株的上部而转移至植株的中下部叶背面。并出现大量淡黄色或乳白色小型蚜,生长缓慢,繁殖力降低。
5 预测预报
5.1 中、长期预测 可根据越冬寄主上的卵量、孵化率调查及第一次迁飞初期蚜量的调查,并结合当地历年发生规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可初步估计发生规模。
5.2 短期预测 6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田间调查蚜量,如 6月25日前后寄生株率达5 %,蚜量较多,结合短期天气预报和天敌数量分析,如有大发生可能应准备进一步预测预报,如 6月下旬蚜量仍无消退,气候适宜,天敌比例低于1:40,有为害趋重的可能,应发出防治预报;如该期间内有蚜株率达 50 %,百株蚜量达l 500头以上,旬平均气温在22 ℃以上,句平均相对湿度在78 %以下,应立即进行防治。
6 防治方法
6.1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有食蚜蝇、瓢虫、草岭、蚜茧蜂、蜘蛛等。但尤以瓢虫食蚜量最大。异色瓢虫成虫一天可食蚜160头,七星瓢虫成虫和幼虫每天也可食蚜30头。体形较小的龟纹、隐唇、小十三星,二星等瓢虫,还能钻入未抽雄的玉米心叶内觅食。
6.2 药剂防治 ①3 %啶虫脒乳油,每亩用量15~20 mL。该药剂持效期长,安全性高并可兼防其它害虫。欧5 %氰·辛乳油,每亩用量30 mL或1帆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20 g/亩。③以上药剂还可与1.8 %阿维菌素每亩用量 20 mL混用以兼防其他害虫。建议采用弥雾机喷雾或使用多功能农田作业机喷雾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关键词:大豆蚜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防治
大豆蚜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于植株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亦可为害嫩荚。受害叶片卷曲皱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豆粒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重时致整株死亡。大发生年若未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 %~30 %,重则减产达50 %以上。
1 形态特征
1.1 玉米蚜分无翅胎生雌蚜和有翅胎生雌蚜。无翅胎生雌蚜为长卵形,体长1.8~2.2 mm。浅绿色,披薄白粉,头胸黑色。有翅胎生雌蚜长卵形,体长1.6~1.8 mm,头、胸黑色发亮其它特征似无翅胎生雌蚜。卵为椭圆形。
1.2 大豆蚜也分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胎生雌蚜体长卵形,体长1.6 mm,腹部淡色;无翅胎生雌蚜卵圆形,体长1.6 mm,黄绿色。
2 危害特点
2.1 玉米蚜危害玉米的方式是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组织汁液,特别喜欢群集在幼嫩的心叶区,危害叶片时常分泌许多蜜露,并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近年来在紧凑型玉米上主要危害雄花和上层l~5片叶,使雄穗难以开花散粉,叶片变黄枯死,严重影响玉米的结实性和降低粒重。此外还可传播玉米病毒病,如玉米矮花叶病等。
2.2 大豆蚜危害大豆是以成蚜和若蚜集中在大豆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刺吸汁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片卷缩、发黄,根系发育不良,分枝及结荚少,百粒重降低,严重的减产达30~50%以上。
3 生活习性
玉米蚜主要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每年可繁殖十几代。冬季以卵在杂草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开始活动。5~6月初产生大量有翅迁移蚜迁往玉米田繁殖危害,虫口数量增加很快。7月中、下旬在玉米上出现第一个危害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玉米灌浆期出现第二次高峰。其蚜虫数量要显著高于第一次高峰。蚜虫转入玉米上后,初期多在心叶和叶背面危害、繁殖,当虫口密度升高以后逐渐向其它部位蔓延,同时产生大量有翅孤雌蚜向附近植株上擴散。到玉米大喇叭口末期蚜量迅速增加,扬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叶片和雄穗上群集危害。当植株成熟衰老后,随着气温下降,蚜量逐渐减少,最后产生有翅孤雌蚜飞至越冬寄主上准备越冬。玉米蚜当平均气温达7 ℃以上时即能繁殖后代,适宜生殖温度为旬平均温度23 ℃左右,相对湿度85 %以下。所以在7、8月份如遇干旱则易造成猖撅危害。在适宜生殖条件下,玉米蚜平均5.5天即可繁殖一代,每雌蚜一生可平均产若蚜50头。
4 发生规律
4.1 初发阶段 5月中下旬有翅迁移蚜第1次从鼠李上向大豆幼苗上迁飞开始至6月下旬大量产生有翅蚜之前。大豆蚜迁入豆田后第1代全部产生无翅蚜,第2代有些个体可产生有翅蚜,扩散蔓延,造成大豆蚜在大豆田点片发生。一般自6月中旬后开始有蚜株显著增加,可造成大豆苗期的受害。
4.2 盛发阶段 6月下旬大量产生有翅蚜开始至整个严重为害期,包括大豆蚜两次在田间扩散迁飞过程。6月下旬,大豆开花以前,大豆蚜大量产生有翅型后,即在豆田扩散迁飞(第2次迁飞),此后,蚜量急剧上升,田间发生较为普遍,有蚜株率有时可达100 %,是造成大豆减产的主要时期。到7月中旬,可再次大量产生有翅蚜,迅速扩散(第3次迁飞)后,单株蚜量剧增,如条件适宜常出现严重为害。
4.3 消退阶段 7月底以后至8月间,由于大豆植株生长点停止生长,气温较高或雨量较大,以及天敌数量增多,而不利于大豆蚜发生与繁殖,蚜虫种群数量日渐消退。此时,大豆蚜为害的部位,由原来多数集中在植株的上部而转移至植株的中下部叶背面。并出现大量淡黄色或乳白色小型蚜,生长缓慢,繁殖力降低。
5 预测预报
5.1 中、长期预测 可根据越冬寄主上的卵量、孵化率调查及第一次迁飞初期蚜量的调查,并结合当地历年发生规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可初步估计发生规模。
5.2 短期预测 6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田间调查蚜量,如 6月25日前后寄生株率达5 %,蚜量较多,结合短期天气预报和天敌数量分析,如有大发生可能应准备进一步预测预报,如 6月下旬蚜量仍无消退,气候适宜,天敌比例低于1:40,有为害趋重的可能,应发出防治预报;如该期间内有蚜株率达 50 %,百株蚜量达l 500头以上,旬平均气温在22 ℃以上,句平均相对湿度在78 %以下,应立即进行防治。
6 防治方法
6.1 生物防治 蚜虫的天敌有食蚜蝇、瓢虫、草岭、蚜茧蜂、蜘蛛等。但尤以瓢虫食蚜量最大。异色瓢虫成虫一天可食蚜160头,七星瓢虫成虫和幼虫每天也可食蚜30头。体形较小的龟纹、隐唇、小十三星,二星等瓢虫,还能钻入未抽雄的玉米心叶内觅食。
6.2 药剂防治 ①3 %啶虫脒乳油,每亩用量15~20 mL。该药剂持效期长,安全性高并可兼防其它害虫。欧5 %氰·辛乳油,每亩用量30 mL或1帆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20 g/亩。③以上药剂还可与1.8 %阿维菌素每亩用量 20 mL混用以兼防其他害虫。建议采用弥雾机喷雾或使用多功能农田作业机喷雾防治,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