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真正进入课堂,,是当代教师承担新使命。“互联网+语文”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一系列变革,教师要尽自己全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互联网+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学习内容自己定,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生数不限,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理念引领下,语文教学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互联网+语文”对课堂教学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本人用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互联网+语文”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一)打破了语文教学空间、时间的封闭性,变成了开放性。“互联网+”教育时代将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视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APP进行发布,学生在任何联通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上网学习,利用通讯软件向辅导老师咨询课业问题,教育将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备课、授课、线上和线下互動等新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做“终身学习”的带头人,积极参与教研,无论是“晒课”、“微课”,还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等都要踊跃参加,这既是学习机会,又是展示自己教研成果的平台,更是向同行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学中的师生位置真正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有了“人的维度”,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语文教学提倡的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真正成为现实。课前,老师通过学习平台把上课的知识要点、拓展内容等发送到学生的智能终端上,让学生提前学习;而在上课时,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发表疑问、提出看法,这些内容会即时显示在课件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实现知识的吸收转化。
(三)教学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资源平台上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渐渐地无法适应社会要求。而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可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按需学习、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既要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途径,更要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譬如《人生的境界》文中不太理解的句子,古诗词《将进酒》中读不懂词语、句等,这些问题都可先用讨论交流方式进行;然后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进行线上合作探究。在师生互动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充,还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化与延伸。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四)教学方式的变化--点对点的教学变成现实。“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在线下学习生活,得到学习生活体验,通过网络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反映,老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点对点解决问题,使得因材施教更具体,最后实现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个个畅所欲言。如老舍《我的母亲》要注重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林清玄《好雪片片》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关注他人,关注世态人生、体会人间百味。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
(五)课堂教学突出“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中职生对文化课学习热情不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多开发“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1.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表达,尤其是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生活化,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越发复杂,这就更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日常工作需要。为此,教师一定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课前演讲、课外活动呈现、自我介绍展示等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2.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以满足他们的实际应用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发资源,如教学新闻采访和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为准则,专门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和畅通理想、规划人生目标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在网上先展示例文,与学生交流互动,后学生训练写作,再将学生作文在网上交流,指出其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面对网络信息,教师不仅要接触学生现实生活,还要涉足学生的虚拟生活。“互联网+”要求教育途径扩大至学生的虚拟生活中,如利用QQ群、微信、电子邮件与学生、家长沟通,也可以利用博客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如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表达观点要清楚;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学习缩写等。课前,教师要将相关知识内容在网上发布,供学生参考;同时布置学生收集材料,将自己的做法、想法发到班级群上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准确客观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语文教学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动脑筋,与时俱进,尽自己全能,开发更多网络资源,让“互联网+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谈由“互联网+教育”引发的几点思考,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年21期。
[2]《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06-07。
作者简介:徐兴(1967.12-),男,汉族,安徽六安人,本科,文学学士,讲师,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后勤总务管理工作。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关键词:“互联网+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成果,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学习内容自己定,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生数不限,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理念引领下,语文教学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互联网+语文”对课堂教学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本人用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互联网+语文”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一)打破了语文教学空间、时间的封闭性,变成了开放性。“互联网+”教育时代将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时代,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视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APP进行发布,学生在任何联通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上网学习,利用通讯软件向辅导老师咨询课业问题,教育将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备课、授课、线上和线下互動等新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做“终身学习”的带头人,积极参与教研,无论是“晒课”、“微课”,还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等都要踊跃参加,这既是学习机会,又是展示自己教研成果的平台,更是向同行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学中的师生位置真正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有了“人的维度”,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语文教学提倡的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真正成为现实。课前,老师通过学习平台把上课的知识要点、拓展内容等发送到学生的智能终端上,让学生提前学习;而在上课时,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发表疑问、提出看法,这些内容会即时显示在课件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实现知识的吸收转化。
(三)教学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资源平台上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互联网时代下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渐渐地无法适应社会要求。而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可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按需学习、自主学习成为现实。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既要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途径,更要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譬如《人生的境界》文中不太理解的句子,古诗词《将进酒》中读不懂词语、句等,这些问题都可先用讨论交流方式进行;然后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进行线上合作探究。在师生互动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充,还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化与延伸。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四)教学方式的变化--点对点的教学变成现实。“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在线下学习生活,得到学习生活体验,通过网络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反映,老师与学生直接沟通,点对点解决问题,使得因材施教更具体,最后实现线上线下、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人人参与,个个畅所欲言。如老舍《我的母亲》要注重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林清玄《好雪片片》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关注他人,关注世态人生、体会人间百味。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
(五)课堂教学突出“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中职生对文化课学习热情不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多开发“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1.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表达,尤其是当今社会日趋复杂化、生活化,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越发复杂,这就更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日常工作需要。为此,教师一定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课前演讲、课外活动呈现、自我介绍展示等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2.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以满足他们的实际应用需要。利用“互联网+”开发资源,如教学新闻采访和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等。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需要为准则,专门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和畅通理想、规划人生目标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在网上先展示例文,与学生交流互动,后学生训练写作,再将学生作文在网上交流,指出其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面对网络信息,教师不仅要接触学生现实生活,还要涉足学生的虚拟生活。“互联网+”要求教育途径扩大至学生的虚拟生活中,如利用QQ群、微信、电子邮件与学生、家长沟通,也可以利用博客来传递自己的思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如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表达观点要清楚;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学习缩写等。课前,教师要将相关知识内容在网上发布,供学生参考;同时布置学生收集材料,将自己的做法、想法发到班级群上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准确客观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语文教学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动脑筋,与时俱进,尽自己全能,开发更多网络资源,让“互联网+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谈由“互联网+教育”引发的几点思考,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年21期。
[2]《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06-07。
作者简介:徐兴(1967.12-),男,汉族,安徽六安人,本科,文学学士,讲师,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后勤总务管理工作。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