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入门的点滴体会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从事过语文教学的老师都很难忘记,作文课时,学生一个个抓耳挠腮,咬笔杆,摇头叹气,死死趴在桌子上,一节课挤不出几个字的场面。这样,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老师面前,我们首先必须分析现状:一是学生没有东西可写;二是学生有东西却不知如何去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究其原因,一是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处在“教无定法”的自由状态。在这广袤深幽的领域里教师的研究与体味相对薄弱,缺少了对作文重要环节写作过程中的指导,这对写作水平相对较低的小学生来说,一定会对写作文产生胆怯心理。二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是首次正式接触写作文,再加上同学们单薄的知识、稀少的写作经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写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考试,整个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大多处于机械、古板、被动、应付状态。在此基础上,受到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师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也只好仅仅关注写作活动的结果,多只是按考查范围对学生作文进行个别指导、训练、评判、批改。先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基本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模式。
  用什么办法,能使这些“可怜虫”消除在作文课上的心理负担和顾虑,快乐地挥笔即成作文呢?这理所当然成为作文教学关注的重点。
  一、指导学生积淀写作的用料
  1.充实写作的知识“粮仓”。
  俗话说得好:“手中握粮,心中不慌。”写作文与此同理,有东西可写,自然会缓解害怕写作的心理。
  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基本的语言习惯和基础的语感,写作文时,学生自然能完成正确的句子,遣词造句是第一步。
  以多个内容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既积累丰富的词句,又揣摩篇篇文章的谋篇布局,潜移默化中塑造写作文的骨架,学生写作起来,就不再是抓耳挠腮、无话可说。
  要勤摘录,多效仿,描述中凸现贴切、共鸣。
  2.充实写作的情感“粮仓”。
  要多指导回归课文中的“精彩”片断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动人场面,注重“典型”,使学生感悟、体验“精彩”片断的动人之处,实地教学生如何将事件写得具体生动、中心突出,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生动,给学生写作最真实的体会。
  记得笔者曾让学生写“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赴金塔摘棉花”,要求突出写一个与亲人难以分离的场面,表现父母对子女无尽的疼爱之情。
  第一次,学生大都这样写:“早上妈妈早早起床给我做好饭,爸爸(妈妈)给我装上了许多用品,吃的,我吃了,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学校,车来了,爸爸(妈妈)把我送上车,一路上我睡着了,不一会儿,我们到了金塔。”分离的场面就这样几句带过。后来笔者搬出课文《父亲的背影》,和同学们重新品读文中典型场面的描写,让学生反复读,每读完一次说说自己的感触,引导学生挖掘回味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
  第二次学生终于写出了这样的场面:“汽车开动了,透过车窗,在茫茫的送行队伍中,我一眼就看到了母亲。她瘦小的身影几乎被人群覆盖了,可那高高驼起着背历历在目,其中装满了母亲对我们姐妹的爱。迷蒙中我看到母亲努力地超出人群,使劲地向我挥着手,不时用另一只手撩起头巾角儿蘸着眼边……”显然,回归课文中的“精彩”片断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动人场面,把学生引入到真切的、充满亲情的、难忘的情景中,感染其情操,自然使其融入到自己将要写的情景之中,激发灵感,写出了自己亲身的真切感受。这种现实的情景,使学习者身临其境,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二、指导学生整理写作思路
  对初学者来说写作文确实是一项艰苦并且复杂的思维活动,为此,在学生作文时为他们做些辅助性工作实为必要,而其中点拨作文写作思路又最重要。许多学生有东西,却往往不知道如何起笔、行文、收尾,大多写得前三后四、七零八乱,这正是不会调理写作思路的结果。因此,对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指导十分重要。
  三、指导学生揣摩写作文的技法
  每篇成功的作文,都具有新颖、巧妙的构思。独特的体验和绝妙的表达,是佳作的标志。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写作技巧。
  四、指导学生用真情实感写作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启迪学生吐露真情,是作文指导的灵魂。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每个人都能够用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每个人表达出来情感都具有独特性。由此可见,当我们把写作练成自己情感的自然流露,写作文便成了和吃饭一样自然的事情,哪里还会有害怕的情况。
  由此看来,进行写作指导,对初学写作者在写作心理方面、情感陶冶方面、方法掌握方面,无不起着重要作用。合理指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项直接、有效的重要途徑。
其他文献
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开拓眼界,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以此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如何正
期刊
古诗教学中,我最常采用的是意象捕捉法。何为意象捕捉法?  “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
期刊
摘 要: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阅读让孩子进入了书本,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他们接受了人文情感的熏陶,受益匪浅。让阅读成为孩子们追求的精神元素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提高素养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能,矫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弥补知识的缺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批改作业 教学效果     传统数学作业注重内容的机械训练,是师生间一种“师批生改”的简单的相互的信息反馈,导致学生机械性地完成作业,
期刊
摘 要: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语文学习的再生力,我们要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学生以良好的认知情绪和乐学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情绪识字 说话训练 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有工具性,亦有教育性和发展性,它负有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任,还要发挥思想道德
期刊
摘 要:史贵直笔,史贵事真、情真、议论真,所谓“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以诗歌创作而能映见当时事迹人物之真、心理情感之真、评说议论切合时政之真,恐不仅只才、学、识即可为。史以录事秉真为职责,诗则以抒发情怀为能事。诗歌创作要达到“动天地、感鬼神”已属不易,又兼以要映照一代史实则更是难乎其难了。杜诗已达“诗成泣鬼神”的化境,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对于社会的真切描述和揭示、对人生的关注、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使得杜
期刊
写作是语言的艺术。电影艺术欣赏与写作相结合,可以给学生在选材、立意等方面打开极为广阔深刻的空间,让他们拥有写作的源泉与灵感,下笔成文,快乐自由地宣泄。同时,要寻找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即运用“赏”、“学”、“引”、“写”四种教学方法,让记叙文语言教学与电影欣赏相结合,提升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力求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  一、学——赏——引——写:创诗意语言风格  语言诗意优美是衡量记叙文语言质量的重
期刊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校办学特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资源优势,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一、积极探索、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期刊
我们要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搞好教学工作。下面围绕师德建设与最佳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爱心与“激情度”的调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就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冷漠的态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若激情过盛,又会使愉悦的气氛流于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教
期刊
自学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自学往往开始于预习,预习是自学的前奏,它包含着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在认识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学生通过新课的预习,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增强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能力,为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坚持长期的预习,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优化知识结构,容易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但多数学生的课前预习始于教师的“启动”,引导、督促与激励是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