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酸性磷脂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临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酸性磷脂(A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脑血管病分类及临床诊断标准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TIA)、急性脑梗死组(ACI);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发病24小时内血浆LPA、AP水平。结果TIA组血浆LPA、AP值较ACI组、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梗死面积3组间比较,大梗死灶组较中小梗死灶组LPA、AP增高,LPA
其他文献
患者,男,23岁,因颈部增粗两年于2009年2月3日入院,病程中有少言懒动,心悸手抖,失眠,无怕热多汗,无怕冷乏力,无纳减,无明显体质量变化。无胸闷,剧烈活动后有气喘。1年前查甲状腺功能示促
例1,男,45岁。主因恶心、呕吐伴咽喉部异物感2天,加重半天于2011年7月17日就诊于本院急诊科。既往体健。患者缘于2天前食用"剩土豆"后,出现恶心伴剧烈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
目的对兰州市655例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及分布情况,进行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法(14C—UBT),检测受检者Hp与14C结合的每分钟衰变数(DPM),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